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2022年10月04日12:51:43 科学 1454

看到我国在月球上的国旗以及与美国的国旗对比的时候,美国又遭到了网友们的质疑。

没错,这件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是多次了。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为何美国登月会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怀疑?

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时间是1969年的7月20日,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而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也成为世界上最早登陆月球的人类。

登月后并没有发现可生存的月球有机物,也无古微生物的证据。但根据样品的同位素分析,得出月球年龄约46亿年。

21世纪,人类更向往的是宇宙,大多数人想要去往月球走走。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而如今到了2022年,半个世纪过去了,自从美国在1972年载人登月计划戛然而止后,就没有展开任何活动。

而后一直被人怀疑他们登月是假的,只是在好莱坞的摄影棚拍摄的。因为很多人真的不相信,以当时的科技真的能达到登月。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在这当中有很多人认为阿波罗登月方案不是很靠谱,它的安全性都达不到50%。再加上阿尔忒弥斯1号一鸽再鸽,很多网友越来越不信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

其中最让阴谋论者“惊喜”的是,在阿姆斯特朗插美国国旗的时候,这面展开的旗帜,看上去是在随风飘扬。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为何月球上的美国国旗看起来似乎在飘扬?

很多人都说在月球上既没风又没空气,为何他就飘扬。 而我国嫦娥五号月球上的月面上展开的旗帜,却是非常平整。

这下再解释也说不通了。

美国登月是否是假的?

事实上阿波罗登月是真实存在的。

其一、美国对阿波罗计划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阿波罗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

约占当年美国GDP的0.57%,约占当年美国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提供了惊人的就业长期增长。

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其二、美国通过阿波罗计划获取了大量的月壤;

美国前后6次登上了月球,总共带回来382千克月岩。 当时美国还赠送给了我国1克月球土壤的样本,正是这1克月壤,拉开了我国登月工程的序幕。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这1克月壤真的太珍贵了,我们不能完全用于研究,科学家们将其掰成两份,一半用于放置在博物馆供人们观看,另外一半用于科研。

美国赠给我们1克月壤,以前是需要用放大镜放大看的。

而如今,我国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无疑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进步。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美国在月球上的国旗可以飘扬,其实当初他们在设计国旗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月球的无风条件。

因此国旗的旗杆被设计成了数字七的模样,国旗不但侧面和旗杆相连,上边也和旗杆连在一起,所以组装好之后才是展开的样子。

看上去皱巴巴的原因就像在风中飘扬,其实是因为它的两面没有固定,所以很难平整地展开。一方面应该要考虑国旗的材质问题了。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说到材质问题,其实非常的便宜,造价只要5.5美元,它就是用普通的尼龙制作的,而且它在极端温度环境下耐受能力是有限的。

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


而我国的国旗却不一样,它是由耐高低温、防辐射、防紫外线的新型复合材料做成,可以在月球上保持鲜艳。

看到月球上的中国国旗,美国登月再被怀疑,为何美国国旗在飘扬? - 天天要闻

月球的昼夜温度变化有多大,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夜间温度在零下200℃,白天的地表温度可以达到150℃,在这么极端的条件下,尼龙怎么受得了呢?

其实在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插旗杆时,发现月球地表土质较为坚硬,所以就施加了更大的力,这也让旗杆产生了钟摆效应。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 天天要闻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我还以为是蚊子,没想到它有这么强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汉亚心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全根讲述“随手一拍”的经历时,后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户外露营时,一只形似蚂蚁的小虫突然飞到脖子上。她下意识地抬手一拍,瞬间感到颈部一阵灼烧般的刺痛。仅仅几小时后,她的右脸便出现大片红斑,并逐渐发展为5厘米×6厘米的...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 天天要闻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原创 聼风者 先厘清一个概念,就是稀土矿和稀土成品的区别。稀土矿在我们地球上其实并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矿的形式出现,聴风楼说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矿储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为啥还缺呢?
合肥这座公园树上“长”出小动物 - 天天要闻

合肥这座公园树上“长”出小动物

【来源:合肥在线】咬着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爱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猫……这些充满童趣的形象并非真实的动物,而是巧妙地绘制在公园树洞之上的精美彩绘。近日,在天乐公园内,不少市民在游玩时偶然发现这一独特景观,纷纷被这小小的童话世界所吸引,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冬战三九夏战三伏,把电磁兼容从“玄学”变为科学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冬战三九夏战三伏,把电磁兼容从“玄学”变为科学

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科技领域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图/国新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介绍,她现在担任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敢闯敢试45载,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时间之问”? - 天天要闻

敢闯敢试45载,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时间之问”?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从“经济特区”到“全球标杆”,45岁的深圳,仍在书写奇迹。一座科技、人文与生态和谐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么模样?深圳率先给出了答案。以与人人相关的出行为例。在这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个采用华为最先进液冷大功率超充技术的充电...
中欧科学家论坛专家团队助力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圆满召开 - 天天要闻

中欧科学家论坛专家团队助力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圆满召开

第二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开幕式暨2025第二届“香江诺贝论坛”4月13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8位诺贝尔奖和图灵奖获得者、40位海内外院士及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青年科学家、企业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议题。活动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合...
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获奖名单戳这里➙ - 天天要闻

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获奖名单戳这里➙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娥 5月27日,作为全球设计界年度巅峰盛事,第14届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艾特奖(IDEA-TOPS)颁奖盛典在深圳科学技术馆举行。本届艾特奖延续其“立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个国家7026件参赛作品
《自然·免疫学》:腺苷荼毒T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摄取腺苷,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 - 天天要闻

《自然·免疫学》:腺苷荼毒T细胞!科学家首次发现T细胞摄取腺苷,并导致免疫抑制的机制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掉在地上、来路不明的东西不能乱吃,按说属于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识,但就算各位都已经长大成人了,身体里的细胞也不见得能懂这一点。没错,说的就是你们T细胞,这一天天的,想办法让你们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经不容易了,咋还自己乱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