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肺泡巨噬细胞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2022年07月02日18:56:16 科学 1772

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肺泡巨噬细胞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 天天要闻

责编|酶美


组织驻留巨噬细胞是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几乎存在于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中,在宿主防御、炎症性疾病、免疫稳态维持和组织修复中起重要作用。肺泡巨噬细胞AM是定居在肺泡表面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是肺泡表面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在小鼠中占95%以上),是免疫系统抵抗呼吸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AM由胚胎肝脏单核细胞发育而来,在新生期发育成熟,能够终生维持自我更新。


源自胚胎单核细胞的驻留AM对于防御呼吸道病毒感染至关重要。在多种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和小鼠模型中已经发现起源于胚胎的驻留AM会被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AM所取代。然而细胞取代的动力学以及这种取代在后续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2022年7月1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Manfred Kopf团队在Sci Immunol上发表了文章 Monocyte-derived alveolar macrophages autonomously determine severe outcome of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 ,利用几种不同的小鼠模型,精确展示了呼吸道病毒感染后不同起源AM的取代动力学、表型特征、基因表达特征、代谢特征及其功能。


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肺泡巨噬细胞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 天天要闻


作者发现流感病毒感染能够诱导小鼠驻留AM数目急剧下降,在2周之内AM可以通过自我更新迅速得到补充。在感染后5周肺泡中显示两群以Siglec-F分子区分的AM。胚胎来源的驻留AM(FeMo-AM)表达高水平的Siglec-F,而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AM(BMo-AM)则表达较低水平的Siglec-F。BMo-AM展示出更高的糖酵解水平和增殖能力,从而逐步取代FeMo-AM。为了直接比较BMo-AM和FeMo-AM在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功能,作者将BMo-AM和FeMo-AM分别转输给AM 缺陷的新生小鼠重建其AM,发现BMo-AM转输的小鼠对流感病毒更易感,并且产生更为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及死亡。与感染的个体类似,随着年龄增长BMo-AM也会逐步取代FeMo-AM。BMo-AM的逐步积累使老年个体对呼吸道病毒更易感,更易产生细胞因子风暴效应。


此外,在组织巨噬细胞研究中普遍认为,组织微环境是导致巨噬细胞功能差异的主要因素。在该研究中,作者将两群肺泡巨噬细胞在相同的微环境中比较,发现肺泡巨噬细胞的的来源也是决定其表型、基因表达谱和功能的显著因素


总之,该研究揭示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AM比驻留AM在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诱导更为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 (Nature over nurture),解释了肺部反复感染以及老年个体中呼吸道病毒感染更为严重的机制,同时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因子风暴提供了可能的干预手段。


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肺泡巨噬细胞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 天天要闻

图1. 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肺泡巨噬细胞持续取代驻留肺泡巨噬细胞,解释肺部反复感染和老年个体中呼吸道病毒感染严重的机制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Manfred Kopf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李凤琦博士和Federica Piattini博士为本文的第一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是李凤琦博士与导师Manfred Kopf教授在肺泡巨噬细胞领域合作的系列工作的第三篇力作,此前,作者在EMBO J (2020年)发表论文阐述了肺泡巨噬细胞起源于胚胎单核细胞的机制 (PMID: 31894879。随后,2022年4月作者在JCI insight发表文章(PMID: 35393945,通过体外培养,得到了长期稳定增殖的肺泡巨噬细胞,并且建立了体外基因修饰和体内巨噬细胞治疗的完整体系,在小鼠中成功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罕见病),为肺脏疾病的免疫细胞治疗开拓了新的可能性(图2)


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肺泡巨噬细胞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 天天要闻

图2. 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基因修饰及体内细胞治疗路线


李凤琦博士已在国内建立了自己的课题组并继续从事呼吸道疾病的机理研究以及转化研究。其课题组目前正在寻找有意向的研究助理、博士后及研究生。有免疫学或者生物信息学背景的候选者优先。




原文链接:


制版人:十一


转载须知

【非原创文章】本文著作权归文章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作者的允许禁止转载,作者拥有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闻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丁酸钠与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衍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质。他们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来源于丁酸。肠道上皮细胞优先选用丁酸作为能量源。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在进入小肠后部分以非离子形式被肠道黏膜细胞吸走,直接为肠黏膜细胞生长和增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 天天要闻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链”主企业,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清洁能源装备骨干企业。当前,中国中车搭建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研发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开创了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闻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1日电(吴平华 杨锦 )智汇长江首城,共享成长价值,10日,由宜宾市科学技术局、宜宾市数据局、宜宾市高铁南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长江首城宜创汇”协同创新大赛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