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2025年07月11日12:22:08 科学 1768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冬虫夏草

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

采药人的寻觅

自公元780年起

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被载入史册

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

均有记载

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

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

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

享有“东方圣草”“药中黄金”的美誉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每年5月

当寒风裹挟着初融的积雪掠过

年逾六旬的采药人次仁多吉

便俯身于海拔4700米的冻土之上

开始了他的寻草之旅

他深知

每一根虫草

都是大自然对高原儿女的馈赠

因此

他以近乎虔诚的姿态

细心搜寻着每一寸土地

当他发现

一根子座顶端尚留孢子囊的虫草时

会毫不犹豫地将其重新埋入土中

高原采药人遵循着子座未出土不采”

古老原则

以切实的行动守护着高原生态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虫菌共生的生命奇迹

冬虫夏草

是自然界虫菌共生的奇迹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子囊真菌

侵染了高山草甸土壤里的蝙蝠蛾幼虫

一种独特的

虫菌结合的复合体就此形成

虫草仅分布于

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

甘肃不丹印度尼泊尔

少数地区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中

全球年产量仅约300吨

其珍稀程度不言而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每年7月

雌性蝙蝠蛾在高原草甸产卵

孵化出的幼虫

以植物根系为食,度过寒冬

次年5月

中国被毛孢的真菌孢子

悄然侵入幼虫体内

菌丝疯狂生长

直至将宿主完全吞噬

仅留下一具虫形空壳

随后,子座突破虫头生长

形成草茎状结构

待春雪消融

一株紫红色子座破颅而出

完成了“冬为虫,夏为草”的生命轮回

这一过程

既是一场“寄生与反寄生”的博弈

也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奇礼物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千年传承的藏医药认知与运用

藏医对冬虫夏草的认知

远早于中原地区

在《晶珠本草》中

冬虫夏草被誉为“甘露本”

认为其兼具“虫之动”与“草之静”

既能补肺益肾

又可调和阴阳

而中原典籍直到1757年

才由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

首次记载其药用价值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藏医传承中

对冬虫夏草的采摘有着严格的规范

唐代吐蕃时期

便已建立“九采九不采”的规范

其中“雷雨三日后不采”

与现代菌丝活性研究不谋而合

此外

藏医还通过“四看”法

鉴别冬虫夏草的真伪

子座与虫体比例、看环纹

嗅气味、试质地

确保药材的品质与疗效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三代牧民的虫草情缘

西藏

虫草不仅是珍贵的药材

更是牧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扎西老人家中

珍藏着爷爷1953年

采药时用过的鹿皮手套

见证了家族三代人对虫草的深厚情感

每到虫草采挖季节

便开始全家总动员

共同参与这场与自然的盛会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

牧民们开始

主动清理山上的废弃物

人与自然在此和谐共生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老皮


扎西老人的儿子顿珠

大学毕业后将祖辈的采药经验

整理成《那曲虫草采收规范》

成为当地

首个获得采药资格认证的年轻人

他的努力不仅推动了虫草采收的规范化

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冬虫夏草的科学养生之道

冬虫夏草的服用方法多样

可根据个人体质与需求选择

炖服时,与鸡、鸭、猪肉等炖煮

有补肾固本、补肺益卫之功

尤其适合病后体虚者

泡酒则能充分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一般浸泡1~3个月即可饮用

此外,打粉制成制剂也便于携带与服用

但需注意操作过程中粉末的丢失问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服用

都应遵循适量原则

避免过量摄入

同时,鉴于冬虫夏草的珍贵性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

确保药材的真实性与品质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阿拖施晓君


千年传承,永恒的滋补圣品

冬虫夏草

这一承载着千年传承的滋补圣品

以其

独特的生长环境、奇异的生命形态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显著的养生功效

成为了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

在未来的日子里

让我们继续以敬畏之心

对待这份自然馈赠

让冬虫夏草的千年滋补传奇得以延续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来源丨摄影师/老皮


来源:玩转西藏

编辑:西藏文旅

【主编:谭其露丨编辑:桐桐】


大家好呀!我们是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官方账号,想了解更多关于西藏旅游干货、西藏风土人情的小伙伴,请多多点赞、评论、分享!

关注我们账号,带你走进最美西藏!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闻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丁酸钠与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衍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质。他们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来源于丁酸。肠道上皮细胞优先选用丁酸作为能量源。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在进入小肠后部分以非离子形式被肠道黏膜细胞吸走,直接为肠黏膜细胞生长和增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 天天要闻

【链博传奇】中国中车:塑轨道之“链”,与世界同行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链”主企业,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清洁能源装备骨干企业。当前,中国中车搭建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研发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开创了轨道交通装备和清洁能源装...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闻

全国AI精英宜宾对决 长江首城创新大赛点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11日电(吴平华 杨锦 )智汇长江首城,共享成长价值,10日,由宜宾市科学技术局、宜宾市数据局、宜宾市高铁南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长江首城宜创汇”协同创新大赛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