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物的关系凝炼着时间

2022年06月30日23:50:02 科学 1560

人这一生,总是在寻求独立,而又不得不和其他人建立各种关系。这似乎是人自一出生时就注定的宿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最原初且无法彻底断绝的多维关系。这像是生命的赞歌,神明的恩赐,也像是命运的诅咒,世界的束缚。

一个人,无法独立在天地间生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的情况越来越现实。科技给人类带来大量便利的同时,也驯养了人类。如今,断网,断电,断水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难以适应。每个人,都会因为“物”的存在,而间接与其他人发生关系。人类的造物,本质是人类将时间进程压缩之后凝聚而来的物质。从一件科技造物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件造物的高深精细,还有着一代又一代先祖披肝沥血的经历。


物质的关系凝炼着时间

如果我们把地上的一颗沙子作为最初的单位1,那么一栋高楼,便是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被改造的历程,这个1穿越了上千年,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一直到如今的信息时代。假如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用一粒沙子去发展联系,去盖出一栋大楼,这完全无法做到。因为无论是土木工程学,还是几何学,还是材料学,还是力学,还是装修理论,还是物理学,等等这所有的学问都浓缩在一栋楼里面。一栋看似随处可见的居民楼,之所以随处可见,之所以平平无奇,不过是人类已经习惯了把这些过往的时间压缩在一起。人类学会了认识物,也学会了和物建立关系,更学会了把这些关系保存起来,而使得后人无需再去走自己走过的路。

人和物的关系凝炼着时间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艺术作品中的“炼成阵”



最开始有一块石头,然后发现里面有铁矿石,无数人研究如何提炼的技术,终于提炼出了铁这种物质。随后,许多人研究铁的功能和价值,发现了可以对它进行冶炼,打造出铁器铁具。当我们看到一台流光溢彩的高科技电脑时,我们是否看得到在其结构上的那些“铁具”?我们又是否注意到,这些精细的铁具曾经只是一块又一块的石头?浩浩汤汤,是人类的史诗。电脑不是一下子就造出来的,而是历经了无数代人的无数次尝试,才有了今天的模样。而今天之所以能够批量生产电脑,只不过是因为前人已经帮我们淌过了那些坑,我们无需再淌一次。


人和人造物的关系

每一个人,只要使用了人类所创造的器具,就等于和人类社会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虽然隐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几乎很少去觉察到。毕竟我们玩手机的时候,我们无需去考虑手机是怎么发电的,我们只要会用手机就行。但是一旦断电的时候,我们就会无比想要一台“永不断电”的手机。而这样的动力则逼迫着人类去研究新能源技术,以试图摆脱电的限制。

既然如此,我们即刻就明白了。那些所谓的“与世独立”,所谓的“御宅一族”,甚至自称“不想要和任何人有关系”的想法终归只是幻想。人既然是在社会中,便是社会中的一部分。而人所使用的一切器具,都是社会产物。现如今的世界已经被一种力量彻底联系在了一起。甚至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两个毫不相干的人造物。最起码,它必然存在着一组联系:人和物。

我们常说“人造物”,那么人是不是一种“人造物”?先别急着否定。我们不妨以一种超越感性的思维来观察人类的生长发育。人,同时也是一种物质。而人和一般“人造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是有生命的。柜子,桌子,椅子,都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孩子,是有生命的。

人和物的关系凝炼着时间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钢炼》真人版截图


人是不是物?

人是不是物?人为什么不能是物?人为什么会是物?人对自己是否享有人对物那样的权利?如果说,人是物,那么必须要区分人和自然而来的事物。也就是,人不能脱离人。最起码没有父母,就没有生下来的这个人。同理,没有人所支撑起来的这个社会,这个人也很难生存。我们目前所考虑的,是人的时代,而非原始猿猴时代。

人只能算是一种特殊的“人造物”。为什么是特殊的?因为人要和静物区分开来。人不可能是一般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因为这三者离开了人,能够存活,甚至有可能会活得更好。而人不行。一个纯粹的没有任何教育背景的,不识字,不懂任何人类常识的人,在一处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荒山野地中,几乎不可能活下去。强如鲁滨孙,尼尔布坎南之流的野外生存专家,也是具备了“人所开创的野外求生知识以及一系列人类技术通识”之后,才得以荒野求生。

人本身携带有物的属性。这是作为一个三维立体的,拥有长宽高的具体事物而言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位于这个更大的物质空间之中的物质。从形体存在这一点来说,人和其他的动物,植物,静物(人造物)都是一样的。而人和“爱”“理性”“未来”这一系列抽象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因为后者没有一个具体的形体。

如果把一个人视为“物”,把另一个人视为“人”,那么人和人的关系,是否就成为了“人和物”的关系?如果是这样,谁在规定谁当“人”,谁在规定谁当“物”?为什么是同样的两个人,且同样具备有“物”的属性的两个人,为何却有这么大的差别?“物化”本身是一种正常不过的存在理念。即,唯有“物质化”的事物可以在“物质世界”中存在。但是此时的“物化”却像是在将被物化的人视为纯粹的物。但是,问题在于,人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且本身也服务于物质世界,“物化”是自然不过的现实。

问题并不在“物化”这一存在上,而在于“物化”的动机和源头上。人如何对待“物”?人应当如何对待“物”?对于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可以肆意妄为。那么人会不会属于某个人?如若人是“被物化了”的之时,ta又要属于谁?谁规定了ta属于谁?除了血缘关系存在着明明白白的生物学基础之外,这一系列“物化”之后的关系,又有什么具体的物质上的证据?既然没有,“物化”为何可以同时驱策着物化者和被物化者?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 天天要闻

世界首次:科学家成功对 μ 子实行“冷却”加速,约达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完成了业内首次对 μ 子进行“冷却”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实现世界首个 μ 子(渺子)加速器迈出了一大步。据介绍,研究团队在 J-PARC 中心使带一颗正电荷的正 μ 子减速到几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状态,并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闻

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龙舟水”水情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来“小满”节气,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进入“小满”节气,雨水丰盈,江河的水逐渐增多。根据广州市水文气象数据统计,5月20日广州市降暴雨,其中白云、花都、增城等区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点落在地面,溅起水花。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受强降雨影响,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 天天要闻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鸟类图册》发布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陆文杰)鸟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示类群,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常州鸟类生境状况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翱翔在青山绿水间,野外鸟类记录不断刷新,珍稀鸟类频频亮相。它们用翅膀为生态环境投票,实名认证了常州生物多样性工作的丰硕成果。在5·22国际生物多样...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 天天要闻

马斯克豪言:30年内火星城市崛起,人类新家园即将诞生!

埃隆·马斯克,这个科技界的狂人,他总是有着让人震惊的想法和计划。这不,他又在火星上动起了脑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把人送上火星,还在想方设法要在那上面建个城市。图片来自网络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可是挺活跃的,他就在那儿说,未来30年,火星上肯定会有人类城市。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英国 AI 聊天机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绕过

划重点:- ️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发现,防止 AI 聊天机器人发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应的保护措施可以被简单的技术绕过。-   通过测试,研究人员发现五个系统 “极易受到攻击”,甚至在没有有针对性地绕过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有害回应。-   安全防护可以通过 “相当简单” 的攻击绕过,例如指示系统以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