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核内蛋白含量调节新机制

2022年06月30日02:52:06 科学 1234

Nature | 核内蛋白含量调节新机制 - 天天要闻

生命活动依赖对其蛋白的时空调节。虽然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但是依然缺乏对其系统研究的技术(1)。

奥地利维也纳生物中心(Vienna Biocenter)Johannes Zuber以及David Haselbach等研究人员开发可诱导的,或者说时间可控的,CRISPR筛选系统,来研究以MYC为代表的核内蛋白含量是如何被调节的(2)。

Nature | 核内蛋白含量调节新机制 - 天天要闻

可诱导的CRISPR系统筛选MYC含量调节蛋白(2)


研究人员在多种细胞系里面发现MYC蛋白的含量共同受同一个在脊椎动物高度保守的蛋白-AKIRIN2负向调节。

Nature | 核内蛋白含量调节新机制 - 天天要闻

AKIRIN2是MYC含量的负向调节因子(2)


进一步研究发现AKIRIN2蛋白通过其保守的C端与蛋白降解机器-蛋白酶体(proteasomes)结合,从而帮助蛋白酶体进入细胞核发挥降解核内蛋白的作用。

Nature | 核内蛋白含量调节新机制 - 天天要闻

AKIRIN2通过与蛋白酶体结合帮助其入核降解核内蛋白(2)


研究人员认为该工作一方面提供了高通量研究必需基因如何参与蛋白含量调节的技术(常规CRISPR筛选会丢掉必需基因),另一方面新揭示了脊椎动物细胞核内蛋白含量调节的关键机制(2)。

该项工作2021年10月28日发表在nature。

Comments:

将来开发出直接基于降解蛋白的全基因组筛选技术能捕获更多重要信息。

另外,AKIRIN2蛋白在正常生理与病理情况下的调节机制也是值得关注的内容。

通讯作者简介:

Nature | 核内蛋白含量调节新机制 - 天天要闻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uthor/johannes-zuber-md-phd

参考文献:

1. L. Hicke, Protein regulation by monoubiquitin. Nat. Rev. Mol. Cell Biol. 2, 195–201 (2001).

2. M. de Almeida et al., AKIRIN2 controls the nuclear import of proteasomes in vertebrates. Nature, 1–6(2021).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035-8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 天天要闻

【生物多样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县记录到幼年金雕捕食画面

近日,四川长沙贡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和西华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适应研究团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拍摄到一只金雕亚成体的捕食活动画面。画面中,一只金雕在旱獭、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动不动地观察着猎物的活动,一旦有身体肥硕滚圆、肉质细嫩的猎物从洞口跑出来,就会立刻出击...
瞰“飞碟” - 天天要闻

瞰“飞碟”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沿岸的科苑经六路以东、新宏路以北、科苑纬四路以南合围区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飞碟”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正向竣工冲刺。6月25日,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的两个穹顶已安装到位,记者用无人机在高空俯拍,画面十分壮观。目前,项目建设处于收尾阶段。据了解,青岛虚拟现实创享中心整体设计以“平...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