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2021年10月11日16:23:02 科学 1939

星玫 MorningRocks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热爱未知,比如宇宙和清晨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

照顾着

历代的星辰

白鹤林《孤独》


地球世界中有一个「外空委员会」——不要联想为银河护卫队,这是一个 1958 年成立的联合国特设组织,制定了外层空间的共用条约,包括《国际责任公约》、营救协定和月球协定等等。


按照 1967 年太空竞赛期间 90 多个国家签订的国际条约,外层空间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各国可以自由进入,不论其经济和科学发展程度。同时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该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可是,之前,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其中指出美国不应该假定原本的外层空间条约适用于普通的私营公司,让它们有更多的可利用余地,更进一步强调「外层空间不属于人类共有」(Outer space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 global commons.)。


言外之意,地球上的普通人,比如没有拥有巨额财富的你我,根本没有权利自由探索宇宙——这个地方只属于比如埃隆·马斯克的 SpaceX 和杰夫·贝佐斯(也是亚马逊创始人)的 Blue Origin 这样的超级公司。


但是精神上的探索没有人可以制止,请不要浪费这种宝贵的公共资源啊~


登月 50 年纪念!

© NASA, Matthew Skeins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2018 年 6 月1 日,NASA 筹备了一场「阿波罗登月计划 50 周年庆典」并公布了这款纪念 Logo ↑

里面有许多细节: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首先是单词「Apollo」中两个 o 分别被嵌入了月球和火星,意味着 NASA 在登月之后的 Next giant leap(重要的下一步)是登陆火星。


此外,在数字 50 边上的是猎户三星,代表太阳系之外的宇宙深空探索。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1969-1972 年是阿波罗计划宇航员们的连续登月年,所以未来三年都会是这场宇宙活动的 50 周年纪念庆典


R.I.P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照片中的人是阿波罗 12 号成员 Alan LaVern Bean,第四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他刚刚于 2018 年 5 月 26 日离开人世。

自 1981 年从 NASA 辞职后,Alan 成为了一名艺术家——拿出剩余人生的全部精力来进行油画创作。他说,由于自己 18 年的外空探索生涯,很幸运地去过一些画家们从未去过的地方,必须得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 Alan LaVern Bean

他使用的颜料是独一无二的——里面掺了月球上的尘土。

“我必须找出给月球增加颜色却又不失其原来面目的方法。如果我是一个画月球的科学家,会把她画成灰色。但我是一个画家,所以我能够给月亮添些色彩。”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我想,他是觉得地球太乏味,所以又回到月亮上去了吧~

贪食蛇

© Eric Lagadec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大型光学望远镜 VLT Telescope「啊呜~」一口吞掉了月亮!


细指环星云

© ESO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沙普利 1 是位于矩尺座的行星状星云,距离地球约 1000 光年。

从地球上观测它会发现形状非常特殊,不是惯常看到的双极形态,而是完美的环状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大多数行星状星云在观测时展现出双极结构,比如上图这个 M2-9

最出名的状行星当属 M57,位于北半球天琴座。

天空中惬意的一个小环,却是恒星将死之态——这种天体是红巨星演化成白矮星之前的最后阶段,将气体壳驱逐到周围并电离而形成。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DSLR 相机捕获的 M57 环状星云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接近真实色彩的 M57 影像


比宇宙深空还黑的地方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细思极恐系列。

我们这颗星球上大约 70% 都是海洋,平均深度 3682 米。

由于 100 米以下的深海已经无法透入一丝光线,所以,其实地球上大部分区域都处于永恒的黑暗之中。


Hi~

© NASA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宇航员 Stephen Robinson 在国际空间站上操作机械臂,样子很可爱~


玻璃珠

© Gerald Eichstädt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木星南极周围的漩涡云层向赤道漫延。

Gerald Eichstädt 将朱诺号捕捉的极区照片做了处理,按照光照程度将几张不同曝光的照片结合在一起,以此来突出木星昏暗的黄昏区域特征。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蓝色日落

© NASA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看一场火星上的蓝色日落


风 暴 来 袭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火星本来就是个沙尘暴时常光顾的地方,但这次的 6 月风暴,是有史以来我们在这颗红色星球上观测到最强烈的一次,面积超过 4100 万平方公里——跟整个俄罗斯的面积相当,遮天蔽日。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因为这样盛大的自然现象,NASA 已经暂停了火星上的科研探测活动。

科学家还模拟了机遇号探测器「看到」太阳在沙尘暴之下逐渐熄灭的火星天空视图: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快逃跑啊机遇号~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更多「这些宇宙图好美」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45 年过去了,我们没有走得更远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在广阔无垠的时空里,像质子一样思考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从星星、黑洞到我们的情感,都有质量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的星辰 这些宇宙图好美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Morning Rocks

一个小众,安静,展示未知之美的线上杂志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