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看病确诊食管癌!无症状的食管早癌能提前N年发现?全靠两样

2021年09月15日23:52:05 科学 1752


腹胀看病确诊食管癌!无症状的食管早癌能提前N年发现?全靠两样 - 天天要闻

食管癌是全世界死亡率第六高的癌症,在中国发病率也较高。因为食道黏膜的神经少,不容易产生疼痛或不适,所以早期的食管癌通常没有任何症状。食管癌在发现时,多数都是中晚期了。病人一般是因为无法吞下食物才察觉到异常,此时病情已经很严重。提高食管癌治愈率的有效手段仍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近日,55岁的裴女士因腹胀到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疾病中心就诊,本院内镜中心主任樊丽琳博士亲自为裴女士做了消化道检查。樊博士是原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内科学(消化系病)博士,尤其在消化系统内镜检查和诊断领域经验丰富、技术精湛。

腹胀看病确诊食管癌!无症状的食管早癌能提前N年发现?全靠两样 - 天天要闻

腹胀看病确诊食管癌!无症状的食管早癌能提前N年发现?全靠两样 - 天天要闻

检查时,樊博士敏锐地发现在距门齿约30cm处有多处片状发红,于是将内窥镜切换至BLI模式下放大观察,查见食管黏膜发红处IPCL增粗,扭曲,有癌变可能。当即征得患者同意后镜下取样活检。活检结果考虑为食管早癌,随即予以内镜下微创切除治疗,证实为食管早癌,行治愈性切除,现已出院随访中。

在本次裴女士食管早癌治疗的成功,两个因素缺一不可。樊丽琳博士在消化系统内镜检查和诊断领域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至关重要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引进的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系统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奥林巴斯290电子胃肠镜系统被誉为“消化道保护神”,它采用最新的光学数字技术,能够更加清晰、仔细地观察消化道内壁的微小组织和隐藏病变,帮助医生准确、迅速地发现病灶,可以极大提高早期胃肠癌症筛查的阳性活检率,开启了内科诊疗新“镜”界,提升了对于早期消化道癌症的诊疗能力。

腹胀看病确诊食管癌!无症状的食管早癌能提前N年发现?全靠两样 - 天天要闻

樊博士表示裴女士是幸运的,能这么早发现和治疗。在现代医疗条件下,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手术,治愈效果是很好的,5年存活率可以超过95%,而一旦拖延到中晚期,治愈几率将大大降低。

因此,我们建议有条件的市民体检时千万不要忘记消化道内镜检查。生命只有一次,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做到早诊早治,将癌症扼杀于摇篮之中。及早检查,防患未然!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你所关心的人看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