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藏!南京抗蛇毒血清储备医院名单

2025年06月08日20:02:08 健康 1747

近日,关于毒蛇咬人的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好奇:如果不慎被蛇咬伤,如何找到抗蛇毒血清储备点?

快收藏

南京地区抗蛇毒血清储备

医疗机构名单

👇

快收藏!南京抗蛇毒血清储备医院名单 - 天天要闻

谈及江苏血清储备现状,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朱进表示,受地域蛇种影响,江苏常规仅储备抗蝮蛇毒血清,少部分医院会储备抗五步蛇毒血清。“江苏常见蛇种为蝮蛇,银环蛇、眼镜蛇、五步蛇等血清属非常规储备,仅在特殊情况调用。”

为何医院不扩大血清储备种类与数量?朱进解释,一方面,非蝮蛇血清使用频率极低,“多数种类年使用量仅个位数”;另一方面,血清成本高且保质期短,“蝮蛇血清约1000—2000元/支,其他种类2000—3000元/支,血制品保质期通常较短。”这导致医院只能“按需储备”,依赖区域调配。尽管蛇伤救治存在血清储备、区域协调等挑战,但只要把握“早送医、到定点、遵医嘱”原则,多数蛇伤是可防可治的。“我们医院目前保持蛇伤‘零死亡率’,这得益于规范的救治流程和及时的血清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宠物蛇伤人”正成为新问题。“以前野外少见五步蛇、蝰蛇等,现在因宠物饲养、动物园及养殖场等因素,这类咬伤案例逐年增加。”朱进说。

南京市民小心“蛇出没”

江苏被蛇咬伤的情况多吗?朱进表示,江苏地区年均蛇伤病例约2000例,3—10月为高发期,7—9月尤其集中,“单月最高接诊80余例,南京及周边安徽、苏北患者居多。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毒蛇蛇种以蝮蛇为主,故90%以上的病例都是被蝮蛇咬伤。”朱进介绍,同样是蝮蛇咬伤,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环境下,蛇毒的毒性也存在一定差异。

朱进提醒,小区居民要注意清理社区或房前屋后的枯叶杂草,搬动或清理乱木堆、枯枝枯叶或瓦砾等,应注意蛇类潜藏;另一方面,去浅滩、沼泽、岸边、草丛玩耍时,一定格外注意蛇出没。许多人喜欢野外露营,注意避免在洞穴中、溪水旁或树荫下,选择开阔、干燥、无树枝或杂草的地方,帐篷应严密封闭,避免夜间蛇类钻入等。

毒蛇离我们并不遥远,一旦考虑到毒蛇咬伤,务必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即使一些病例早期症状较轻,但如果自行判断不准确,很有可能导致漏诊、误诊。

毒蛇咬伤的“三级警报系统”

朱进介绍,根据蛇毒类型不同,咬伤后身体会发出不同等级的危险信号:

神经毒(银环蛇)一级警报

伤口仅留2个细小牙痕,疼痛轻微,但2—4小时后出现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肌麻痹,如未及时注射抗银环蛇毒血清,病死率高达30%以上。

血液毒(五步蛇)二级警报

伤口剧痛伴肿胀,1小时内出现瘀斑、血疱,6小时内可引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全身出血倾向。

混合毒(眼镜蛇)三级警报

兼具两类症状,伤口灼痛伴组织坏死,同时出现心律失常、休克,12小时内未救治者多器官衰竭风险显著增加。

快收藏!南京抗蛇毒血清储备医院名单 - 天天要闻

蛇咬伤的“黄金救治时间”

朱进强调,一定要分秒必争地尽早将患者送达定点医院!

根据《中国蛇伤救治指南》,抗蛇毒血清注射时间与预后直接相关:神经毒类蛇伤(如银环蛇)必须尽早注射对应血清,否则呼吸衰竭风险指数级上升。血液毒类蛇伤(如蝮蛇)同样需尽快注射抗蛇毒血清,随着时间延迟,截肢风险会显著增加。

蛇咬伤后野外急救三步法

1.环境评估与基础处置

原地坐下/躺下,避免跑动加速血液循环;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避免用力挤压以防毒液扩散。

如果情况许可,用手机拍摄蛇的清晰照片(重点拍摄头部、斑纹、体形);无法拍摄时牢记特征,例如“灰褐色菱形斑纹,三角形头部”,医生可根据上述特征描述判断为蝮蛇。

2.精准绑扎与固定(要牢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绑扎位置:伤口近心端(靠近心脏一侧)关节上方5—10cm处

绑扎力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每60分钟放松5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固定方式:用夹板或树枝固定伤肢,减少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绑扎处需要有明显的标记并标注绑扎时间,转运过程中需要针对性交接,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3.快速转运与信息传递

优先拨打120并说明:“被毒蛇咬伤,需要抗蛇毒血清”,并告知蛇的特征,便于接诊医院提前准备对应血清。

#提醒!以下操作务必谨慎

1.用嘴吸毒(施救者中毒风险极高)

2.切开伤口(可能引发大出血或感染)

3.冰敷伤口(低温会加重组织损伤)

4.轻信草药(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来源:南京发布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 天天要闻

中国“痛风地图”发布!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显示,痛风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显著关联,且往往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住院负担。痛风在国人中发病率不低,且湖南、广西柳州最高。痛风“地图”:湖南、柳州“领跑”全国,男性风险超女性4倍该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50万30~79岁成年人数据,测量...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 天天要闻

一文总结自身免疫性脑炎常见类型

脑炎是指脑实质炎性反应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脑炎的经典病理改变以灰质的神经元受累为主,嗜神经病毒和致病性抗神经抗体对神经元的损伤具有一定选择性,但白质髓鞘、脑膜与血管也可受累。根据病因可将脑炎分为感染性脑炎与自身免疫性脑炎两大类。感染性脑炎相关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各种嗜神经病毒是感染性脑炎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