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分享两位名家的看法
西医:
在一次采访时,钟院士谈及自己喝牛奶的经历。他说自己从小就开始喝牛奶,即使现在,每天也会保持两杯,有时候工作忙来不及吃饭,就会拿出牛奶顶肚子。他还称:“牛奶营养很全面很健康。”
其实不仅仅是钟南山院士,很多西医和营养学家也都有相同的观点,包括一些长寿者,也有长期喝牛奶的人。比如106岁的宋美龄夫人,喝牛奶的习惯几乎伴随了一生。
中医:
而另一方,中医大家倪海厦老师却截然反对喝牛奶,他认为牛奶中的钙不同于人体的钙,是无法达到补钙效果的。他认为养生的“道”要顺应自然,在自然界中。成年的牛是不会去喝牛奶的,只有刚出生的牛犊才会去喝奶。整个地球上,成年的生物都会脱离乳制品,除了人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其实,两边都有道理,都无懈可击。
我们追溯下牛奶的历史
牛奶在中国古代的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牛奶是被等同于高级饮品,远比如今的海参、阿胶、鲍鱼地位要超然。后来,在北魏时期,还被特别的记载,也是我所能查阅到的最早的关于牛奶详细的记录。包括饲养、生产方法。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饲养乳牛、挤牛奶以及制作各种乳制品的方法。在唐朝,进一步的完善,太仆寺的典牧署专门管理酥酪,并设有专门负责挤奶的人员。
可见,牛奶在中国的历史,很悠久。
不过在古代,很多古籍关于牛奶的记载确实是寒凉,不建议饮用。比如《黄帝内经》记载,“牛奶属寒凉之物,食之损阳”。比如《本草纲目》记载,牛奶“味甘,性微寒”;比如《千金要方》记载牛奶“生饮微寒,熟食偏温”
所以,牛奶属于阴寒之物,成年以后特别是老年人本身就阳气不足,喝了有损阳气。除非像小孩儿那样的纯阳之体,能化得开,成年特别是老年人阳气弱,喝牛奶化不掉。
但是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并不同
牛奶是高营养液态食品,被誉为自然界中最完美的食物。俗称'白色血液',包含人体所需的几乎所有营养元素。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看吧~好处可以说一大堆……
真可谓众说纷纭,从我自身来说,我从小学时候就开始喝牛奶,没喝牛奶之前体质很差,经常感冒,但是最初喝牛奶是经常反胃呕吐的,后来可能是习惯了就好些了,只不过我也不是经常喝,间歇性的,而且到现在也不能空腹喝牛奶,否则百分百腹泻,我想这应该是它寒凉的原因……
不过好处自然也有,我看我身边长期把牛奶当水喝的,普遍身高很高,皮肤很白,我想这也是它的作用吧?
所以,搞不懂,到底牛奶适合不适合长期饮用呢?请大家结合自身谈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