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
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
强化儿科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将全面梳理本省尚未提供儿科服务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情况,摸清底数,通过派驻专家、远程医疗、医联体等方式,帮助尽快填补儿科能力空白。
呵护心理健康
焦雅辉介绍,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公立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推动各地公立医院设置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并要求二级以上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原则上都要设置;设置“12356”作为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短号码,进一步提高心理援助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目前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西等省份已经开通,其他省份也在积极推进。
加快检验检查结果互认
焦雅辉介绍,互认项目的确定,应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出发,选择具有较高同质化水平、较好稳定性及统一技术标准的项目。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服务模式,从紧密型医联体互认入手,有序扩大互认机构和区域范围,逐步向市域、省域、区域和跨省的互认推进。
破解“托育难”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通过发挥中央资金支持引导作用、支持社区嵌入式托育等多种服务模式、落实水电气热实行民用价格等优惠措施和相关税费减免措施、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实现2025年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
取消门诊预交金
刘魁举例,假设某医院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某病种过去3年平均住院费用是9000元,医保报销后个人平均自付的费用是3000元,那么这家医院向这类病种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收取的住院预交金就不得超过3000元。
血液透析服务更普及
焦雅辉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根据县域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实际情况,培训人员,让其具备血液透析服务能力;设备设施短缺的采取填平补齐的方式,设备设施老旧的采取更新换代的方式,“一县一策”推动问题解决。
血费减免更便捷
高光明表示,各地要及时处理血费减免申请,有效缩短受理和报销的办结时限,给无偿献血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让“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服务覆盖全国所有血站。
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
此前为何需要缴纳住院和门诊预交金
20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医疗机构相继设立了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们持续完善改进这项制度,引导各地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额度,以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积极运用各种移动支付和结算渠道,提升患者就医便利性。脱贫攻坚期间,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在本地区住院治疗期间不用预交费用,出院时只需结算个人自付部分,这项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该项制度加快落地,近期将做好以下3项重点工作。
一是印发政策文件,统一部署;制定工作指引,指导各地制定实施细则,有序有效精确落实好制度要求。
二是会同医保部门,完善医保预付金管理办法,提升与医疗机构的医保资金清算结算效率。
三是指导公立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支付便利性和结算快捷化,确保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