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周刊 | 屁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

2024年04月14日13:45:15 健康 1160
健康周刊 | 屁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 - 天天要闻

■ 海南日报记者 林叶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因“响屁”遭遇尴尬?又或者为“臭屁”所困扰?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身体尤其是肠道健康的预警信号,可千万别小瞧这些从身体里排出来的“气”。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治医师涂伟,聊一聊大家关注的那些“屁”事。

屁多可能是“疾病信号”

人这一生,无一例外都要放屁。正常人每天要放5次~10次屁,约排出500毫升的“气”。如果超过1200毫升即为放屁过多,医学上也称为“矢气过多症”。放屁多到底是怎么回事?涂伟介绍道,放屁多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首先是饮食方面,进食过程中狼吞虎咽,吞咽入过多的气体;或者进食过多的豆类、薯类与蛋白质类食物就会大量产气。其次可能是胃肠道有炎症等疾患,引起胃肠道菌群异常,从而导致有害细菌增加,产生过多的气体。再次是消化不良,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有障碍,也有可能导致排气增加,同时还会伴有大便溏稀不成形等现象。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摄入过多碳酸饮料等,也会导致放屁频率增加。

适量放屁是正常的生理情况,但是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放屁突然增多或长期多屁,可能是身体发出了“疾病的信号”。当人体的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比如慢性胃炎、早期胃癌、传染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癌、胆结石、胰腺疾病、慢性肠炎、结肠癌肠结核等,这些疾病最初可能表现出屁多、腹胀、肠鸣等消化不良症状,应当引起重视。

臭屁需警惕

屁的气味往往指向消化道的健康状况。人为什么会放臭屁?不同类型的臭屁与身体健康状况有什么联系呢?

涂伟指出,臭屁与人体摄入的饮食密切相关。比如吃了大量的大蒜、豆类等食物,分解成粪臭素吲哚、硫化氢等具有恶臭的物质,导致屁的味道较臭。但是排除饮食因素外,就需要警惕有无身体疾患,比如胃肠道炎症、肿瘤等。

当然,不能将所有的臭屁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偶见几个臭屁无伤大雅,但若出现以下这些类型的臭屁,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如果出现腥臭味的屁,并且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贫血、消瘦、乏力等,可能说明肠道出现了病变,病变组织会导致放出来的屁混杂了一些血腥、腥臭的味道。如果放的屁有种恶臭味,则说明可能是肠道出现了细菌感染,此时常常会伴随发热、肚子绞痛等症状。

“有屁快放”不宜憋

除了要重视频繁放屁、屁臭的情况,放屁过少也不容小觑。没有屁放的人往往会表现出以下症状,如腹痛、腹胀、便秘、肠鸣音亢进或消失等,还有可能会出现肠梗阻,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多观察留意。

此外,在生活中,有些朋友可能为了避免尴尬,硬生生将屁憋回去,那么憋回去的屁到哪儿去了呢?这些气体会回到肠道重新被血液吸收,并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肝脏,被肝脏过滤后到达肺部随呼吸吐出体外。也就是说,憋着不放的屁最后会从嘴巴、鼻子里呼出来。另外,憋屁的时候,肛门会承受很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痔疮等疾病的发生。经常憋屁不仅会使胃肠道正常的蠕动被抑制,从而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可能加重人体肝脏、肾脏的代谢压力,可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屁多、屁臭,可以先试着通过以下方法来调节。一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含硫食物的摄入量。少吃含硫食物如干果、洋葱、大蒜等,是防止臭屁最好的方法。同时多吃新鲜蔬果,保持排便通畅。新鲜蔬果是天然的通便剂,能缩短气体在结肠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与产气细菌的接触,降低产生臭气的概率。二是改善进食习惯,控制进食速度,细嚼慢咽,避免吃进去过多的空气。三是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并定期进行体检,排除疾患因素。若通过上述调整,症状未见好转,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通过大便常规、胃肠镜等方式查明病因,并进行对症治疗。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娄底: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 天天要闻

娄底: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红网】 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通讯员 张思弦)近日,娄底市城市医疗集团医学检验检查共享中心授牌仪式在市中心医院举行。市卫健委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市中心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单位分管领导和相关医技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市卫健委领导为娄底市城市医疗集团心电、影像(放射、超声)、检...
这个习惯不仅会导致肝癌,还可能正在威胁你全身,赶紧改掉 - 天天要闻

这个习惯不仅会导致肝癌,还可能正在威胁你全身,赶紧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肝脏的问题,日子一下子变得特别难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么都提不起劲儿,工作时总是心神不宁,手脚没力气。平时朋友聚会,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体折腾得够呛,心里那股焦虑和无奈,真的说不出来。尤其是
焦虑与午睡有关?医生再三提醒:情绪易波动的人,午睡别乱来 - 天天要闻

焦虑与午睡有关?医生再三提醒:情绪易波动的人,午睡别乱来

很多人生活中都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明明按时吃药、按时治疗,焦虑的情绪却还是挥之不去,整天心神不宁,影响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年纪大一些的人,身体和心理的各种小毛病接踵而来,原本想靠点药和休息缓解,结果发现效果远不如预期。很多人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
一吃就腹泻的人,是肠胃虚?医生: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吃就腹泻的人,是肠胃虚?医生: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你是否也曾疑惑过,为什么有些人一吃东西就拉肚子?难道真的是所谓的“肠胃虚弱”?其实未必,这种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严重的问题,尤其需要留意以下4种疾病。一、吃东西总拉肚子,真的是肠胃虚吗? 很多人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刚吃完东西没多久,肚子就开
马上入伏了,提醒抑郁的老年人:天气炎热,4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闻

马上入伏了,提醒抑郁的老年人:天气炎热,4件事最好少做

马上就要入伏了,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尤其是那些长期和抑郁情绪斗争的人,日常生活和治疗往往都充满了挑战。你会发现,很多抑郁的老人不仅是心理上的痛苦,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影响了。说到底,心里不舒服,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连以前喜
二甲双胍天天吃,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 天天要闻

二甲双胍天天吃,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提起来二甲双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传统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可谓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首选药物,尤其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上不仅可以单用,还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联合治疗。二甲双胍天天服用,身体会出现这四种变化。
便秘治疗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闻

便秘治疗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现身边的老年人有这样的困扰: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这其实就是便秘在作祟。据统计,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5%-20%,而在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