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六经提纲解读之少阳篇(2)

2024年01月19日20:25:11 健康 1765

导读:医圣仲景的伤寒六经提纲,少阳病提纲是较难理解的,原因在于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中,我们既要把二者进行区分,明确少阳胆与心是少阳系统核心脏腑的事实,也要了解两条少阳经之间经气相互影响的情况。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首先我们要再次提示,少阳系统是以足少阳胆为核心进行命名并论述疾病,其包括了胆体系与心体系。坚持伤寒六经实体化、脏腑经络化的思路,始终贯穿本书,这是作者的初衷,亦是对中医先辈的一种敬仰之心。

其次,我们要理解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之间的一种解剖可分,但功效一体的密切关系。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称少阳为游部,在十二经络体系中独树一帜,即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经气互通,功能相互影响。中医前辈张锡纯认为手少阳三焦主体为膜,贯通周身,少阳胆壁本身为膜,其外在结构胁下板膈之膜,统受三焦管辖,并提出少阳胆经之病,发病的核心机理是通过三焦之膜。通过内经和后世医家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少阳系统篇,虽重点讲少阳系统的胆、心之病,但其发病,往往涉及三焦,这是小柴胡汤频繁见于少阳篇的原因所在。

伤寒六经提纲解读之少阳篇(2) - 天天要闻

胆系之病

中医认为,相火寄于肝胆,胆热通过三焦黏膜系统到达口之孔窍,故而见到口苦;胆-三焦之火灼伤津液,随之出现咽干之症状;目眩,为该提纲中的重点之一,原因在于胆火夹风上扰,兼少阳胆起于目内眦,故而见目眩。综合来讲,口苦、咽干及目眩,与其说是少阳胆之症状,不如说是少阳胆、三焦的联合症状。临床中,一些胆经有热人群,外受风邪,感冒的初起症状不是发热恶寒,而是眼睛看东西出现目眩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此。

医圣仲景的伤寒六经系统,是中医的经典诊疗方法,我们表示推崇,但是也要认识后世医家有很多伟大的创建并传承很多经典的有效方剂,如温胆汤等。温胆汤除了可以治疗胆系疾病,临床中对于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这充分说明了伤寒六经少阳系统包括心和胆的正确性,也彰显了今不输古的一种进步精神。

学习医圣仲景伤寒六经系统的少阳篇,我们既要牢牢把握胆-三焦功能的一体性,治疗用药的互换性,同时也要认识胆-心系统疾病的独特性。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敬而远之?关于放疗的二三事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很多人一听到“放疗”,就敬而远之?关于放疗的二三事

“啊?你说要做放疗?是不是已经很严重了?”“放疗不是会把人烧坏吗?”“听说放疗掉头发、呕吐、整个人都废了……”在门诊听到“放疗”这两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问“它能不能治好我”,而是“我还能不能撑得住”。眼神里的恐惧,几乎能把诊室空气冻住。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 天天要闻

中医药文化夜市开启“吃喝玩学购”养生局

纵览客户端讯(巩志根)“这款香膏主要成分是艾草、薄荷,可以防蚊止痒,成分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特别适合小孩子使用,您可以试用体验一下。”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夜市上馆陶县一家艾草产品生产企业的展位上,两名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大家介绍着艾草相关产品。一对带宝宝逛夜市的年轻夫妻体验后买了2盒,还详细了解了艾草足...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 天天要闻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保胆手术开启胆囊疾病治疗新篇章

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凭借成熟的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技术,成为众多胆囊疾病患者的福音,让他们避免成为“无胆英雄”。在传统外科手术观念里,切除病变器官似乎是治疗疾病的常见手段。但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十科秉持“治疗疾病,保留器官,重塑健康”的理念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 天天要闻

湿疹反复发作?皮肤科医生教你科学管理

5月25日,全国护肤日。辨识湿疹的“信号”湿疹皮损的表现可随疾病进展呈现多形性特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特征。急性期:皮损基底潮红,出现密集粟粒大红色丘疹,伴渗出和结痂。亚急性期:红斑颜色转暗,渗出减少,出现鳞屑和皲裂。慢性期:皮肤增厚呈皮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 天天要闻

今天起,吃饭请调整一下!

很多人为了赶时间经常十分钟就解决一顿饭但这种“超速”吃饭的习惯会给健康带来负担多项研究报告表明,在几乎所有年龄组和人群中,进食速度与肥胖呈正相关。更可怕的是,习惯性的快速进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 天天要闻

“钟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论坛暨广州国家实验室成立4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于广州圆满举办,“钟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中国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 天天要闻

茶喝不对,功夫白费:9种体质的“个性养生茶” 来了!

茶性分寒热温凉,功效各异。一杯茶能否养生,关键在于“对症下茶”。这种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医养生的精髓所在。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不同的体质,对茶的需求也大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