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停止吃这种食物,多吃一口癌近一半,再馋也要忍住

2023年10月26日15:08:06 健康 1225

老王是江西人,家里有5个兄弟,他在家里排行老三。2018年8月,他在医院做胃镜检查后被确诊为胃癌

令人惊讶的是,三四年前,老王的大哥和二哥也先后因为胃癌去世。再加上现在老王也被确诊为胃癌,这就意味着5兄弟中有3人都是胃癌。

医生预感到问题可能有点严重,于是建议老王的两个弟弟也去检查。结果这一检查不得了,老王最小的弟弟也被查出了胃癌。

虽说胃癌的高危因素之一是遗传,但这种无差别的“遗传”实属罕见,医生也百思不得其解,五个兄弟中四人都是胃癌,这个概率确实太高了。直到后来仔细询问了这几兄弟的生活方式了,谜团才得以解开。

原来老王一家自小就生活在山区,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腌菜成了他们一家必不可少的菜肴。这些年虽然条件好转了,但酸菜、豆腐乳和腊肉这些高盐的腌制食品,却依然是他们一家饮食中一部分。

马上停止吃这种食物,多吃一口癌近一半,再馋也要忍住 - 天天要闻

随着天气转凉,腊肉、香肠和咸鱼各类腌制食品也变得受欢迎起来。有些人极其喜欢吃腌制食品,甚至顿顿离不开腌菜,殊不知这种食物你吃得越多,癌细胞就越“高兴”,多吃一口癌近一半。

可怕的致癌物

癌症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其中包括外因和内因。内因一般指遗传、免疫和内分泌等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外因则指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习惯。

为此,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生活中的致癌物划分为4个等级:

1类:有明确证据会导致人类患癌的物质;

2A类:很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

2B类:可能致癌,证据不足;

3类:对人和实验动物致癌证据不足;

4类:不太可能导致人类癌症。

在这其中,最可怕的是1类致癌物,毕竟1类致癌物是明确的人类致癌物,而且很多食物中都有它们的影子,比如香烟中的尼古丁、砒霜和酒精等都属于1类致癌物。

很多时候,它们会悄悄藏在各种看似美味又营养的食物中,先俘获你的味蕾,然后再通过食物“溜进”你的身体,最后对你的身体展开一场毫不留情的“屠杀”。

腌制食品,好吃又致癌

根据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腌制蔬菜属于2B类致癌物。

看到2B类致癌物,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腌制食品还没那么恐怖,毕竟“致癌证据不足”。事实上,这么想真的就太简单了。

细心的人可能发现了,上面说到的是腌制蔬菜,而腌制食品和腌制蔬菜完全是两个概念。我们常说是腌制食品往往指的是咸鱼、腊肉、熏肉腌牛肉等。

马上停止吃这种食物,多吃一口癌近一半,再馋也要忍住 - 天天要闻

而咸鱼、腊肉、腌牛肉、热狗、火腿和肉罐头等都属于加工肉。所谓加工肉,指的是经过盐腌、风干、发酵、烟熏或其他处理,用以提升口感或延长保存时间的任何肉类。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每天食用50g加工肉会增加18%罹患结直肠癌的几率。所以,2015年世卫组织将加工肉类列为了“一类致癌物”。

为什么以腌制食品为代表的加工肉会致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亚硝酸盐

平时我们自己在家烹饪的肉,放一两天就会变味或变质,加工肉的保质期却长达3-12个月,仔细想想你家里的咸鱼和腊肉是不是保质期很长?其实这是因为加工肉制品中添加了防腐剂:亚硝酸盐。

硝酸盐的前身是硝酸盐,硝酸盐作为一种无机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比如我们日常所吃的蔬菜和水源中都含有硝酸盐。

硝酸盐在还原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当然在高温蒸煮以及长期置于有氧环境下,硝酸盐也会被转化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本身是没有致癌性的,也是被允许在食品中存在的防腐剂,只要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是没有中毒风险的。

马上停止吃这种食物,多吃一口癌近一半,再馋也要忍住 - 天天要闻

既然亚硝酸盐不致癌,那怎么又和癌症扯上关系的?

坏就坏在亚硝酸盐在进入我们的胃里后,会遇到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类,而胃里面的酸性环境会促使亚硝酸盐和胺类物质发生反应,这时亚硝酸盐就会转变成亚硝胺,这个亚硝胺是有致癌性的

诸多证据表明,亚硝胺有着很强的毒性,容易增加胃癌、肝癌、肠癌、食道癌等多种癌症的患病几率。

这个每个人都吃过的美食,也是1类致癌物

上面我们简单提到了咸鱼,这里我们再把咸鱼单独拿出来讲一下。这里的咸鱼指的是“中式咸鱼”,很多人都爱吃的一个食物。

咸鱼在制作时一般需要经过高盐度的腌制、暴晒脱水的加工过程,因此咸鱼也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通过前面的科普,我们也知道亚硝酸盐进入胃里后会发生什么反应。

因此,早在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已经将“中式咸鱼”列入了1类致癌物名单。而世卫组织则明确指出:中式咸鱼可致癌,常吃可增加罹患鼻咽癌的风险。

马上停止吃这种食物,多吃一口癌近一半,再馋也要忍住 - 天天要闻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想问:是不是只要吃腌制食品或咸鱼就会得癌?

肯定不是这样子,因为“增加患癌几率”≠吃了就会得癌。虽然加工肉会致癌,但前面我们也说了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也和个人体质、食用的数量有关,如果控制好食用量,注重食用方式,那么吃进去的这些有害物质也是能被身体代谢掉的,还是相对安全的。

这样吃可降低伤害

1、留意腌制时间

多数情况下,食物在腌制的第7-15天里,亚硝酸盐产量和合成量都是最多的。等到21天以后,亚硝酸盐产量与合成量就会明显降低,因此等到21天以后再食用会相对安全。

马上停止吃这种食物,多吃一口癌近一半,再馋也要忍住 - 天天要闻

2、注意补充维生素

如果真的想吃,并且已经吃了不少腌制食品等加工肉,那就尽量多补充一些维生素C,比如吃点西红柿和胡萝卜等富含维C的食物,因为亚硝酸盐氧化性强,维C等抗氧化性强的食物可以很大程度上阻断亚硝胺的形成,尽量避免身体吸收致癌物。

3、控制食用量

好吃归好吃,但绝对不能贪吃。成年人每次的食用量应该控制在150g以内,最好控制在50g左右。切记不要连续食用,每周食用尽量不要超过3次。

4、替代部分烹调用盐

我们在食用腌制食品时,可以适当减少烹调用盐的量,或者在烹饪过程中用腌菜去替代烹调用盐,尽量减少盐分的摄入。

参考文献:

[1]5兄弟4人得胃癌,竟都因为这一可怕的饮食,都是一级致癌物.科普中国.2019-02-26

[2]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12-21

[3]邵利君,郇延军,甘春生,等.热处理对腌制肉糜制品中亚硝酸盐及亚硝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6).

[4]刘登勇, 魏法山, 高娜. 红肉,加工肉摄入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 肉类研究, 2015(12):6.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 天天要闻

大一女生头孢过敏,拔针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应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读的陶兰,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就诊,被诊断为肠胃炎。输液室走廊上,陶兰静静坐在长椅上,盯着吊瓶里的头孢曲松钠缓缓滴落,突然,一阵强烈的不适感袭来,陶兰呼吸急促。4分钟前,护士为其换上这袋药后匆匆离开,陶兰起身呼救,却发现身边没有医护人员,尽管她立即自行...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 天天要闻

维生素C是西梅的16倍,还高钙高蛋白质!这种菜现在吃正好

有一种野菜,经常在乡间田野、路旁沟边出现,以前人们会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为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被人称为“长寿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马齿苋。马齿苋又叫蚂蚱菜、长命菜、五行草、马苋、五方草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 天天要闻

协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学霸班,无后门内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 天天要闻

协和躺枪背后:浙大4+4医学班695分起底,无后门规则引热议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 天天要闻

张国栋栋梁大健康:运动后滋补,快速恢复身体活力

运动能强身健体,但运动后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及时合理的滋补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活力,减少疲劳感。运动后首先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及时补充因出汗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汉25岁男子一夜之间眼睛看不清,医生紧急提醒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白内障往往是 50 岁以上人群的 “专利”然而武汉 25 岁的市民小吴却在一夜之间患上了白内障经医院检查医生判断这一罕见病症与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内障的经历,25 岁的武汉市民小吴至今仍感到难以置信:“就一夜之间,睡一觉起来开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后慢慢没过两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须知

" 五一 "假期余额告急!返程高峰要来了!你是否已经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融媒体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 天天要闻

明日立夏,切记: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传统

明日立夏,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立夏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养生智慧。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自然规律,总结出一系列立夏时节的禁忌与习俗,以顺应天时、调养身心。这些老传统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