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2023年02月02日18:44:03 健康 1073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邰升教授团队与胆胰外科副主任钟翔宇教授联手,在麻醉科、手术室和重症医学科的密切协作下,成功为一女患者实施高难的“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患者于术后两周顺利出院。

两个月前,50岁的该患者突然全身发黄、瘙痒,来到哈医大二院肝脏外科就诊。邰升团队全面检查后发现,患者肝脏最深的部位尾状叶处有一个直径7厘米的恶性肿瘤,且肝后下腔静脉以及肝左、肝中静脉已被完全侵犯,肝右静脉被部分侵犯,第一肝门门静脉被完全侵犯,肝右动脉被局部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被完全侵犯。因患者的肝功能及营养状态均非常差,同时伴有黄疸,无法接受介入或转化治疗,“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是当下唯一可行的选择,但风险巨大。

邰升先是请超声科主任周显礼为患者施行双侧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有效进行了“减黄”;同时积极联系输血科,保证充足备血。

术中,邰升带领团队首先在患者体内对肝脏进行在体优先的极限劈离和评估;临近肿瘤侵犯肝内重要脉管结构时,为避免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损伤,停止在体劈离,给予肝上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以及第一肝门阻断,将肝脏移除体外,用冷灌注液进行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接着,医生团队兵分两路:一组医生在冷保存液中把肿瘤一点点剔干净,将肝脏门静脉、肝动脉、胆管精细地分离出来,并将肝右静脉出口仔细修剪成型;另一组医生在患者体内进行肝后下腔静脉重建和人工血管置换。

两组医生顺利完成这两项艰巨任务,下腔静脉阻断时间仅30分钟。随即,团队将已经完全切除肿瘤后剩余的肝脏部分移植回体内,行肝右静脉和下腔静脉吻合,门静脉右支、肝右动脉重建,以及右前右后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手术用时12小时,出血800毫升。术后12小时,撤离呼吸机;术后第3天,患者已可下地行走,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

邰升介绍,“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被视为肝脏外科的“珠穆朗玛峰”。肝脏被掏出体外“精雕”的过程中,患者要经历好几个小时的“无肝期”,麻醉团队必须保证患者的循环稳定。同时,离开人体的肝脏必须万无一失,一旦损伤无法回植,一切都将前功尽弃,需要团队精湛的技术与默契的配合。

“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 天天要闻

文:健康报特约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田为 曹玥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 天天要闻“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 天天要闻“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 天天要闻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经成为许多人缓解压力、恢复精力的重要习惯。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恰到好处的午睡能带来“灵光一闪”,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时报资料图研究发现:午睡一会真能灵感迸发!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个问题无果,午睡醒来后
肚子里有个东西在跳!四年没当回事……体检后医生都震惊了 - 天天要闻

肚子里有个东西在跳!四年没当回事……体检后医生都震惊了

浙江94岁的张爷爷身体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发现自己肚子里有个会跳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认为这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直到就医检查,连医生都震惊了…腹中竟有一个直径超8厘米、长度达15厘米的巨大腹主动脉瘤直到近期,张爷爷前往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 天天要闻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资料图“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
最全爸妈保险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买! - 天天要闻

最全爸妈保险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买!

爸妈上了年纪,身体各项机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妈这一辈大都没有保险,一旦生大病,治疗费高昂。重病面前,医保报销的钱只是杯水车薪,很多家庭因为掏不出十几万医疗费,只能放弃治疗。如果你爸妈还没有保险,建议趁早配齐,关键时候能救命!
这3种疫苗千万别乱打!医生警告:接种不当,后悔都来不及! - 天天要闻

这3种疫苗千万别乱打!医生警告:接种不当,后悔都来不及!

这几年,疫苗的事儿成了家家户户绕不开的话题。绝大多数疫苗是好东西,能救命,能防病,关键时刻就是一把保护伞。但不是每一针都能随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种不当,不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烦。临床上,我们见过太多因为错误接种疫苗导致的后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温出现重症病例,这些因素会加剧“热射病” - 天天要闻

科普|多地高温出现重症病例,这些因素会加剧“热射病”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引发多例患者住院。据温州晚报消息,日前一名卡车司机因车内高温导致体温飙升超过41℃,昏迷不醒,被紧急送医抢救,被诊断为“热射病”。武汉发布公众号也称,7月5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73岁的王先生因连续高温天气仍坚持不开空调,仅靠电风扇降温,中暑昏迷,送医后确诊为“热射病”。“热射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