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2023年02月02日18:44:03 健康 1073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脏外科主任邰升教授团队与胆胰外科副主任钟翔宇教授联手,在麻醉科、手术室和重症医学科的密切协作下,成功为一女患者实施高难的“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患者于术后两周顺利出院。

两个月前,50岁的该患者突然全身发黄、瘙痒,来到哈医大二院肝脏外科就诊。邰升团队全面检查后发现,患者肝脏最深的部位尾状叶处有一个直径7厘米的恶性肿瘤,且肝后下腔静脉以及肝左、肝中静脉已被完全侵犯,肝右静脉被部分侵犯,第一肝门门静脉被完全侵犯,肝右动脉被局部侵犯,左右肝管汇合部被完全侵犯。因患者的肝功能及营养状态均非常差,同时伴有黄疸,无法接受介入或转化治疗,“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是当下唯一可行的选择,但风险巨大。

邰升先是请超声科主任周显礼为患者施行双侧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有效进行了“减黄”;同时积极联系输血科,保证充足备血。

术中,邰升带领团队首先在患者体内对肝脏进行在体优先的极限劈离和评估;临近肿瘤侵犯肝内重要脉管结构时,为避免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损伤,停止在体劈离,给予肝上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以及第一肝门阻断,将肝脏移除体外,用冷灌注液进行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接着,医生团队兵分两路:一组医生在冷保存液中把肿瘤一点点剔干净,将肝脏门静脉、肝动脉、胆管精细地分离出来,并将肝右静脉出口仔细修剪成型;另一组医生在患者体内进行肝后下腔静脉重建和人工血管置换。

两组医生顺利完成这两项艰巨任务,下腔静脉阻断时间仅30分钟。随即,团队将已经完全切除肿瘤后剩余的肝脏部分移植回体内,行肝右静脉和下腔静脉吻合,门静脉右支、肝右动脉重建,以及右前右后胆管成形胆肠吻合术。手术用时12小时,出血800毫升。术后12小时,撤离呼吸机;术后第3天,患者已可下地行走,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

邰升介绍,“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被视为肝脏外科的“珠穆朗玛峰”。肝脏被掏出体外“精雕”的过程中,患者要经历好几个小时的“无肝期”,麻醉团队必须保证患者的循环稳定。同时,离开人体的肝脏必须万无一失,一旦损伤无法回植,一切都将前功尽弃,需要团队精湛的技术与默契的配合。

“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 天天要闻

文:健康报特约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田为 曹玥

编辑:李诗尧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 天天要闻“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 天天要闻“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让患者获新生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小小甲钴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问题,本文讲出实情 - 天天要闻

小小甲钴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问题,本文讲出实情

详细提起甲钴胺这个名字,很多朋友也不会陌生,也有不少人把它当成营养神经,甚至是对抗衰老的“神奇药物”来使用,甲钴胺到底是什么?它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方面,又有哪些切实有效的功效呢?今天的这篇科普,就来带大家去认识一下,甲钴胺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
14项中肿方案亮相ASCO,中国之声响彻全球肿瘤学术舞台 - 天天要闻

14项中肿方案亮相ASCO,中国之声响彻全球肿瘤学术舞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肿瘤学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吸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万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聚焦癌症诊疗最新突破、转化医学前沿进展及临床实践创新,被誉为肿瘤领域的“学术奥林匹
尿酸高了怎么选?非布司他、苯溴马隆,还是别嘌醇? - 天天要闻

尿酸高了怎么选?非布司他、苯溴马隆,还是别嘌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每天学个热搜药别嘌醇、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是临床常用的三种降尿酸药物,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证,因此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肾功能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因素。那么,这3种药具体该怎么选?
上周四川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 天天要闻

上周四川卫生健康领域有哪些大事?一篇文章梳理

健康周报2025年第17期 总第125期(4月28日—5月4日)1.省卫生健康委医院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顺利召开4月29日下午,省卫生健康委医院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医院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聚焦中央要求,落...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 天天要闻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私德与医德,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著名妇产科专家田孝坤的最后一台手术,是在自己年逾80且“身上插着尿管、血管造瘘管,挂着尿袋”的情况下做的.当时在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一名山区农妇。她因子宫切除手术损伤造成了尿瘘,在当地做过两次修补手术都没成功。不想垫着尿片度过余生的患者,抱着最后一丝...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 天天要闻

读这本书!健康的习惯也可以很轻松

人类的寿命更长了,但生活质量也更好了吗?数据显示,如今患慢性疾病的人数量众多,人们的生活质量堪忧。如何做出微小的生活习惯改变,让身体年龄比实际更年轻?如何让提升你的健康寿命,既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好?如何从零开始学做人生的健康规划,让你从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