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疫情多发,要做好抵御“双流行”风险的防护

2022年10月12日14:05:09 健康 1268

近日,全国多地疫情反复高发,呈现出“点多、面广”特性,再次提醒我们“病毒”依然肆虐,秋冬季节更猖狂,消杀防护不能放松丝毫警惕。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不仅是疫情防护关键节点,预防“流感”也刻不容缓。

秋冬季节新冠和流感高发,一是因为温度降低,更利于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存活和传播;二是,天气寒冷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降低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让病毒趁虚而入,尤其是身体素质稍弱的老人和孩子,需要特别注意。此外,飞沫传播也是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冬天寒冷开窗少,空气流动差,也给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

病毒从口、鼻进入呼吸道,率先侵犯鼻、咽、喉,上呼吸道感染潜伏期短,起病急,早期常出现咽干、咽痛症状,随之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病毒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在下呼吸道进行快速增殖扩散,病情变得严重。

提醒大家,一旦出现早期症状,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避免病情发展严重。由此,也给大家一个警醒,建议大家要响应防疫倡议“非必要不出门”外,还要提高防护意识,做好秋冬防护。

在这里,给大家奉上一份“秋冬季节防护指南”:

第一,作息规律,饮食规律,适当运动,增加自身免疫力。

第二,勤洗手,多通风,勿迟加衣。

第三,非必要,不聚集。

第四,储备适量防护物资,做好健康防护。

秋冬季疫情多发,要做好抵御“双流行”风险的防护 - 天天要闻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病毒有三种传播途径:人传人、物传人、环境传人,即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沾染病毒的物品、感染后的环境进行扩散。所以,大家做防护措施时,每一个方面都不能忽略。那么,该如何做好全方位防护?

首先,口罩常备,出门必戴。

日常选择口罩,要选中间有一层或者两层熔喷布的口罩,这是决定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功能层。如果没有,不建议选购佩戴。戴口罩前,注意手部清洁,避免手部不干净污染口罩。其次,口罩褶皱要拉开,比两部分金属条要压紧。最重要一点,口罩要及时更换。

口罩戴久了会觉得憋闷,滋生异味,很多人会选择摘掉口罩。但防疫防流感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建议大家使用一些减少憋闷感的口罩伴侣。

其次,随身携带一些消毒杀菌的防护用品。

消毒杀菌类的喷雾、洗手液之类消毒杀菌用品一定要随身携带,适时消毒,及时消灭可能存在的危险。

防护物品的准备听起来繁琐,在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双重威胁的秋冬季节,再怎么精心都不为过。如果怕繁琐,担心选购防疫物品的质量问题,可以选以岭健康出品的连花呼吸健康包。

秋冬季疫情多发,要做好抵御“双流行”风险的防护 - 天天要闻

连花呼吸健康包包含了连花清瘟口罩爆珠、连花爆珠口罩、连花清咽抑菌喷剂、连花免洗抑菌洗手液等多款消杀防护用品,该系列产品均添加了提取自连花清瘟组方内有效抑菌成分——连花HAbO精油,能够有效阻挡病菌“人传人”“物传人”“环境传人”三种传播途径,为大众提供全方位立体防护。

秋冬季节,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存在叠加风险,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 天天要闻

打破抑郁的枷锁,祈愿世间清平,愿每颗心都被温柔照亮

当"网抑云"成为深夜朋友圈的接头暗号,当"我emo了"取代具体情绪表达,这届年轻人用戏谑解构着精神困境。可当调侃成为情绪的遮羞布,我们是否正在错失与真实自我对话的契机?那些未被言说的沉重,或许正悄然改写着大脑的沟回。某个慵懒的周末,你精心布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 天天要闻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上个月遇到一位客户,40岁的林姐,平时工作忙得顾不上做饭,经常靠外卖应付。她试过节食,但每次饿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馋高油高盐的食物。后来我建议她尝试调整饮食节奏——5天轻断食,不用挨饿,也不用顿顿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闻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张姐来咨询时,手上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她说试过节食、跳操、甚至买过代餐粉,但体重像卡在某个数字不动。我让她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吃早饭时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于是我给她分享了四个简单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习惯调整,让她先坚持21天。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 天天要闻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但最近常去的药店断货了,店员推荐他用厄贝沙坦替代,说是两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华子告诉他,不建议两者混用。虽然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都....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您发现了吗?今年立夏后的天气像坐过山车——清晨薄雾未散,午间骄阳似火,傍晚又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湿气弥漫的初夏,正是身体最"遭罪"的时候。而即将到来的5月21日小满节气,更像一扇隐形的健康门:推得对,安然度夏;推得错,可能给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 天天要闻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花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说它油脂高、热量大,吃多了发胖、不消化,还对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说它是长寿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这种说法各有一套逻辑,没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内科医生开始重新关注花生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调节、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 天天要闻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很多人担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实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从不是一块血块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损、局部炎症慢慢积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几种机制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出问题。而伤害这一整套系统的,不是剧烈运动,不是情绪波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