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2022年09月26日23:03:31 健康 1062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作者:胡天天

首发: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


湘雅医院又出事了。

近日,一对家长发现11个月大的孩子上颚出现一块黑色异物,花了300元在湘雅挂了个特需专家号,抱着孩子忧心忡忡地走进诊室。

没想到专家在看病过程中态度冷漠,粗鲁地掰着孩子头部,吓得孩子哇哇大哭,当时家长也是“敢怒不敢言”。

最后,专家给出了一个十分吓人的诊断结论:疑似肿瘤,建议住院动手术。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好巧不巧,由于湘雅当天床位紧缺,没法入院,家长为求安心,又把孩子抱去了另一家医院。

医生拿着棉签往孩子嘴里拨看了好一阵,为了让孩子将口张大点,看得更清楚,还特意逗了逗孩子。

孩子一笑,口里的“肿块”竟掉了下来,原来,是一块莲子壳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家长如释重负,但同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觉得自己和孩子最大的幸运,是恰好湘雅当时没有床位。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有网友评论:“这是在最不该搞笑的地方,出了件最搞笑的事。”

还有人问:“我比较好奇,假如有床位,手术做了发现是莲子壳掉下来,该怎么办?是当作一切没发生宣告手术成功,还是通知患者家属,一切都是错误?”

更多的人则是质疑:“湘雅医院,还能去吗?”

显然,近段时间一系列事件的集中曝光,已经让湘雅的口碑和群众信任度彻底跌至了谷底……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湘雅,还能去吗?


今年8月,湘雅副主任医师刘翔峰在医疗界掀起了一场地震。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切除患者正常器官、使用他人器官组织冒充患者的、哄骗无手术指征患者高费用治疗......种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让刘翔峰成了“恶魔医生”。

舆情之下,湘雅展开自查,又揪出15名医护人员违规事例,并对其进行了处分。刘翔峰事件还没平息,湘雅过去的医疗事故又被频频曝出。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2019年11月,34岁的肖磊因患感染性心内膜炎,从其它医院被转至湘雅。

住进心血管内科后,医院在明知患者已出现心衰竭,需要立即手术的情况下,却一再拖延。

直到12月3日,肖磊已完全丧失意识,医生这才给他做了手术,但为时已晚,肖磊最终还是失去了生命。

这期间,肖磊在重症监护室住了22天,家中钱财耗尽,花了54万元。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家人认为,肖磊的去世完全是因医院延误治疗所致,申请了医学鉴定

鉴定书上明确认定,湘雅的医疗行为存在严重过错,直接导致肖磊死亡,构成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医院提出赔偿40万私了,肖磊的家人根本无法接受,这点赔偿款,连医疗费都不够。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私了不成,院方就要求中华医学会重新鉴定。直到今天,肖磊的妻子早已离开了这个家,只留下肖磊母亲一个人带着孙子,还在继续维权。

除了延误治疗致人死亡,混淆诊断报告闹出大乌龙的事件,湘雅也发生过。

2018年12月,长沙段女士体检时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结节,去湘雅做了穿刺和基因突变检测,被诊断为甲状腺癌。半个月后,段女士在湘雅做了双侧甲状腺切除手术。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术后一个月段女士复查时发现,病理报告和自己术前拿到的并不一致。

原本段女士的基因检测报告显示的是“无突变”,可她得到的诊断报告却是“有突变”,也就是说,湘雅把其他患者的报告给了自己,以致自己被误诊为甲状腺癌。手术前,科室也没有再进行全面检查,省略了步骤。

段女士起诉湘雅后,湘雅被判诊疗行为存在过错,应承担段女士的各项损失。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时间再往前来到2007年,5岁男孩廖明明的事,至今都让人揪心。

廖明明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在外打零工。1岁多时,明明的父母发现孩子走路有点跛脚,右脚比左脚短。

明明5岁时,父母揣着千辛万苦凑来的钱,抱着希望慕名来到湘雅就诊。骨科医生诊断为右跟腱挛缩,实施了手术。

手术过后,医生告诉廖明明父母手术很成功。可回到病房,妈妈却发现了不对劲:孩子明明该是右脚的手术,怎么开刀的却是左脚呢。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右脚还是一副病态的老样子,不需延长的左脚却延长了,孩子双脚的差异反而更明显,跛得更厉害了。

主治医生只得表示抱歉,说是因为患儿当时被全麻,手术时是趴着的,一时没注意,做错了脚。

医院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同时又对明明来了一番专家会诊,结果判定明明本身患有脑瘫,大脑发育不全,两只脚其实都有问题。

如果这样的会诊是在术前进行,家属会认为医院诊断细致,可偏偏在发生了医疗事故后再来这样一番操作,不免让人既愤怒又疑惑。

类似事故,一件件,一桩桩……

湘雅,这家比协和成立还早三年,我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曾负有“一部湘雅史,半部西医史”的盛名,载有“北协和,南湘雅”的盛誉,如今却蒙尘积垢,实在让人唏嘘。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恐惧,源于信息不对称


湘雅接二连三地曝出医疗事故,一时间,曾在湘雅治疗过,或正在湘雅接受治疗的病人和家属,人人自危。

据说,最近一段时间,无论医生给出什么样的诊疗方案,病人和家属都会以一种极端怀疑的态度多次询问和质疑。

可见大家心里已经慌到了何种程度。

刘翔峰的事情出来后,网友气愤地说:“那些年,有多少冤种被湘雅无情阉割过?”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莲子壳事情出来后,很多人无奈又惊讶:“湘雅到底在干什么啊?”

湘雅事件持续发酵,焦点从刘翔峰的丑闻暴行,延伸到院长的桃色秘闻;从多年前医院骗保,延伸到后来的腐败窝案。整个湘雅系陷入危机,过往的负面新闻再次被呈现出来。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湘雅衰落之声,此起彼伏。

网络上出现一个热门话题:一个坏医生是否会带崩整个湘雅系?

回答众说纷纭。

据说,已经有不少湘雅的医生在自己朋友圈刷屏“自证清白”了。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一个医院,到了要自己的医生“自证清白”的地步,这无疑给原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市场经济活动中有一条“信息不对称理论”,它指的是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较充分的人员,往往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纵观我们周遭,信息不对称现象简直无处不在,而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地方,就在于医患关系中。

医学知识本身的专业性,是我们普通人很难了解和获得的。因此,每当我们来到医生面前,大多时候都只能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我们无从选择,也没法分辨。

我们把自己或家人的健康交付到医生手上时,内心多少都会有着某种程度的忐忑,因为不懂,因为需要。

正因如此,一旦医院出现黑料,就很容易在社会面引起强烈反响。人都有同理心,事情虽然发生在别人身上,却像刀剐在我们身上一样,人人自危。

很多时候,一件事最可悲之处不在于它已经发生了多少次,而在于我们不确定它还会不会再发生,还会发生多少次。

不确定,是安全感最大的敌人;缺乏希望,就是最大的绝望。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缓解医患矛盾,任重道远


医患关系紧张到这种地步,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

于患者来说,失去了对医生的信任,后续一切治疗均在怀疑中进行,又如何能尽量配合医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于医生来说,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就因为少数无良医生的行为,让自己不断处于被质疑中,时间长了,也会让人寒了心。

现在的湘雅,医护人员个个如履薄冰,稍有丁点失误,必然会被人用数倍放大镜审视。

湘雅的问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群众对于这家医院内心的恐惧,继而上升到全社会对医患关系的忧虑。

如何让医患关系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任重而道远。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如今,我国好的医疗资源十分稀缺,一个领域内只有少数特别有名的专家,让患者挤破了头。每家大医院里,挂号排队的动辄上百人。

一流的专家、尖端的设备、先进的诊疗技术,通通都被挤兑。

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在生命健康面前,几乎没有人能做到理性。

就像国家卫健委说过的那样:“不是看病难,是上大医院看病难。”

这也就造成了大医院一线医生工作强度过大,岗位重要性被严重托高。

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态度差、没有耐心、误诊,甚至受不住诱惑走歪路的情况。

但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需要时间和相应的机制,逐步改革。

在此之前,作为常年掌握着患者身体健康的医生,加强自身医德医风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明代医家裴一中曾说:“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才是否近仙,凭的是勤奋和天赋;德是否近佛,凭的是一颗良心。

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份特殊的职业,也希望每一个医生都能守住属于白衣天使的最后底线。


资料来源:

经视直播官方微博

中国网:《湘雅医院误切患者甲状腺致患者七级伤残,赔偿32万》

河南工人日报焦点汇萃:《丑闻持续发酵,湘雅系医院如何面对公众成难题》

中国青年报:《右脚有病左脚“挨刀”,湘雅二医院如此荒唐》


湘雅医院又出事:刘翔峰不止一个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警惕!挖鼻孔也会有危险!鼻子痒可以这样做! - 天天要闻

警惕!挖鼻孔也会有危险!鼻子痒可以这样做!

日前有新闻报道称,男子因爱挖鼻孔最终导致动脉血管破裂,不得不进行手术修复。乍一听,是不是让你大跌眼镜?该话题也一度冲上新闻热搜榜。毫不夸张地说,抠鼻子这个小动作若是操作不当,确实隐藏着“要命”的大危险。正值春季天气干燥,加之“过敏星人”增多
黄浦区肿瘤防治院肾内科多措并举,为肾病患者康复注入强劲动力 - 天天要闻

黄浦区肿瘤防治院肾内科多措并举,为肾病患者康复注入强劲动力

为进一步提升肾内科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打造优质护理体验,黄浦区肿瘤防治院肾内科以“医”心“医”意服务品牌为引领,从单病种、饮食、运动、心理、康复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且行之有效的行动,汇聚成强大的守护力量,全力帮助肾病患者走
又到一年春茶时,新茶虽好,这些健康隐患你了解吗? - 天天要闻

又到一年春茶时,新茶虽好,这些健康隐患你了解吗?

春天是新茶上市的季节,春季的茶芽翠绿柔软,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茶汤滋味鲜活,香气宜人且有养生保健作用。爱喝茶的朋友注意了,饮用新茶学问多,其健康影响因茶的品种、饮用方式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回乡祭祖救了他一命!浙一专家:常回家看看,我们为海外游子健康护航 - 天天要闻

回乡祭祖救了他一命!浙一专家:常回家看看,我们为海外游子健康护航

浙江青田是我国著名侨乡明末以来的300余年无数青田子弟闯荡五洲四海如今,近40万青田籍华侨华人的足迹遍布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扎根异域、魂系桑梓世代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金伯(化名)就是其中一位3年前的清明节前侨居法国29年的他专程寻根祭祖没想到正是这份思乡敬祖之情让在悬崖边上徘徊的他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