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重拾记忆

2025年04月02日01:32:11 健康 1776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重建“代谢高速公路”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重拾记忆

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重拾记忆 - 天天要闻

为李奶奶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呈增多趋势,但此病一直存在无药可解的难题,为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身心负担和经济压力。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一项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的新型手术,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新路径。

接受手术的患者李奶奶今年70岁,早在10年以前,家人就察觉到她的异样。起初,她只是在客厅里漫无目的地茫然踱步,眼神中流露着空洞与迷茫,喃喃自语着旁人难以理解的话语。家人以为是退休生活的无聊而没有在意,直到有一天,李奶奶出门散步后迟迟未归,家人才意识到了严重性:“有没有可能是老年痴呆?”李奶奶找回来后,他们急忙带着她前往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专业的检查与评估,李奶奶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从那以后的10年,李奶奶病情不断加重,如今已彻底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她说不出自己的姓名,面对朝夕相伴的家人,眼中也只剩陌生与疏离。

为了减缓病情发展,李奶奶的家人定期带她复查和管理病情。这一次就诊,经过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检测与认知量表评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目前李奶奶符合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手术指征。经过多次讨论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后,神经外科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手术当天,主刀医生通过颈部约6厘米的切口,借助淋巴成像系统的实时导航,锁定直径仅0.4-0.6毫米的颈深部淋巴管。在高倍显微镜下,细如发丝的显微缝线如蛛丝般轻柔穿梭,将淋巴管与颈外静脉精准吻合。这像是一条重建的“代谢高速公路”,将有效提升李奶奶大脑的“自我清洁”能力。

术后第三天,李奶奶在康复师的引导下开始简单的记忆训练。大家惊喜地发现,她偶尔能够正确说出自己名字,能偶尔辨认出外孙照片中的校服颜色了。

市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孙富介绍,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的作用是改善脑内代谢废物清除效率,医院已在多个患者中观察到认知功能提升。该类手术术后随访数据显示,患者定向力、执行力等核心指标均有显著改善,部分病例甚至恢复了基础社交能力。医院通过多学科会诊讨论,通过“量体裁衣”的模式,让技术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而是渗透到疾病管理的全周期。目前,医院已加入国内多中心数据共享研究,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邓晓洪

供图 市三医院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饭后突发急性心梗,武汉、黄梅两地接力抢救 - 天天要闻

男子饭后突发急性心梗,武汉、黄梅两地接力抢救

黄梅男子饭后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在被运往当地医院的途中呼吸心跳骤停,当地医院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疗团队接力抢救,最终化险为夷。患者在ICU接受治疗2月27日晚,43岁的刘先生(化姓)吃完饭后突发急性心梗,陷入昏迷,当即被送往镇卫生院,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后,又被转诊至黄梅县人民医院。然而途中他出现了呼吸心跳骤停,...
“过敏星人”变多了,到底咋回事? - 天天要闻

“过敏星人”变多了,到底咋回事?

科学认识 积极防护 系统治理——春季花粉过敏面面观丨新华深读  过敏,已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世界过敏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30%人口受过敏性疾病困扰,中国则有2.5亿过敏性鼻炎患者。  气温回暖,春意涌动,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对话大健康人物丨万益特中国区总裁王高芳:企业正思考如何能让更多患者用得上、更方便地接受腹膜透析治疗 - 天天要闻

对话大健康人物丨万益特中国区总裁王高芳:企业正思考如何能让更多患者用得上、更方便地接受腹膜透析治疗

每经记者:金喆 每经编辑:陈俊杰“第四班透析,无论患者年龄大小,都不易。”一位三甲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医生凌晨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照片,每张病床上都躺着一位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对于大多数的中国终末端肾病患者来说,血液净化是他们的“日常”,其中,有85%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每周去医院2至3次、每次4小时。碎...
男子自制强效清洁剂不慎溅入眼睛,片碱灼伤致右眼险些失明 - 天天要闻

男子自制强效清洁剂不慎溅入眼睛,片碱灼伤致右眼险些失明

极目新闻通讯员 敖盼盼 胡家炜来自武汉新洲49岁的李先生(化姓),前不久在家中遭遇了惊险一幕。他在使用自制的片碱水进行家居清洁时,不慎将强碱性液体溅入右眼,导致眼球遭受重度化学伤,视力急剧下降至濒临失明。专家正在手术中(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