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要说的就是今天的核心内容,就是关于掌握技术“秘诀”的问题。有球友给我留言,看我的视频,经常会出现“脑子会了,但手不会”的情况。感觉自己挺明白的,但一上场就做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身边好多打球的朋友也问过我,而且还经常质疑我是不是教学的时候留了一手,有什么秘诀不说出来。实际上,我想对大家说,掌握一项技术,秘诀就是别多想,埋头苦练。
同样是初学者,小朋友的进步往往比成年人大。按理说成年人思维更成熟、理解能力更强,应该学得更快,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我觉得就是因为想太多了。成年人学一个技术动作,往往先会去想为什么,怎么做才能做得好,一定要刨根问底之后才去做;而小朋友们没那么多想法,只要教练一句“挥100次空拍”,他们就乖乖去做,然后能很快收获进步。
或许大家有些奇怪,难道“傻练”比“动脑筋”还有效吗?我觉得,这里大家要明确一个事实,就是一切的理解、动脑筋,都要建立在自身相应实力的基础上,这才是有意义的动脑筋,否则就是瞎想。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去思考二年级的题目,这是动脑筋,但他如果想去理解大学数学,那基本上就是属于跑偏了。
打羽毛球也是一样,既然是初学者,不管你在其他领域有多么大的成绩,在羽毛球这个领域你的理解一般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那就不要强行去思考这个项目为什么会这样,这很大程度上属于“瞎想”。这个时候,埋头苦练,按照教练教的东西反复磨练,等练到一定的程度了,你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还是那句话,一切的理解、动脑筋都是要建立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
我退役之后尝试学习其他的项目的时候,也遇到这种情况,一看教练示范的动作很简单,但是自己一操作就不是那么回事。我就选择踏踏实实练动作,不去想那么多,因为我知道,就我现在这水平,就算教练把所有知识都告诉我,我也理解不了,你现在把这项目的世界顶尖高手拉到我面前教我,估计我也啥都学不会,因为他讲的那个高度我听不懂啊。不要强行去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我觉得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其实任何一个人教的技术动作都是一个“标准范围”,而不是绝对的正确动作,大家看世界顶尖运动员的动作也都是各有不同的,这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对球的理解方式慢慢形成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初学技术动作时先学着教练的动作去做,去反复练,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己的问题,比如打不准,或者球路控制不好等,然后再以教练动作为参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做调整、进步,慢慢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动作。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只不过这样的思考就属于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效果就比一开始就想去探究动作背后羽毛球真谛的做法科学多了。所以,大家如果想打好羽毛球,别老想着秘诀,先埋头苦练,然后会发现,秘诀就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