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一个大消息,日前,中美元首进行了通话。
按照惯例,先搞清楚,到底是谁主动来的电话?新闻通稿里写得很明确,我国领导人应约同拜登通话。“应约”二字,说明是美国那边,邀请咱们对话。其实这个也在意料之内。
这段时间,美国要头疼的事,可太多了。美国大选、中东的巴以冲突、欧洲的俄乌冲突,还有国内的经济问题,美联储加息的问题。说实话,这些问题,哪一个都绕不开中国,都需要中国直接或间接地帮助。
而且,这次耶伦正式访华,过段时间布林肯也要访华。如果我没记错,上次这俩人来中国,就相当于白跑一趟,基本没捞到任何成果。所以,这次美国显然是长教训了,拜登亲自出马打前站,人虽然没亲自来,但好歹来了通电话,美国总统的面子,中国总得给一给吧。
我对比了中美两国的通稿,基本大差不差。我国领导人与拜登,一共通话了1小时45分钟,这时间不算短了。双方讨论的内容,也十分地广泛,涉及到了中美关系、台海局势、南海纷争。同时也就巴以冲突、俄乌冲突,还有朝鲜半岛的局势,交换了意见。
可能这时候有人要说了,拜登的嘴里有实话吗?中国跟美国的沟通和对话,真的有用吗?的确,这应该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普遍想法了。前年的巴厘岛中美元首会晤、去年的旧金山中美元首会晤,拜登当面的承诺,都相当好听。可是2年以来呢,美国又到底落实了多少?履行了多少?反正我们是没看到的。
当然了,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不可否认,如果这2年,中美没有进行类似的沟通和对话,那在今天动荡的国际形势下,中美关系一定会比现在更糟。甚至,在中美关系的影响下,全球局势都只会更加恶化。
就像我国领导人,在通话里说的那样,“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沟通和对话,有总比没有好。而且这也并不妨碍,我们随时做好,与美国博弈竞争的战略准备。
好了,咱们话再说回来,中美元首会晤的新闻通稿,篇幅很长,我觉得有这么几个重点。首先,拜登再次向中国,进行了郑重保证,又讲了一遍老生常谈的“六不一无意”。
我估计大家都听烦了,我也懒得赘述。但大家发现没有,每一次中美元首会晤的中国通稿中,照样会把拜登的这番表态,再不厌其烦地复述一遍。反而是美国的通稿,以及相关媒体报道,基本都不会,着重提及这个“六不一无意”。
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国给美国立的字据。拜登表态几次,我们就重复几次。别管拜登嘴里有没有实话,反正都是美国一国总统,在外交上的官方表态。回头美国要赖债,可没那么容易赖掉。这无形中,我们就占据一份先手优势,怎么都高了美国一头。大国博弈中,这种细节,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在通话中,我国领导人再次强调,台海关系是中美最大的红线,希望美国能把,不支持“台独”的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这两句话,大家肯定听外交部也说过,但性质上能一样吗?显然是不能的。
这相当于当着拜登的面,我们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再结合今天的两岸关系,以及台海局势。大家有没有琢磨出一点味道来,我们这是在向美国施压,同时也是一种变相的警告。
这番话分量有多重,就看拜登老人家,能理解多少了。如果拜登理解少了,或者白宫那批人理解错了。一旦形成战略误判,后果可能就要,超乎美国的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