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两天,郑州一家五星级酒店摆地摊的新闻,引发热议上了头条。
我的一个电视台的朋友,在朋友圈里兴奋的告诉大家,这条视频已经突破了百万播放量。

我有点儿纳闷啊,媒体和记者们第一时间不是应该去挖掘酒店为啥沦落到摆地摊吗?
这么大的新闻,记者兴奋的竟然是播放量破了百万。
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啥,没有人关心。
我把这个新闻看了两遍,觉得媒体这次有点儿丧事喜办的味儿了。
五星级酒店的厨师走上街头秀厨艺,再加上亲民的价格,,确实吸引了很多人光顾。

酒店对着镜头激动的说,一天能卖3万块,摆地摊不丢人。
在大家高兴之余,我想问
这种降维打击,让四星三星,还有那些一二星的饭店怎么活?
餐饮业作为典型的消费行业,其生存状况是经济繁荣与否的风向标。
自古以来,我们都是民以食为天。经济繁荣时,人们通常扩大外出就餐、社交宴请的规模。
现如今随着中产的财富缩水、整体陷入去杠杆阶段,餐饮(尤其中高端餐饮)成为首当其冲被削减的不必要开支。
再加上史上最严禁酒令,更是让餐饮业雪上加霜。
在此背景下,餐饮行业为了自救开始激烈内卷。为了争夺顾客,各家只能降价再降价,但即使大家都卷到目瞪口呆,仍阻挡不住大规模的关店潮。
没办法,餐饮市场的供给太庞大了。
当消费端乏力,且越发倾向街边烧烤的口红效应时,没有谁能在极度内卷下成为赢家。
哪怕是五星级酒店,也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颅,跻身街边成为叫卖的小贩,迫切希望从本就不景气的市井餐饮中分得一杯羹。
但问题是,无论餐饮、酒店还是其他行业,一切可持续的核心在于可持续消费。
当可持续消费成为负循环,大家只能陷入到无尽的内卷中,直到卷出天际。
五星酒店的大厨在街边秀厨艺,把餐车推进街头和社区,就是极度内卷下无奈的选择。
能怎么办呢?
能撑一天是一天呗,但是后天呢?大后天呢?
没有人知道。
说到这儿有人会问了,你这儿小嘴儿叭叭的评论,倒是说一说该怎么办呀?
前段时间重庆荣昌高书记公开呼吁领导们带头下馆子,这就很好。
人民的高书记,我们必须感恩感谢!
另外我再提个小建议,如果高书记能带头把机关食堂取消,释放出更多的人去街头消费,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