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车展给外国人发冰激凌,但拒绝发给中国人,两次道歉难平恶评

2023年04月21日23:21:18 国际 7266

上海车展近日如火如荼地召开,今年很大一个特点是,各大汽车厂商都带着电动车来参展。业内人士甚至预测这是最后一个展示汽油发动机的车展。

宝马车展给外国人发冰激凌,但拒绝发给中国人,两次道歉难平恶评 - 天天要闻

然而,让上海车展出圈的并不是哪家惊天动地的新产品,而是一份小小的冰淇淋。

一段视频在国内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视频中宝马mini展台的两位女工作人员在向一名外国访客免费发放冰淇淋,不仅发,还满脸笑容地介绍如何打开冰淇淋。

,时长01:26

宝马车展给外国人发冰激凌,但拒绝发给中国人,两次道歉难平恶评 - 天天要闻

宝马车展给外国人发冰激凌,但拒绝发给中国人,两次道歉难平恶评 - 天天要闻

然而,此时另一名中国访客也上前询问,两名女工作人员却表示发完了。中国访客再进一步问道:“发完了吗?你把保温箱打开给我看一下,如果发完了我就不要了。”

宝马车展给外国人发冰激凌,但拒绝发给中国人,两次道歉难平恶评 - 天天要闻

紧接着视频里就剪了一段保温箱被拿走的片段。

宝马车展给外国人发冰激凌,但拒绝发给中国人,两次道歉难平恶评 - 天天要闻

视频拍摄者强调,在展台附近吃冰淇淋的,只看到外国人,并没有中国人。

而根据路透社援引一名内部人士的报道,宝马mini本次一共为访客准备了300份冰淇淋。但拍摄视频时,冰淇淋已经发完了。视频里来吃冰淇淋的外国人也是宝马公司的员工,在展台的两名女工作人员不是宝马员工,而是为展会临时招募的。

宝马车展给外国人发冰激凌,但拒绝发给中国人,两次道歉难平恶评 - 天天要闻

宝马mini在官微贴出道歉声明:“mini发起的‘上海车展现场礼-甜宠’活动本意是给逛展的大小朋友送上一份甜蜜。因我们内部管理不细致和工作人员失职引起了大家的不愉快。对此我们真心道歉!

我们检讨自己并改善管理、加强内部培训,努力为每位朋友提供好的服务和体验。再次真诚向各位道歉!”

不过,真诚的道歉并没有得到网友的原谅,全网抨击该道歉文过于傲慢。

在事件发生后,一名汽车自媒体博主自己买了两大袋冰棍前往mini展台免费发放。

甚至有人建议各大冰淇淋厂家应该抓住绝佳宣传机会,与车展厂家合作,把车展和冰淇淋勾连起来。比如小鹏汽车就已经开始在展台发冰淇淋了。

有趣的是,虽然路透社对此事进行了短篇报道,但德国各大媒体却完全噤声,对此事件没有任何报道。此次“冰激凌门”在国内各平台还在持续发酵,宝马公司在事发第二日发表了第二封道歉声明,当然,仍未获得广大网友的原谅,被网友称为最差公关。

宝马车展给外国人发冰激凌,但拒绝发给中国人,两次道歉难平恶评 - 天天要闻

关于此次持续发酵,群情激奋的“冰激凌门”,你怎么看?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总理女儿被逼退位,前首相父亲坐被告席,幕后黑手却败了? - 天天要闻

总理女儿被逼退位,前首相父亲坐被告席,幕后黑手却败了?

前言7月1日下午,曼谷传来消息——佩通坦总理职权被暂停了,她爸他信也坐上了被告席。搞笑的是,策划这出"通话门"大戏的洪森,非但没捞到好处,反倒把自己给坑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才是赢家?中方这句话又有啥深意?作者-盐洪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 天天要闻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文/经济学人】这仅仅是虚惊一场吗?今年4月,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解放日”加征的关税引发的全球经济恐慌,如今已逐渐被日益增长的乐观情绪所取代。迄今为止,关税引发的通胀效应尚属温和。美国商界领袖私下表示,他们现在预期贸易摩擦将促成贸易协议,而非为了摩擦而摩擦。调查显示,尽管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仍处于低位,...
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两起地震 最高震级4.6级 - 天天要闻

台湾花莲海域发生两起地震 最高震级4.6级

根据台湾气象部门消息,7月5日早晨,台湾花莲外海发生两起地震。第一起地震发生在7时12分,震级4.6级,震源深度20.8公里;第二起地震发生在7时35分,震级4.4级,震源深度15.7公里。(总台央视记者 朱若梦)(来源:央视新闻)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局势骤然紧张,为什么会这样?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局势骤然紧张,为什么会这样?

2024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晤。 阿塞拜疆指责俄罗斯击落其客机,警方在俄城市突袭阿塞拜疆人,双方关系急剧恶化。阿塞拜疆与土耳其关....
美国医院告急,6600外籍医生签证受阻,患者遭殃 - 天天要闻

美国医院告急,6600外籍医生签证受阻,患者遭殃

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预测,未来11年美国将面临严重医师短缺,需依赖外籍住院医生填补关键空缺。2025年,超过6600名外国年轻医生成功配对到美国医疗项目,创历史新高。然而,受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