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稀土限制令,整个美西方到现在都没有缓过劲来。据观察者网援引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9日,武契奇向记者透露称,在塞尔维亚设厂的欧洲车企巨头斯特兰蒂斯在获取关键原料方面,正遭遇日益严重的困难,不得不寻求塞尔维亚政府的帮助。希望能够借助塞尔维亚政府与中国的密切关系,以“正常价格”获得必要原材料。
武契奇还展示了中方的回信,称中方已经明确表示,任何出口限制都不是针对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中方已经要求相关机构,与塞方保持密切沟通,以加快完成相关出口的出口许可审批。
在稀土问题上,欧洲可以说是自讨苦吃。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之际,正是欧盟加强与华合作的契机,一来中欧都有加强经贸合作以抵御美国关税政策冲击的现实需要,二来欧洲此时选择强化对华合作,所面临的内部阻力最小,也是摆脱美国控制、强化战略自主的绝佳契机。
一开始,欧盟确实也是这么做的,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马克龙以及诸多欧洲国家高层,都纷纷表达了强化对华合作的意愿。中方也给予了积极回应,不仅延长了多项针对欧盟输华产品的反倾销审查期限,而且还表态愿意加快对欧盟稀土出口的审批。
但事实证明,他们的立场并不坚定,对美国仍然心存幻想,此前对华一系列积极表态,更多的是做给特朗普看,试图借此施压美方在关税问题上让步。一周前,欧委会依据《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了中企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在g7峰会上,冯德莱恩更是拿着一块稀土磁铁,大肆炒作中方将稀土“武器化”。
欧盟会这么做,并不令人意外。斯特兰蒂斯向武契奇求助也侧面证明,中方并没有因为欧盟几句积极表态,就全面放开对欧盟的稀土出口。近日我商务部表态称,批准一定数量的欧盟稀土出口合规申请,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
这句话,可以说大有深意。对欧盟,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其内部有立陶宛这类“亲美反华”的成员,也有西班牙、匈牙利这类对华态度务实的成员,一棍子打死的政策显然是要不得的。正如我们向武契奇保证的那样,任何出口限制都不会针对友好国家,让塞尔维亚、匈牙利这类对华务实且友好的欧洲国家享受友好待遇,同时敲打德国等一众摇摆甚至对华不友好的国家,能够起到很好的分化效果。
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斯特兰蒂斯主动向塞尔维亚政府求助,说明他们已经认清了形势,这能够在整个欧洲形成很好的示范效应,让那些对华仍然带有偏见甚至是敌意的国家清楚,他们将为自己错误的对华态度付出一定代价。
中欧之间的贸易纷争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接下来的一周至关重要。据新华社报道,应欧方邀请,王毅外长将于6月30日至7月6日,访问欧盟总部、德国、法国,并与相关方举行高级别对话。长达一周的访问,是为接下来的中欧峰会做准备。欧盟驻华大使日前已经明确表态,希望能够在中欧峰会前解决稀土供应问题。欧洲最终能否得偿所愿,就要看他们的诚意有多大了,毕竟他们不是塞尔维亚,不能靠着与中方的友好关系就能拿到想要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