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特朗普给出的暂停”对等关税“最后期限,已经越来越近了。
美国政府本来是想利用这段时间,向各国极限施压,最终达成有利于自己的新的贸易协定。
但始料未及的是,目前与美国达成协定的国家寥寥无几,相反有更多的国家对美国进行了强硬表态。
如今的特朗普政府,恐怕是走投无路了。
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开始向中国让步了......
90天之期将至
时间已经进入7月初,一场由美国发起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也迎来了一个关键节点。
三个月前,美国政府突然抛出一项争议极大的政策:对所有主要贸易伙伴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
这一强硬举动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市场剧烈波动,股市连连下跌,就连美国国内舆论也出现明显反弹。
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质疑,特朗普政府很快做出调整。
仅仅几天之后,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为了给谈判留出时间,决定对那些“没有立即报复美国”的国家,提供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期。
白宫称,已有超过75个国家在这一阶段与美方就关税、贸易壁垒、汇率操控等议题展开接触,并希望借此机制推动“合作性解决方案”。
然而,到了今天,这份通牒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带来“屈服潮”,反而显得越来越尴尬。
距7月9日只剩几天,美方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几乎全部陷入停滞。
截至目前,美国仅与英国达成了一份临时性的协议,而且条款内容非常模糊,难以复制到其他国家身上。
除此之外,无论是欧洲盟友,还是亚洲重要经济体,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美方设定的时限下“买单”。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坚持对钢铁、铝、汽车等关键产品加征额外关税,同时又设立10%的“基准税率”,企图借此逼迫对方让步。
这种做法,在谈判桌上等于强行划线,反而让各国更警惕。
在最后期限即将到来之际,各国表态也愈发明确,甚至直接发出反对声音。
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公开场合表示,尽管印度与美国有广泛合作,但在经济问题上必须坚持独立立场。
他强调,中国依然是印度的重要贸易伙伴,印度不会在关税问题上盲目站队。他这番话,等于为美方关税政策亮出了红灯。
同样表态强硬的还有日本。
面对特朗普提出的“对日商品征收30%甚至35%关税”威胁,日本政坛核心人物石破茂在公开辩论中直接回应称,日本不会接受这种不合理的施压。
他指出,日本企业是美国最大的外资投资者之一,为美国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美日之间本应是互利共赢关系,而不是被关税绑架。
至于韩国,也早已摆明立场,不会在压力之下牺牲国家利益。
而俄罗斯方面则更加冷淡。
特朗普上任后曾多次试图改善与莫斯科的关系,甚至在一些场合对普京表现出“好感”。
但美俄关系并未实质升温。
这样看来,特朗普政府原本想通过“90天窗口”推动各国重新调整对美贸易政策、从而恢复美方主导地位,但现实却是,国际社会并没有选择配合这场单边施压。
特朗普连退两步
眼看“90天期限”即将到点,却迟迟等不到各国让步,特朗普政府显然也开始意识到局势失控。
面对这样的困局,特朗普不得不调整策略,对中国连退两步。
据路透社7月2日报道,美国政府在同一天之内,连续发出两项“重大转向”信号,被外界视为对中国连续退让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能源领域。
美国政府当天致函两家大型能源企业——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与Energy Transfer,宣布取消此前对其向中国出口乙烷的限制。
这一举动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就在一个多月前,美国才以“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为由,叫停了对中国的乙烷供应。
乙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基础原料,美国每年产出的乙烷中,约有一半出口至中国市场,用于制造塑料、合成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
对这类原料出口设限,不仅影响中国的下游产业链,也实质性损害了美国本土的能源企业利益。
当天,还有一项决定:美国政府批准德国西门子恢复向中国出口芯片设计软件。
这套软件属于高端半导体领域的重要工具,早在5月底,美国就以“中国限制稀土”为由,将其列入管制范围,试图掐断中国获取先进设计能力的渠道。
但仅仅过去一个多月,美方就悄然“解封”,不仅没有进一步升级管制,反而率先示好。
对于这两项措施,路透社评价相当直接,认为这表明中美之间的“贸易休战”已经在悄然展开。尽管特朗普政府没有高调宣布,但连退两步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
实际上,中美贸易战至今已延续多年,表面上看,美方频频加税、设限;但从长期效果看,美国并没有赢得预期中的成果,反倒在多个领域受创严重。
首先是农业与能源行业遭受重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美农产品和能源的重要出口市场。
在贸易战期间,中方有意识地转向其他供应国,美方出口额明显下滑,导致大量订单流失、企业库存积压。
其次,高科技产业也承压严重。
美国在芯片、软件等领域占据优势地位,但这些优势很大程度上依赖全球化分工。
一旦开启封锁战,不仅失去客户,还刺激中国加快国产替代和技术自主,反而加速了“去美国化”的趋势。
此外,持续对抗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还严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
不少跨国公司开始调整供应链布局,以规避美中摩擦带来的潜在风险。对美国自身吸引外资、维持制造业基础,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特朗普是否会就此“悬崖勒马”,转向更加理性的合作路线,还有待观察。但至少目前,美方已经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和中国硬碰硬,不仅打不赢,还可能把自己逼入绝境。
参考资料:
特朗普威胁加征更高关税 石破茂回应:将坚定捍卫国家利益——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