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划下的谈判“大限”日期不断逼近,各方气氛都愈发紧张了起来。但有了中方创下的成功先例,莫迪政府难得挺直了腰杆,直接给美国立起了“规矩”,打算为了14亿人的发展,和美国好好争一个高低。
莫迪
近日,距离特朗普给各国划下了“关税大限”正式生效,仅剩下一周时间。在这种紧张气氛下,各国都加快了与美方的谈判进程,希望能在最后期限之前达成协议,以免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
而特朗普本人还于近期多次强调,这一日期绝对不会进行延长或更改,而他的这一表态,也就相当于给各国下发了“最后通牒”,让他们做好被美国关税强力报复的准备。
印度同样是美国的重点针对对象之一,尽管两国官员都曾表示,印度有望成为首批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但双方谈判进展并不顺利,甚至一度陷入僵局。
特朗普与莫迪
按照目前的发展来看,如果两国无法在7月9日的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印度将面临高达26%的关税。然而,面对这种压力,莫迪政府却展现出难得的强硬立场。印财长西塔拉曼表示,印美双方都希望达成“大、好、美”的贸易协议,但农业和乳制品,是印度必须坚守两条“红线”。
目前,印度的贸易代表团仍在美国停留。本应于上月底结束的谈判,被延长至七月初,且印方官员透露,为推动协议达成,代表团可能还会再停留几天。
目前看来,双方的分歧并不算小,据印媒报道,美方希望印度进一步开放农产品和乙醇市场准入,同时扩大乳制品、汽车、酒精饮料和药品等行业的市场准入范围。在农业领域,美国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求印度一步步出让本国利益。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
而印度则希望美国能取消互惠关税及钢铁、铝和汽车零部件等附加关税,并承诺未来不再加征新的关税。而双方这种巨大的利益分歧,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这场谈判恐怕不会顺利。
事实上,印方之所以如此硬气地给美方“划红线”,很可能也与中国取得的成功有关。自从美国宣布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后,中方的坚定反制态度就从未动摇过,甚至一度将反制关税提高到了125%,逼得特朗普连连低头,主动找上中国寻求谈判。
在日内瓦会谈后,双方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将关税不断压低。而中国也因此成为了首个和美国成功谈判,且获得美方大幅让步的国家。而中美谈判的结果,也间接影响了不少国家,让他们在谈判中表现出了更多的强硬态度,印度显然也位列其中。
中美高官会面
毕竟,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对于霸权主义和单边制裁,一味地妥协和退让没有任何效果,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打压,不仅会在经济领域一败涂地,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最终落得个得不偿失的结局。
如果莫迪政府这次能够坚持和美国“硬刚”到底,沿着中国给出的正确道路走下去,说不定能为本国民众争取真正的利益,但如果印方与之前一样,只是耍耍嘴皮子功夫,最终依旧选择对美“投降”,恐怕只会换来美国一顿“狠锤”,进而助长特朗普政府的霸权野心,莫迪政府的威望,则会因为这次“东施效颦”,彻底成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