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2025年07月01日17:52:06 国际 1960

随着中美达成部分贸易协议,美国稀土申请暴增;而另一边,欧盟却因“磁铁荒”而焦头烂额。就在这时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向欧盟传话,只要欧盟满足一个条件,中方就会放开稀土出口限制。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4月初,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产品加征新一轮关税。中方并未立刻强硬反制,而是有针对性地对“关键矿产”出手——特别是稀土类产品,实行出口许可制度,精准打击对方在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的原材料供应。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5月以来,中美先后在日内瓦、伦敦展开密集磋商,并在7月前达成初步协议。美方最终选择“低头”,以换取部分稀土出口配额。据美国商务部自曝,协议后短短几周内,美方就向中方提交了数万份稀土出口申请,可见其依赖程度之深。

另一边,欧盟就没那么幸运了。先是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期间指责中国“将稀土武器化”,后又有欧盟工业专员鼓吹建立稀土战略储备、筹划“以牙还牙”的贸易回击。但一边骂,一边求,欧盟最终发现自己并没有太多筹码。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欧洲驻华大使甚至直接“卖惨”:我们磁铁不够用了,中国能不能体谅一下我们企业的恐惧?而这时候,传来一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消息:中方愿意对塞尔维亚放开稀土出口,前提是——你得是真朋友。

武契奇的这番话并不是空穴来风。他在公开演讲中透露:中方已承诺将加快关键矿物的出口许可,特别提到“中国不会将出口限制用于像塞尔维亚这样的友好国家”。也就是说,中国不是把稀土当成武器,而是作为一种合作工具,奖惩分明,合作就给,不合作就收。

这样的态度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中方的战略方向:稀土不是任人采买的“白菜”,更不是被滥用的“补丁”,而是一张外交和经济的双重王牌。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过去几十年,欧美国家在关键矿产方面高度依赖中国,却从未正视这一“依赖事实”,动辄以制裁、关税、科技封锁相逼。而如今,中国明确将稀土纳入战略资源体系,出口审批机制、品类细化、终端用途追踪,一个都不少。

如果你还想“吃着中国的饭,砸着中国的锅”,对不起,这碗饭以后没得吃了。而像塞尔维亚这样始终坚持对华友好、不随美欧起舞、并积极参与中欧班列、“一带一路”的国家,当然可以获得优待。中方这波操作,可谓点到为止、杀伤精准。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在这个全球产业高度依存的时代,谁掌握了原材料,谁就有了话语权。武契奇这番“传话”其实更像是一种外交信号:中国不是拒绝合作,而是在重新定义合作方式。

过去那种“谁出价高、谁先到谁得”的买卖模式正在被抛弃。如今,政治立场+贸易信用+产业协同才是新准则。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而武契奇也非常清楚如何从中传递价值。他不仅代表塞尔维亚“喊话”,还进一步指出:这一承诺将惠及所有在塞投资的企业,包括欧美车企。例如斯特兰蒂斯这类欧洲-美国合资企业在当地建厂,未来将能顺利获得电动汽车所需的稀土磁材。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欧洲企业如果想要摆脱资源短缺,就必须换一种思路——不是继续在布鲁塞尔搞“对抗政策”,而是要脚踏实地推动与中国的正常对话。

更重要的是,这种“间接供给”的方式,正好打破了美国试图阻断中国与外资联系的战略图谋。美方想通过限制外资流入中国,来封堵中国高科技发展之路。但现在,中国用稀土把话语权打了出去,不但不孤立,反而赢得了新的“桥头堡”。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不得不说,现在的欧盟陷入了“战略焦虑”。一方面,政治上越来越倾向于跟随美国,军事、外交、技术领域频频表态“抗中”;但另一方面,产业界却不得不面对稀土、太阳能电池、动力电池原料等多项“卡脖子”问题。

这时候还妄图靠自建供应链或者提高对华关税解决问题,无异于饮鸩止渴。现实已经给出答案:不是中国依赖欧洲,而是欧洲离不开中国。就拿稀土来说,全球70%以上供应来自中国,中国不仅掌握资源优势,还拥有全链条的分离、提纯、加工技术,全球范围内找不到可替代国家。

更讽刺的是,欧盟所谓的“自主稀土计划”连个像样的开采项目都没有,大多数成员国甚至连环保审批都无法通过。既然如此,与其抱怨、指责,不如如武契奇所示,拿出诚意,参与建设新型全球产业秩序,而不是在旧秩序崩塌时还幻想当“老大”。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放眼全球,这几年其实已经是地缘与经济高度重构的阶段。美国搞“印太战略”、欧盟鼓吹“经济去风险”,本质上都是对中国发展的焦虑反应。

而中国没有硬碰硬去回击,而是悄悄把手中的稀土牌“打软”——不是一刀切封锁,而是看人给量、看态度设限。对手越强硬,中国就越精准;合作越诚意,中国就越开放。

这就是新型博弈方式。它既不是“封锁式对抗”,也不是“开放式妥协”,而是一种分层次、看对象、讲信用的精细型战略。而稀土——恰恰是这种战略的“核心接口”。

中方可放开稀土出口,武契奇传话:只要满足一个条件,稀土随便买 - 天天要闻

从武契奇的一句传话,到美方提交数万份申请,再到欧盟焦头烂额“求情”,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事实:中国正在改变过去“老好人”式的资源出口逻辑,走向更成熟、更自主的战略博弈之路。

这一次,中国没有封死合作的大门,而是明确告诉世界:只要你尊重我,合作就能继续;但如果选择对抗,那资源不会再白给。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江苏一干部谢某某违规审批为企业节省200万,当地通报:初衷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未谋取私利,被容错免责并晋升 - 天天要闻

江苏一干部谢某某违规审批为企业节省200万,当地通报:初衷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未谋取私利,被容错免责并晋升

7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淮安市清江浦区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在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违反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二条之规定,但鉴于该同志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敢于担当作为,被容错免责、鼓励...
伊朗:过去两周逮捕50余名以色列有关人员,并打死2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 天天要闻

伊朗:过去两周逮捕50余名以色列有关人员,并打死2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当地时间7月1日,伊朗宣布在伊斯兰革命卫队和当地情报部门的配合下,过去两周内,成功在该国东南部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逮捕了50多名与以色列有关联的人员,并打死2名以色列相关人员。在搜查和逮捕过程中,行动人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据称,这些人员试图在伊朗东南部地区制造混乱,破坏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活动。推荐阅读...
惊险一幕!印尼巴迪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机着陆时因天气恶劣险些坠毁 - 天天要闻

惊险一幕!印尼巴迪航空一架波音737客机着陆时因天气恶劣险些坠毁

环球网最新消息,印度尼西亚巴迪航空(Batik Air)一架波音737客机于6月28日在印尼雅加达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着陆时,因天气恶劣险些坠毁。这架载有177名乘客的飞机试图在暴风雨中安全降落时,机身向一侧倾斜,机翼几乎贴近地面。所幸飞机最终安全着陆,没有人员伤亡。报道援引一份报告称,飞行员全程遵循标准操作程序。印...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国人又不愿意干,我们快破产了” - 天天要闻

“70%的工人都走了,美国人又不愿意干,我们快破产了”

【文/观察者网 邵昀】本月初,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等联邦执法人员突对非法移民展开搜捕,一度引发大量街头对峙、混乱和冲突,留下一地鸡毛。如今大规模抗议虽然已经平息,但移民减少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开始初步显现。据路透社6月30日报道,在特朗普政府开始搜捕非法移民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许多农场正遭遇“用工荒...
美媒:美国已在电气化竞赛中落后亚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将加剧劣势 - 天天要闻

美媒:美国已在电气化竞赛中落后亚洲,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将加剧劣势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而美”减税及支出法案已提交到美国参议院,在已持续逾24小时的“马拉松式”修正案辩论中,其最终命运仍前途未卜。这项法案计划延长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通过的企业和个人减税措施。为弥补税收损失,法案提议取消对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的补贴。但分析人士警告说,这一举措...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设计”嫁入王室,女王曾担忧“祸事降临” - 天天要闻

王室密友曝梅根“精心设计”嫁入王室,女王曾担忧“祸事降临”

已故英女王的表亲兼密友曾发出惊人警告:梅根·马克尔“迟早会惹麻烦”,更质疑她与哈里王子婚姻的纯粹性。这段尘封七年的秘闻近日被王室作家披露,揭开了当年童话婚礼背后的暗涌。2018年5月,哈里与梅根在温莎城堡举行盛大婚礼时,全英王室成员出席祝福。但据作家莎莉·贝德尔·史密斯披露,早在婚礼前数月,伊丽莎白女王...
“无王”抗议再起:7月4日全美抗议特朗普 - 天天要闻

“无王”抗议再起:7月4日全美抗议特朗普

7月4日美国独立日,部分民众取消烧烤聚会,选择走上街头抗议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政策。这是特朗普连任以来一系列抗议的最新一波。6月14日,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盛大阅兵,引发全美“无王”(No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