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2023年01月16日20:43:05 国际 6139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病毒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撰文 | 方宗伟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1月8日0点一过,中国入境开始施行新的防疫政策: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入境人员,放行进入社会面。

这意味着,严格封控的国门,终于开始恢复正常。

17秒后,由加拿大多伦多到广州的航班落地。300多名乘客,无需再隔离,直接通关。这是新政之下的首个入境航班。

即将于六个多小时后落地的,由美国纽约飞广州的航班上,空乘人员则在途中脱下了防护服,开始为乘客们正常提供服务。

目的地是首都北京的国际航班,也陆续恢复。据中国航空公司披露的信息,由西班牙、波兰等国飞北京的航班也与当天恢复。而由美国洛杉矶飞往北京的航班,也于第二天起飞。

2022年12月12日,美国纽约一名男子接受核酸检测。(@视觉中国 图)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进入中国。中外交流开始增加,这自然是好事情;但这也增加了人们的担忧——在中国目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国外流行的那些新冠病毒毒株,是否会在中国掀起新的风浪?从飞机上走下来的那些美国人,是否会把xbb.1.5带入中国——这种新毒株,在2022年底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感染毒株。

更关键的问题是,已经感染了奥密克戎ba.5、bf.7等毒株的人们,遭遇这些来自外国的新毒株,是否会再次感染?

而曾经引发国外较高致死率的德尔塔毒株,现在去了哪里?它是否会在中国卷土重来?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解答这些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搞清楚,奥密克戎毒株、德尔塔毒株和原始毒株之间的关系。

原始毒株,就是最早引发新冠全球大流行的那款。

从2020年新冠大流行以来,我们熟悉的名称从最开始的新冠病毒变成了后来以希腊字母命名的德尔塔(detla)、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到现在的奥密克戎ba.5、bf.7,又到引发美国人担心中国人抢购腹泻药的xbb.1.5……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全球新冠病毒株系亲缘关系分析,是将检测到的新冠病毒进行基因测序与突变差异比对,判断出新冠这一大家族里各个成员的亲疏远近。

从最早的原始毒株出发,新冠病毒逐渐发展出了阿尔法、德尔塔、伽马、奥密克戎等突变株。这些由希腊字符命名的毒株是兄弟关系(你也可以说是姐妹关系):它们都由原始毒株变异而来,共有原始毒株这一个母亲。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换言之,奥密克戎并不是德尔塔的儿子,而是它的弟弟。

之后我们熟悉的ba.1、ba.5、bf.7等毒株才是由原始奥密克戎变异产生的子代毒株。而xbb.1.5,则是ba.2谱系两个后代的重组体xbb的一个分支——因此,《自然》才称它为奥密克戎的曾孙。

因此,原始毒株,是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妈妈;是ba.1、ba.5、bf.7的奶奶,是xbb.1.5的高祖母……

才三年期间,谱系就发展到如此规模,其繁衍和变异速度可见一斑。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病毒狡猾且腹黑

新冠病毒一直在演化,而且速度那么快,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新冠属于单链rna病毒,与猴痘等dna病毒相比,更加不稳定,更容易产生变异。

这种变异能够导致蛋白结构变化,并赋予病毒新的特性:例如我们熟悉的德尔塔比阿尔法有更强的传播性与致病性,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棘突蛋白具有关键的d614g突变。

病毒的基因变异是完全随机的,它并不能决定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演化,变异既可能产生传播性更强的变体,也可能产生更弱的变体。

真正决定病毒演化方向的,是以我们人类为主的病毒生存环境。

当病毒产生的新突变,恰好能够与人体表面蛋白结合效率更高时,它就能够比其它病毒更多且更容易感染人体细胞。这也意味着,它与其他兄弟变种相比,它能更快攻下人类个体,挤掉其他毒株的感染机会,最终变成压倒性的优势毒株。

是的,在病毒世界里,也是存在强烈竞争的。毕竟,世界人口就这么些,奥密克戎感染了,德尔塔感染的机会就少了很多。

致病性越来越小的奥密克戎,一定程度上反而能够弥补免疫屏障的不足——感染奥密克戎后,由于抗原的相似性,人们通常也能抵抗其他变异病毒的分支,比如,一旦你感染了奥密克戎,再次感染德尔塔的几率就会很低。

奥密克戎更低的致死率,也是另一种更强的传播性:当一个感染者存活越久,他就有机会,带着病毒,感染更多其他人;而如果病毒在感染后,快速导致宿主死亡,传播给其他人的机会就大大减少。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2022年6月21日,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当地为5岁以下儿童接种新冠疫苗。(@视觉中国 图)

病毒狡猾且腹黑。在演化过程中,病毒会趋向于出现更低致病性的毒株与人类共存。毕竟,宿主群体能够延续,病毒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下去。

因此,很多情况下,病毒能够和人类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既不会造成人类严重的死亡,人类也无法造成病毒的消亡,人类与病毒将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流感病毒和季节性流感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都有着这样的趋势。这也是为什么流感几乎每年都存在,而且流感病毒毒力也一直维持在一定水平上——按照其重症和致死率,与比奥密克戎大体相当。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德尔塔还会卷土重来吗?

提高了传播能力的奥密克戎是否就必然比德尔塔或原始毒株具有更低的致病性呢?

一个好消息,大家已经知道了,奥密克戎的致病性、重症率和致死率,确实比德尔塔要低。

但很可惜的是,这并非病毒进化的必然方向——奥密克戎更低的致病性只是突变造成的巧合。

接下来,新冠病毒势必还会继续演化,正如它出现了xbb和xbb.1.5一样,甚至可能会出现关键性突变,产生新的谱系。不过,由于突变的随机性,奥密克戎很难突变回原始毒株,这就像打碎的花瓶很难粘回原样一样。

新冠病毒对肺部感染的能力依赖人体中tmprss2酶剪切诱导的细胞融合——阿尔法和德尔塔毒株的棘突蛋白都很容易发生剪切,因此更容易造成肺部的感染。相反,奥密克戎突变之后,失去了这种能力。这使得它的传播性虽然增强了,却降低了对肺部感染和致病的能力。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是一条不归路。当新冠病毒突变为奥密克戎并丧失了这些能力之后,就很难重新获得。因此,我们不太需要为病毒重新获得肺炎特性而担忧。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2022年12月8日,北京一家医院开设的发热门诊。(@视觉中国  图)

此外,波士顿大学与哈佛医学院的学者近期发现,奥密克戎中nsp6上的关键突变也赋予了它更低的致病性。

与棘突蛋白不同的是,nsp6蛋白与免疫识别无关,它是通过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器作用等方式影响病毒复制。由于nsp6不存在于病毒表面,因此无法作为免疫识别位点。

听起来很复杂,简单而言是:奥密克戎中的nsp6突变导致病毒具有更慢的复制速度。没办法更快自我复制,使得病毒对人体的伤害也会更轻。

这意味着,奥密克戎nsp6中的突变很有可能是一个失能突变,同样难以通过突变重新获得更强的复制效率。奥密克戎毒性的降低是由多个基因变化共同导致的,理论上病毒间的基因能够相互重组,例如xbb1.5就是由重组得来的,奥密克戎也能够通过与其它致病性强的毒株重组重新获得棘突蛋白外的致病特性。

庆幸的是,重组在自然中发生的极小,而且似乎高致病性并不利于病毒生存,否则在奥密克戎与德尔塔交替爆发的2021年就已经出现高nsp6效率的奥密克戎毒株且占主导地位。

奥密克戎出现以来,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的“统治”。这种统治过程,并不是说以消灭其它毒株为代价的,它只是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而具有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世界上,原始毒株、德尔塔毒株等,依然存在。

好消息是,奥密克戎的传播优势抢占了原本属于德尔塔的生存空间,通过接种疫苗或感染奥密克戎产生的免疫屏障,对德尔塔能够具有有效的抵抗作用。这意味着,德尔塔将长期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中,猥琐发育,且没有太多重新崛起的机会了。

它的时代,过去了。

根据全球最大的流感及新型冠状病毒数据平台gisaid的数据,2022年底时,德尔塔在全球的流行仅限于一些疫苗普及率低的非洲国家。到了2022年12月,感染德尔塔病毒的美国公民只有一位。

另外,同时感染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案例也非常极端,只有同时暴露在大量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环境中才有一定概率发生,目前全球只有数例这样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建立的免疫压力与社会压力对病毒的演化继续发挥着作用,多价疫苗也取得了巨大研发进展,德尔塔重新流行不会是一件值得我们担心的事情。

* 参考资料

1. castle, simeon d et al. “towards an engineering theory of evolu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 12,1 3326. 7 jun. 2021, doi:10.1038/s41467-021-23573-3

2. shang, jian et al. “cell entry mechanisms of sars-cov-2.”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 117,21 (2020): 11727-11734. doi:10.1073/pnas.2003138117

3. han, pengcheng et al. “receptor binding and complex structures of human ace2 to spike rbd from omicron and delta sars-cov-2.” *cell* vol. 185,4 (2022): 630-640.e10. doi:10.1016/j.cell.2022.01.001

4.ao, danyi et al.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mmune escape and vaccine development.” *medcomm* vol. 3,1 e126. 16 mar. 2022, doi:10.1002/mco2.126

5.https://www.health.com/condition/infectious-diseases/coronavirus/can-you-get-omicron-delta-covid-variants-same-time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中国放开入境管控,外国更强毒株是否会掀起新风浪?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