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在窗台上的这一盆盆长寿花,秋风一吹拂过来,便悄悄探出脑袋,再过不久,它们就可以绽放出层层叠叠的小花,不过,有时候,长寿花也突然长出“小尾巴”,而这是它们在释放“求救信号”,千万不能大意。
何为小尾巴
注意观察, 在长寿花的基部位置,有时候会长成一小撮白色小毛,好似尾巴一样,其实,这是长寿花的气生根;
一般情况下,长寿花都是通过盆土中的根系汲取养分,当我们观察到在茎叶部位长成这些“气生根”,就证明根系或者土壤出现问题,必须马上治疗,避免恶化。
【信号一:土壤板结】
观察到长寿花长成小尾巴,就得先看看土壤是否板结,首先看看土壤表层有无结块或结团的情况,如果长寿花叶片萎蔫得比较严重,最好把盆土也拎起来,看看中底部是否板结;
很多花友都有一个错位的浇水习惯,喜欢浇半截水,总是忍不住给长寿花浇水,但是又担心自己浇太多,于是就象征性浇了一圈,水分不能将盆土彻底渗透,中底部土壤就会板结,将根系直接琐死,影响养分流动;
【解决方法】
确定长寿花的盆土板结,最粗暴的方法就是进行浸泡,找一个水盆,再把长寿花放上去,之后开始灌水,水淹没到盆面即可,多次浸泡,每次浸泡半个小时,只要盆土板结不严重,通过这个方法是可以二次软化土壤
当然了,在浸盆之后,必须把长寿花放在通风好的位置,甚至拿个吹风筒,用冷风模式给长寿花的盆土送风,让土壤快速干燥下来,避免根系在这种潮湿环境中二次伤害;
【信号二:根系腐烂】
如果盆土没有问题,就得注意根系是否腐烂,可以观察叶片的状态,一般积水腐烂的长寿花,部分叶片会发黄,甚至变得软塌,有化水的迹象,或者直接把盆土扒拉开,看看根系是否发黑;
如果大部分叶片有化水迹象,或者根系明显发黑,都证明根系出现问题,这个时候必须果断换盆,避免恶化;
【解决方法】
断水或人为风干土壤,倒扣花盆,让长寿花和花盆分离开,之后拿一个小耙子,把盆土一点点分离开,之后把受损的根系全部修剪掉,并放在多菌灵溶液中浸泡,浸泡10分钟左右即可,再放在一边晾干;
准备盆土,为了提高长寿花的服盆速率,建议选择肥沃透气的土壤,之后找个小花盆,底部放点蛭石,再把盆土倾倒进去,预留2,3公分的高低,再把长寿花放进去,将根系掩盖起来,盆面在围一圈蛭石,将长寿花固定好,浇一次透水,后面静静等到服盆即可
【信号三:湿度过大】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周围的湿度太大了,一般情况下,长寿花都是通过根系或叶片来吸收水分,而当周围湿度过大,平时浇水又不及时时,慢慢地,也会从长寿花的茎叶部分长成气生根;
如果观察盆土和根系都无大碍,那么就必须纠正自己的养护习惯了,第一必须及时给长寿花浇水,一般看到叶片干瘪就可以给长寿花浇水了,其次,注意多修剪,保证植株周围空气流通顺,特别是基部的叶片,最好清理干净,避免浇水后堆积在茎叶,影响长寿花生长;
以上就是长寿花长成气生根的正确处理步骤,那么这些气生根要不要剪掉呢,个人建议还是都修剪掉,一方面这些气生根的观赏性一般,还容易滋生害虫,另一方面气生根技巧养分的速率也低,完全没有保留的必要;
而在这个9月底,10月初,养护长寿花时,最好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入秋后温度基本在26℃左右,光照强度也不大,全天日晒可以彻底让长寿花光合作用,加快枝叶生长;
为了保证养分充足,早晚要对着长寿花的枝叶喷水增湿,并注意开窗通风,避免水汽堆积,夜间观察到叶片发皱,就及时给它浇水,或顺便稀释点水溶肥,促进枝叶或花苞分化,自然可以快速开花;
总结:长寿花突然长出“小尾巴”,其实是在释放“求救信号”,一定要找出原因,根据症状去处理,千万不能大意。
(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喜欢的关注,帮忙转发)
▼文末长按点赞,送3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