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2020年12月15日04:10:27 历史 1510

1939年,侵华日军企图通过增加兵力部署,进一步威胁新四军在江南的活动范围
为了打击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粟裕开始酝酿一场对侵华日军的战役打击行动

这次战役就是著名的“奇袭官陡门”之战,这次战斗以极小的代价取得胜利,极大的鼓励了官兵和江南人民的抗日士气。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奇袭官陡门也是新四军首次使用的长途奔袭新战法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战神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


1.敌我分析
1939年初,日军突然增加兵力,加强了对芜湖 南京 镇江三角地带的控制,日军根据现有的交通线路,构建了第一道封锁线,然后在封锁线线内建立了很多碉堡,企图通过这样的封锁方式,压缩江南新四军的作战活动范围。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为了尽快的搞清楚日军的部署情况,新四军派出了很多的情报人员,收集日军的情报,随后日军的部署情报不断的送到了粟裕的面前。粟裕站在地图面前,仔细分析了敌人的部署情况,在地图上详细标出敌人的位置,做到知己知彼


2.实地侦查地形

粟裕通过望远镜不断的对地形进行侦查,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地理信息,为后续的战役部署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利用一切有利地形,为我所用,增加部队的生存空间。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3.确定攻击地点
粟裕详细的侦查地形后,就开始思考选择哪个地方攻击日军,最后粟裕决定反常规,选择在敌人自认为最安全的中心地带进行打击,敌人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往往就是敌人最松懈的地方。而官陡门这个地方正好在敌人的中心地带。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官陡门是一个小镇,位于芜湖的郊外,当时日军侵略芜湖时,立刻就占领了芜湖的机场,而官陡门刚好离这个飞机场很近,有一条河从南往北,将小镇分成两边。小镇周围有很多河网。

日军为了保护飞机场,在河的两边修筑了严密的防御工事,3层的铁丝网和放置障碍,日军在西、南、北3个方向修筑了互为犄角的炮楼,相互配合,很难攻打。是非常重要的军事位置。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4.如何攻打

粟裕指出:想在敌人的中心地带作战,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速战速决,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快速撤离,必须要采取突然袭击,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5.战前演习
这次的战斗,是新四军第一次长途奔袭作战,为了保证奇袭获得成功,粟裕要求部队要进行战前演习,根据现有掌握的官陡门地形和日军的兵力部署,有针对性的进行演习,通过演习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力图通过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6.长途奔袭作战

1938年1月18日清晨,粟裕带领部队,冒着寒风,开始长途奔袭,为了保证部队的安全,部队向北冒雨前行25公里后,隐蔽停止行动。1月19日上午,部队先后乘坐2次船,午夜后部队穿插到一个离官陡门只有40公里的村庄隐蔽待命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1月20日上午,粟裕召集排以上的指挥员,再次确认各自的攻击目标和战斗任务,确保在20分钟内结束战斗,并迅速回撤。当天傍晚5点,部队继续前行到亭头镇。为了保证主力部队的侧翼安全,掩护部队负责青山和黄池的日军据点,主力攻击部队继续往官陡门方向前进


1月21日凌晨的2点,主力部队离官陡门不到10公里,这个时候,前面要通过一条河,考虑到离总攻击时间已经很近了,为了节省时间,粟裕下令改陆路急行军,确保按时赶到指定地点。凌晨4点左右,部队到达官陡门不到2公里的地方,指挥员确定了各自的作战任务后,主力部队分两个方向实行了对官陡门日军据点的合围。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7.粟裕下达攻击命令

借着黎明即将到来的时刻,粟裕下令部队发起攻击,冲锋号 响起,瞬间响起枪声 炮声 震耳欲聋,主力部队冲破敌人的铁丝网,冲进据点。据点内的伪军和日军还没搞清楚发生什么事情,就已经成为了我军的俘虏。借着敌人还未反应过来,粟裕迅速带领部队占领伪军的司令部,切断他们和上级的联系。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从战斗开始到结束,仅用了分钟就结束战斗,加上清理战场的时间,不到20分钟。等到日军的增援部队赶到的时候,粟裕带领新四军早就安全撤离。

奇袭官陡门战役的胜利,新四军共消灭日伪军300余人。而新四军无伤亡,只有3个人受了轻伤,并缴获了大量的步枪、短枪、机枪、手榴弹等军用物资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到底有多厉害?看伤亡数字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粟裕指挥的奇袭官陡门之战,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战神粟裕的指挥才能,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经典战例,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激发了江南民众和新四军的士气。向英雄们致敬!和平来之不易,珍惜当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