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2020年09月01日20:44:06 历史 1528

古代中国的盛世有如唐朝,万国来贺, 千族聚首。但在盛唐的光辉下,却掩盖不住当时世界上令人虚叹的人种贸易。只不过,在长安繁华的集市中,当时兴盛的并非我们现在熟知的黑人贸易,而是唐朝最热门的奴隶——昆仑奴

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 天天要闻

一、昆仑奴来源

昆仑奴的“昆仑”一词,并非指昆仑山。而在我们的印象中,“昆仑奴”这个群体也只是出自于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葛老。那么,作为唐代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昆仑奴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历呢?

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 天天要闻

首先,“昆仑”在本意上并非地名,而是一个音译词。它来自于突厥语中的“Qurum”的,词义是“黑烟灰”。所以,“昆仑”和“奴”连起来,就是指皮肤黝黑的奴隶,这多少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臭名昭著的黑人贸易。

不过,昆仑奴确实不是非洲的黑人。他们真正的来历,是来自于东南亚和南亚的棕色人种。因为相比于中国人,南亚的印度人和东南亚的一些土著确实皮肤更黑,所以相比映衬之下,便有了用“昆仑”来指代这些奴隶的说法。

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 天天要闻

而昆仑奴相比起黑人,则显得较为瘦小,他们属于东南亚和南亚的尼格里托人种,男性身高普遍都在150厘米以下,女人则在142厘米以下。不过,这个人种比起黑人的外貌特征,也显得较为好看。他们的头发卷曲,嘴唇稍微有些厚,面庞比较宽,身体比例非常均匀。因而,昆仑奴作为一个比华夏族更为瘦小的群体,自然也就在唐朝受到了欢迎。

此外,可能昆仑奴秉承着黑人种族的体能特点,他们的耐力十足,特别擅长于游泳与潜水。他们的思维也非常简单,经常能够听令于买主,对东家发出的命令都坚决执行。即便是受到“主人”鞭策,他们也无所怨言。所以,无怪乎昆仑奴在唐朝十分受欢迎,这简直就是旧社会中的理想“奴隶”啊!

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 天天要闻

二、昆仑奴贸易

或许正是因为“昆仑人”这个族群的弱小,才使得他们被其他族群欺凌,摊上了被贩卖为奴的厄运。当时,昆仑奴贸易几乎遍及全世界,各国沿海城市几乎都能买到他们。所幸,作为这个市场的主要客户,咱们的唐朝并没有亲身参与进这个臭名昭著的人口贸易中来,所以顶多也就落下个助长风气的口舌之说。

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 天天要闻

在当时,昆仑奴输入唐朝最主要的途径有两条: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朝贡;民间的黑奴买卖。那些跟随着朝贡被送入宫廷的昆仑奴,主要服务于皇室贵族,也有些是被入朝觐见的外国使节遗留在了唐朝境内。但真正悲惨的,是那些落入民间人口贩子手中的昆仑奴。

由于唐朝跟西方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而来往于唐朝和阿拉伯世界的航船络绎不绝,所以那些前来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经常顺路顺手就捎上一些昆仑人进入中国市场。

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 天天要闻

那些被阿拉伯人带入中国的昆仑人,有些是被阿拉伯人哄骗到了西亚,之后被莫名其妙地带上了商船,自此走上了奴隶的道路。当然,其中也掺杂着西方人从非洲掠来的非洲黑人,这些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送到了憧憬昆仑奴的唐朝市场。

运气好的,可能就遇到了好买主,去到了东家家里成为了一个小奴;而运气不好的,甚至会被战乱波及,最终命丧沙场。

三、昆仑奴在唐朝

其实,昆仑奴在中国的活动早于唐朝年间,终于宋元时期。其跨度之大,可以说贯穿了中国历史的整个中古时期。只不过,时人对昆仑奴的推崇之程度,莫过于唐朝的达官显贵对于昆仑奴的青睐。

昆仑奴的好秉性,是他们最为出名的“卖点”。《长安十二时辰》中,姚武官就曾对张小敬调侃昆仑奴,说他们十分老实温顺,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会去做。不过,当他们见到葛老时,也自然就吓了一跳。毕竟葛老的形象比起一般的昆仑奴,更像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奴隶主。

闲话不多说。唐朝人正是看中昆仑奴的性格,将他们买回家中当作家奴,充当干杂活的奴隶。至于那些女性昆仑人,则主要承担洗衣服、做饭等精细活。

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 天天要闻

只不过,尽管昆仑奴贸易昌盛,但每批进入唐朝市场的昆仑奴人数并不多。比如,被作为贡物被朝贡的昆仑奴,几乎每次都只有2~4个人,数量远远匹配不上需求。而民间贩卖的昆仑奴,则由于其是因为战争掳掠、坑蒙拐骗等手段进行的,所以也自然“一奴难求”。而唐朝对昆仑奴的憧憬,已经远远不限于长安城一地,在全国各处,昆仑奴已然成为了显赫人家炫富的“商品”了。

然而,盛唐毕竟只是一时,当繁华落却之后,战乱所至之处也便是这些昆仑奴更悲剧结局的到来。

五代十国时,昆仑奴散落人间,有的则被抓入军中充当“盾牌”。当时,梁朝的将军在和后周军队作战时,由于后周士兵作战实力强,所以梁朝大将经常拉着一批昆仑奴走在大军面前进行“挡箭”,以此减少梁军士兵的伤亡。

唐代昆仑奴:唐朝人炫富的“奴隶”,为何能让达官贵人爱不释手? - 天天要闻

同样的事情,早在隋朝时也有过先例:当时的隋将陈棱在攻打东南亚的岛国时,曾经抓了一些昆仑人为奴,让他们在军中洗衣做饭打杂。但在战时,陈棱却将他们放在队伍正前方,让土著人的攻击先在昆仑奴的身上受到缓冲……

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无不说明昆仑奴作为“奴隶”的悲惨,也无时不刻不在警醒着我们不可纵欲他人的人生。历经宋元之后,中国在明清时迎来了海禁和闭关锁国。让人无奈的是,反倒是这害苦中国的国策,终于终止了昆仑奴的为奴之命。

参考资料:

1、《浅谈昆仑奴》(赵君)

2、《僧祇奴、昆仑奴简论——唐、宋、元时期的黑人奴隶》(肖忠纯、苏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 天天要闻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这是一次偶发的战果,也是一次必然的胜利。文 | 朱国顺历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982年2月,航空工业部召开评审会,研究确定中国新一代歼击机方案。参加竞标的分别是沈阳601所的歼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强6改方案。讨论时气氛有些沉闷。会议间隙,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问参加评审的成都611所专家宋文骢:你...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 天天要闻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21日,北京市侨联、丰台区侨联、王颖女士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抗战相关实物资料。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国归侨飞行员马鸿安的信汇委托书和汇款副收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此次捐赠的实物包括:古巴“旅古华侨抗日后援总会”代销的民国26年救国公债伍圆券、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 天天要闻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生于直隶青县(今河北沧州沧县),后随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亲是下层旧军官,冯玉祥实际上是在军营中长大,未满十六岁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起义,势力逐渐壮大,直至后来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差点成了苏联的“副总统”,却悄悄把哈萨克从“俄语帝国”里抽了出来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1991年夏天,苏联还没散,莫斯科那边在考虑设个“副总统”职位。圈里人都知道,那个位置本来是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闻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在亚欧大陆上,汉匈两大帝国的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汉武帝元狩年间,一位年轻将领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陨落,深刻影响着这场百年战争的走向。当我们把《史记》《汉书》和出土的汉简相互印证,便能揭开霍去病暴卒背后的一些蛛丝马迹。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 天天要闻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近日,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什川古梨园系统以及巴西马黛茶传统农林兼作体系、墨西哥重要粮食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祖传保护体系、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独特火山景观农业体系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指出:“目...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闻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此,春种秋收都和怀念有关。“袁院士生前是一个很阳光、很快乐的人,常常说,做人要向阳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万寿园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种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怀念。袁隆平的侄儿袁景辉告诉记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闻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林虹(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浙江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林虹作出逮捕决定。公开简历显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温岭人,参加工作后长期在浙江台州任职。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 天天要闻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最近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经历种种风波后在今年重新开播,讲述了在晚清动荡时期,几位中国青年在时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体在革命浪潮中经历的成长与牺牲。电视剧主角梁乡,皇族宗室、父亲早亡、留学日本、主张立宪,种种经历都在说明此人的历史原型是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