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2025年05月22日08:22:06 历史 1286

最近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经历种种风波后在今年重新开播,讲述了晚清动荡时期,几位中国青年在时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体在革命浪潮中经历的成长与牺牲。电视剧主角梁乡,皇族宗室、父亲早亡、留学日本、主张立宪,种种经历都在说明此人的历史原型是清末的皇族良弼。

作为清朝贵族,梁乡自然会想有朝一日重振家族荣耀,所以梁乡选择东渡求学,以求朝廷重用,当然,作为热血青年梁乡也想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使中国不再受外国欺负。所以在留学日本的时候,梁乡毅然决然的剪掉了代表落后的辫子;但身为皇室后裔,梁乡又是“守旧”而自带优越感的,所以面对新崛起的革命思潮,梁乡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君主立宪路线,所以他才敢对一个只有两面之缘的谢淑红施以强暴,并且脸上毫无愧色。而其他人如杨凯之、李人骏、再加上吴天白等,注定会因为主张路线不同而走向不同结局。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 天天要闻

《人生若如初见》中李现饰演的梁乡

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不管梁乡怎么一腔热血、怎么发奋图强,结局肯定是失败的,因为腐朽的清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看看“陆军贵胄学院”那些宗室纨绔子弟组成的学员就知道,骄横跋扈、油腔滑调、纪律涣散,跟当时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员简直就是判若云泥,这样的朝廷仅凭梁乡一人岂能力挽狂澜?况且除了腐朽的统治阶层,梁乡还得面对日益成长的革命势力和实力越来越强的袁世凯新军带来的压力,越挣扎就越孤独。

作为梁乡历史原型的良弼,不得不说此人的军事才能确实出众,在辛亥革命到来之时主张镇压起义军,并打压袁世凯,冀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然而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使清廷不得不再次启用袁世凯,失去军权的良弼又组织“宗社党”,反对南北议和与清帝逊位,打算组织忠于清室的军队与革命军决战。最终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伤左腿,两天后去世。良弼一死,清廷再无人主战,十多天后,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灭亡。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 天天要闻

梁乡的原型 爱新觉罗·良弼

就事实而论,梁乡(良弼)的个人能力和品德都不错,也很任人唯贤,比如良弼曾经看到载振带人欺负普通百姓、强抢民女,良弼上前交涉不成,冒着得罪庆亲王奕劻的风险将载振痛打一顿,并交给宗人府,直到载振的老爹奕劻亲自求情才把人带走;良弼在任期间提携哈汉章、沈尚谦、卢静远、蒋百里等日后民国的重要军事将领,尤其是蒋百里,在日后成了国民政府的肱股之臣;辛亥革命期间,南方起义军民往往屠杀满人,朝廷有人提议将北京城的汉人全部杀死泄愤,竟得到清廷高层批准,而良弼却率禁卫军一协至军谘府,见军谘府大臣载涛,痛陈其中利害,“议果必行,某请先倒戈,不愿与庸竖同遭奇祸也”,最终良弼以一己之力使北京的汉满百姓免遭一场浩劫。良弼死后,家徒四壁,良弼的妻子赵氏,早卒,三个女儿依良弼友的友人廉泉夫妇接济为生,最后还是袁世凯自掏腰包花了几千银元将其安葬。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 天天要闻

《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甄子丹饰演的的广东提督纳兰元述

在其他影视剧中,也有不少梁乡之类的角色,比如《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的纳兰元述和《十月围城》中的清军将领阎孝国纳兰元述镇压白莲教时,嘱咐手下不要打伤平民;对外国以华制华的行为深恶痛绝,甚至亲手杀死英国领事馆参赞,但纳兰元述是绝对不能容忍革命党的,所以才有了后面截留革命党名单而与黄飞鸿师徒展开决战,最终死在黄飞鸿手下。阎孝国往上三代均为朝廷的高官,对国家,对整个清王朝绝对忠心,但受过西式教育的阎孝国又极端排外,更厌恶以西方思想来带领革命的革命党人,在阎孝国的眼里,破坏革命党的行动就是保家卫国,赤胆忠心的体现,刺杀孙中山就是在维护国体。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 天天要闻

电影《十月围城》中胡军饰演的清军将领阎孝国

不管是纳兰元述还是阎孝国,都是一身忠义却生不逢时。作为晚清的军人,忠于朝廷,他们没有做错,但面对时代的进步,他们站在了革命者和新思想的对立面,这种忠已经是愚忠,梁乡亦是如此。良弼被炸后曾说:“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这一感慨与阎孝国在临死前说的那句“学生以报国恩”一样,都是在时局面前的无奈慨叹。在这种“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封建贵族们尽管有心努力,但始终站在新式思想和革命者的对立面,最终被时代的车轮抛弃。

所以如果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将梁乡塑造成反派,剧中梁乡的一系列行为定能使角色的形象更加立体,起悲剧色彩也一定会像纳兰元述和阎孝国一样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会为那个时代的革命潮流增添几朵不平凡的浪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 天天要闻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生于直隶青县(今河北沧州沧县),后随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亲是下层旧军官,冯玉祥实际上是在军营中长大,未满十六岁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起义,势力逐渐壮大,直至后来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差点成了苏联的“副总统”,却悄悄把哈萨克从“俄语帝国”里抽了出来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1991年夏天,苏联还没散,莫斯科那边在考虑设个“副总统”职位。圈里人都知道,那个位置本来是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闻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在亚欧大陆上,汉匈两大帝国的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汉武帝元狩年间,一位年轻将领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陨落,深刻影响着这场百年战争的走向。当我们把《史记》《汉书》和出土的汉简相互印证,便能揭开霍去病暴卒背后的一些蛛丝马迹。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 天天要闻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近日,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什川古梨园系统以及巴西马黛茶传统农林兼作体系、墨西哥重要粮食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祖传保护体系、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独特火山景观农业体系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指出:“目...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闻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此,春种秋收都和怀念有关。“袁院士生前是一个很阳光、很快乐的人,常常说,做人要向阳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万寿园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种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怀念。袁隆平的侄儿袁景辉告诉记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闻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林虹(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浙江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林虹作出逮捕决定。公开简历显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温岭人,参加工作后长期在浙江台州任职。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 天天要闻

如果梁乡是反派,将会是纳兰元述、阎孝国之后的另一个经典角色

最近电视剧《人生若如初见》经历种种风波后在今年重新开播,讲述了在晚清动荡时期,几位中国青年在时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体在革命浪潮中经历的成长与牺牲。电视剧主角梁乡,皇族宗室、父亲早亡、留学日本、主张立宪,种种经历都在说明此人的历史原型是清末
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后 有一 神秘的墓 - 天天要闻

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后 有一 神秘的墓

前两天,抓住了机会,终于看到了大明 开国六公之一的李文忠墓,李文忠墓平时不开放,平时去时,陵园都是关闭的。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是朱元璋二姐的儿子。李文忠也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统帅,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主要说的不是李文忠,而是
晋绥八分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 天天要闻

晋绥八分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的晋绥八分区(专署)旧址。牛利敏 摄  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位于吕梁山深处,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关隘。抗日战争时期,晋绥八分区党政军机关(以下简称“八分区”)在此驻扎,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
【三国季汉秘史265】樊伷:武陵烟云中的叛者悲歌 - 天天要闻

【三国季汉秘史265】樊伷:武陵烟云中的叛者悲歌

【烽火初燃·南阳子弟的野心】建安二十四年冬,樊伷独自立于武陵城头,寒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这位南阳世家出身的武陵从事,此刻正凝视着手中那封自益州辗转而来的密信——"关将军败亡,荆州易主,然汉中王必不弃忠义之士。"竹简边缘的毛刺扎入掌心,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