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2020年03月29日07:36:28 历史 1025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当年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限他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抬头望天,他明知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还是淡定表示只需三天。结果,诸葛亮借由大雾天气和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使周瑜哑口无言。可是,为何曹操宁愿射光十万支箭,也不曾射出一支火箭呢?难道是他考虑不周?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其实不然,诸葛亮十分聪明,他将出兵时间选在了凌晨4点左右,那时候大雾最浓,能见度极低。反观曹操,他本就敏感多疑,见到如此大雾,料定诸葛亮定会有所作为,但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选择将营寨紧闭,同时做好防御措施,防止敌人袭营。此外,曹操营寨内的士兵都穿戴好盔甲,随时准备应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当前方暗哨传来诸葛亮船只袭来的时候,曹操隔着浓雾,根本无法看清敌船,只能下令放箭,进行全方位打击。不过,诸葛亮担心的正是如此,他为了集中获取箭矢,不停地大声擂鼓,让曹操可以大致判断他的方位。众所周知,当箭矢绑上带火的布条之后,杀伤力会降低,而且射程也会变短,曹操为了不浪费箭矢,就没打算使用火箭,此其一。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其二,在浓雾中使用火箭会暴露己方的位置,双方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作战,谁先发现对方,谁就占据优势,曹操自然不会率先暴露方位。另外,由于曹操营寨的位置固定,他不确定敌船上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一旦射出火箭,尽管可以引燃敌船,但如果上面空无一人,而且笔直地向己方营寨一头撞来,他的大营很可能会烧成一片火海,得不偿失。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其三,火箭的造价昂贵,成本太高。三国时期,硫磺、火油是稀有材料,不像竹子、羽毛那么廉价,不能随意使用。更何况,由于事发突然,曹操也来不及让将士们拿出火油、布条,再绑在箭头上,一旦贻误战机,后果不堪设想。再者,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晴天使用火箭的效果,不知比雾天好了多少倍。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最后一点,曹操不喜欢采用火攻的方式获胜。当年的曹丞相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拥兵百万,大有席卷天下之势。如果对付小小的孙刘联军都需要火攻,岂不让世人笑掉大牙?更何况,诸葛亮才是玩火的高手,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都是他的杰作。获胜后,他自己都说玩火不好,容易折寿。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诸葛亮早就做好了防火措施。《北堂书抄》卷一百三十二记载:战时,皆取船上布幔、布衣渍水中,积聚之,以助水淹。贼有火炬、火箭,以掩灭之也。违令者髡翦耳。由此得出结论,即使曹操使用火箭,也注定徒劳无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春秋134】郑国:我也不想认两个爹,而且是天天过来揍我的爹 - 天天要闻

【春秋134】郑国:我也不想认两个爹,而且是天天过来揍我的爹

第一次弭兵会盟之后,晋楚双方不再进行直接军事对垒,不搞大决战。春秋中后期,战争烈度显著增加,一场决战,参战贵族死亡或者重伤的概率升高,诸侯及大夫们并不愿意频繁地置身于具有丧命风险的博弈之中。死亡本身还不是最糟糕的,核心人物的故去,导致本国政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 天天要闻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时间线太长,古代钱币种类太多了,一篇文章讲解不完的,今天先详细解说清代铜币,从顺治帝开始,包括版别,以及价格参照清代古钱币分为各局造,有宝泉局、宝源局、宝苏局等还有铜钱后面带字,价格从普通价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 天天要闻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从民国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语录的筷筒,这些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大户人家的红金化妆盒、堪比豪车的三枪自行车标、精确到0.01克的戥子称,每一件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们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见证着那个年代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烟火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