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2025年07月10日20:22:11 历史 1058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前言·】——》

杨开慧的《偶感》中曾有“沪有一纯姊,思伊展我怀。能识我衷肠,能别我贤愚。”所指的便是这位李一纯

1917年秋天时,杨开慧还曾送给李一纯两册精装的诗韵,李一纯买了两盆花作为回赠。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杨开慧以诗答谢“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月夜幽思永,楼台入幕遮。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

这一位民国叛逆新娘李一纯,究竟有过怎样的往事?她与向警予,与蔡和森与李立三,与杨开慧兄长杨开智之间,究竟有过多么复杂的纠葛呢?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与杨开智分开后,同杨开慧友谊不变

李一纯是1925年经由向警予介绍入党的,此前她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书香门第,于周南女校就读,温婉而娴熟,然而在彼时的革命洪流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子也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所以她投入到了革命大业中。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她跟杨开慧友谊较深厚,所以有机会前往杨昌济家中,彼时毛泽东,蔡和森杨开智等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一起谈论古论今,切磋学问,讨论家国大事,李一纯也受他们影响,开始致力于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后来才会在1925年加入共产党。前往上海,曾往上海,武汉,香港各地开展工作,掩护国家机关保管机密文件,做会议记录,从无差错。

而杨开智,自父亲杨昌济执教于湖南第一师范后,便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即使一起切磋学问,交谈国事。他曾说“由于我的父亲、胞妹、堂弟都是思想先进、富有革命人生观的烈士,过去受了他们的感化,加之常常听到先父的得意学生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等革命同志的言论,因此,我早有革命意识。”

有着共同的革命信仰,年纪又相差不大(杨开智仅比李一纯大1岁),故而在1918年,二人便步入了婚姻殿堂。

这一桩婚姻却仅仅维持了5年,后来李一纯移情别恋,选择跟李立三走到一起,一家人也算分道扬镳。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因夫妻二人有一个女儿,李一纯对女儿牵肠挂肚,不放心交给外人,怕外人会薄待自己的女儿,所以特意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了杨开智“她比我更年轻,也更适合你。”

由姐姐(前妻)做红娘,杨开智也的确与李崇德走到了一起。

在1930年11月,杨开慧被捕,彼时毛岸英仅8岁,毛岸青仅7岁,最小的毛岸龙才只有3岁。

杨开慧牺牲后,国民党当局是故意把三个孩子释放出来,作为诱饵抓捕毛泽东的。但杨开智与李崇德不顾自身安危,也不顾众人劝阻,坚持从监狱里接回了毛家兄弟。这是杨开慧与毛润之的骨肉,他们必须接回来。

某次杨开智带着三个孩子到一个亲戚家避难,但人家一听是毛泽东的孩子,就惊慌失措的缩进屋里,连连摆手,生怕惹事,然后仓皇将门关上。

李崇德就将年纪最小的毛岸龙抱在怀里,轻声安慰,一家人在白色恐怖之下艰难求生,战战兢兢,不敢踏实的好觉,不敢随便走动,生怕碰上特务,一去不复返,就这样生生熬过了两年,生活才渐渐安顿下来。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1931年时,因为毛泽民的指示,为将毛岸英兄弟三人送往上海地下党组织的怀抱。

杨开智苦思良计,最后决定让60岁的杨老太太和李崇德的舅妈,带着毛岸英兄弟三人,装扮成走亲戚的样子,乘船出行,来来往往之人见她们是一家子也都没有疑心,所以一路下来,安然无恙,没遇到任何拦阻,便到达了上海。

窗外日间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1980年,杨开智已经是82岁高龄了,担任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某次陆潜来访,看到客厅布置的极为简陋后,嗟叹不已(其实杨开智生活一直是如此的简朴,艰苦朴素的作风从革命年代延续到了和平时期。)

陆潜来访,也提出了自己的请求,要向杨开智征稿。杨开智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回忆父亲、开慧妹和毛泽东用功读书》。

写完后,他还谦虚的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再加上书法并不端严,下笔乏力,可能有错误或遗漏之处,敬请斧正。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他这一生,为了革命事业,妹妹和女儿先后牺牲。而他也曾在白色恐怖中受尽迫害,但革命敬仰始终没有动摇,活至80多岁高龄,自始至终是坚定的革命者。

而李一纯,她在与杨开智分开后,与杨开慧交情也没有改变,杨开慧的偶感一诗中还专门提及了李一纯这位朋友。“天阴起溯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沪有一纯姊,思伊展我怀。能识我衷肠,能别我贤愚。……良朋尽如此,数亦何聊聊。念我远方人,复及数良朋。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有人问我三冬暖,有人问我冬可寒,有人关心我天黑是否有灯,关心我下雨是否有伞,这便是杨开慧对毛主席的牵挂。《偶感》表达了对毛主席最真挚的关切,表达了对李一纯等良朋好友的感激。

李一纯跟杨开智分开后,却依旧是杨开慧的良朋好友,二人本就都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心怀国家忧亡,关心百姓悲苦,自不会计较私利,也不会为小事斤斤计较。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选择与李立三走到一起

李立三曾死过三次,两次假死,一次真死。在回忆中一路中,李立三写道“我的父母怕我夭折,取我小名不但改变了性别,还把我叫做畜生。”

李立三曾于7岁时发奋读书。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去见彼时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向他表示了自己参加革命的决心,陈独秀欣赏他坚定的革命情怀,所以批准他加入共产党。不久后,李立三还被派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在离开前,毛主席对他说“你的名字,难认又难写。可以改一改。”彼时李立三的名字叫做李隆郅,所以在听完毛主席的话后,便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能至。

“我原叫李隆郅,这名字工人不容易认识。1924年11月左右,我与中夏同志去吴淞,在火车上,中夏又说我的名字不好写,改一个吧。”刚好看见有三个人立在火车门口,所以便改名李立三了。

已经很少有人记住他最初的名字,世人所记住的便是李立三。李立三开过三次追悼会,一次是1922年于法国开的。

彼时法国勤工俭学部一小报报道了李立三搞劳务运动刺杀越行铁未遂被拦腰斩断的消息,所以大家为李立三举办了追悼会。但小道消息害死人,实则李立三安然无恙,半根毫毛没少,正在安源风风火火的搞工人运动呢。谁知自己竟突然“死”了一次。李立三得知此消息后可谓哭笑不得。

南昌起义后,李立三担任保卫处长,率领部队离开南昌,突然发现敌情,所以来不及请示就派军出击了,与敌人交火后,敌人不敌仓皇逃跑。但李立三因追逐敌人跑的过远,正值深夜,天黑咕隆咚一片,就走错了方向,在外面待了一夜。总部得知李立三外出未归的情况后,以为他牺牲了,所以开了个追悼会,结果追悼会正开着,李立三他们便回来了。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看到自己又死了一次,李立三便开玩笑说“给我开追悼会还要几十年呢。”

李立三同李一纯的结识源于1922年,彼时李一纯尚且是杨开智的妻子,杨开智那日写信告知妻子,一位湖南老乡要来家中居住,此人便是李立三。

李立三有因为法国留学背景,谈吐不凡,对工人运动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对革命事业看法也较为深邃,所以李一纯渐渐对他有了好感,开始体贴的关照李立三的衣食住行,后来渐生情愫,后来李立三暂居结束要前往长沙时,李纯也受到家中来信需要返回长沙。

女子前行多有不便,杨开智就写信给李三让他帮忙护送妻子,李立三在路上对李一纯也颇有照应。

后来李一纯选择跟李立三一同前往安源,还一头扎进了工人运动中。自此一去不回。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她写了一封信托人转给杨开智,要结束与对方的婚姻关系,因顾及到自己2岁的女儿杨展,所以便主动给帮妹妹跟杨开智牵了红线。

在解决好这一系列事宜后,1923年李一纯就与李立三结婚了。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曾是向警予秘书,却与蔡和森走到一起

向警予本是我党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员,领导妇女解放运动,1920年与蔡和森步入了婚姻殿堂。二人一度被称为向蔡同盟,但后来却因工作原因选择了分手。

而李一纯算是向警予周南女校的校友,在1925年也是由向警予介绍入党的,在同年受组织委派,同丈夫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等一同前往莫斯科(也在冥冥中注定了后来的纠葛。)不久后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蔡和森因感情变故分手后,身体又患病,组织便想让李立三夫妇去宽慰他。

也是是因此缘故,李一纯主动去照顾蔡和森,渐渐动了感情,想要与李立三分手,为了妥善处理此事,她还将另一个妹妹李崇善(曾做过李立三下属。)介绍给了李立三。

但就在李一纯和蔡和森婚后不久,在两人共同养育了一子一女后,在1931年6月,蔡和森组织地下工人运动时遭到叛徒出卖,被捕,最后被国民党反动军阀陈济棠杀害,虽然蔡和森向警予已然分开,然而最后却双双就义。

蔡和森牺牲后,李一纯也曾独自扛着压力,继续负责掩护机关文件,保护党组织经费,但危险如影随形,时刻险象环生,李一纯曾一天搬家三四次。华狠心将刚出生6个月的蔡霖送给了他人,直到解放后才将对方找回。

她是民国叛逆新娘,四任丈夫个个不俗,让两个妹妹嫁给两位前夫 - 天天要闻

但在蔡和森后,李一纯又有了第4次婚姻,与对方有了女儿李吉提。因为这四段婚姻,李一纯感情问题被人议论,还有人将她与丁玲比在一起。

但李一纯这一生,60余年的革命生涯,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1984年才去世,享年85岁。

参考资料:

活着被开追悼会的四位革命者人民网

李立三遗孀李莎在京逝世享年101岁,系著名俄语教育家 · 澎湃新闻

李立三:经济建设时期,工人阶级就应该是主力军

蔡和森之女再获俄国家勋章 · 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蔡和森 · 中国军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 天天要闻

中共首个理工科大学旧址展馆开放 展示科技对打败日寇的贡献

这是位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旧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西安7月10日电(记者白旭、娄琛、张斌)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旧址展馆80多年后于10日在延安对公众开放,展示了当时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服务根据地经济发展应用的各种科技。 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叫“建国”的英国人获兰花奖,在中国18年他做了什么?

7月10日,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9位外籍人士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奖,其中,5人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获友好使者奖,3人获杰出成就奖,1人获终身成就奖。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兰花奖秘书处供图兰花奖颁奖典礼由中国外文局主办。该奖旨在表彰奖励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 天天要闻

三大宗教来华都成了“心灵鸡汤”,中国是所有宗教传播的终点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它们的发源地,无不是严苛的律法、排他的信仰、激烈的教义碰撞。可一旦漂洋过海,走到中国,全都变了口气。佛教讲空性,基督教讲仁爱,伊斯兰教讲忠孝,宗教原来的“边界感”在这里变成了“随和感”。中国没有强压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 天天要闻

聊聊三国(99):曹叡去世之后,曹爽为什么能迅速执掌大权?

在给曹叡办完葬礼之后,接下来,魏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小皇帝曹芳在位,郭太后坐镇后宫,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的时代。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司马懿能够在曹叡临终之前,第二次当上辅政大臣,这其实是一个黑天鹅事件。如果没有孙资、刘放的神助攻,以曹叡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 天天要闻

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

7月9日,与会嘉宾出席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新华社济南7月10日电 题:古老儒学在文明对话中闪耀当代新华社记者褚萌萌、张武岳、田颖今年初,来自克罗地亚的计算机科学专家布兰科·巴隆作为“齐鲁访学驻研计划”的首位访问学者来到山东曲阜尼山,在中国先贤孔子故里深度研修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