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2025年05月08日19:43:05 历史 1724

一、两种开局:截然不同的起跑线

公元 1127 年,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皇室被打包北上,赵家江山眼瞅着要断了香火。可谁也没想到,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商丘称帝,拉开了南宋的序幕。这时候的赵构,手里那叫一个惨啊,身边没几个靠谱的大臣,军队也是七拼八凑。但南宋靠着独特的 “虚君共治”,硬是在江南扎下了根,一续就是一百五十多年。

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 天天要闻

南宋德寿宫

再看南明。1644 年,崇祯皇帝在煤山一吊,明朝宗室南京搞出了个弘光政权。南京可是老朱家的龙兴之地,有完整的一套班子,开局比南宋强多了吧?可弘光政权不到一年就被清军灭了。往后的隆武绍武永历政权,也是一个比一个惨。为啥差距这么大?咱从细节慢慢唠。

二、南宋:虚君共治下的权力平衡术

(一)苗刘兵变:意外的权力转折

赵构刚当上皇帝那会,心里头也慌啊,金兵随时来打,咋办?先用着李纲宗泽这些主战派吧。可没过多久,他又觉得金兵太厉害,还是跑吧,从商丘跑到扬州,又从扬州跑到临安。这一跑,底下人不干了。1129 年,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把赵构给逼下了台,让他三岁的儿子当皇帝,隆祐太后垂帘听政。这事儿最后虽然被平定了,但赵构心里明白了:自己一个人玩不转,得靠大臣们。

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 天天要闻

岳飞与宗泽

南宋禁军规模

  • 临安殿前司禁军常年保持 10 万编制
  • 是南明弘光时期孝陵卫(仅存 1749 人)的 57 倍
  • 装备精良,铠甲造价超普通农户三年收入

(二)文臣当家:从岳飞之死看权力规则

南宋的文臣们可不像后来明清的那些,只知道磕头喊万岁。在南宋,宰相的权力相当大。比如说秦桧,虽然名声不好,但他能当这么多年宰相,没点真本事能行?再看岳飞,那是抗金名将啊,可最后怎么死的?以 “莫须有” 的罪名被处死。为啥?因为南宋的权力结构里,武将不能太牛。赵构心里明白,武将太厉害,万一再来个 “黄袍加身” 咋办?所以啊,南宋虽然有皇帝,但权力分散在文臣、武将、外戚这些人手里,互相制衡。就好比一个大桌子,各坐一边,谁也别想独吞。

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 天天要闻

杭州岳王庙秦桧与王氏跪像

(三)经济密码:泉州港如何用瓷器撬动全球财富

南宋的经济那叫一个发达,特别是海外贸易。泉州港热闹得很,阿拉伯商人、东南亚的船队进进出出。一艘远洋商船可装载 5 万件瓷器,运抵阿拉伯后售价达成本的 100 倍,单船利润超 100 万贯。据《诸蕃志》记载,南宋与 58 国直接贸易,间接覆盖 200 余地区,年贸易额占全球 60%。赚了钱咋办?皇帝要花钱,大臣要花钱,大家一起分啊。所以南宋的文臣们有底气,有钱就有话语权啊。不像后来的南明,穷得叮当响,大臣们为了点银子争得头破血流。

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 天天要闻

泉州

三、南明:绝对皇权下的死结

(一)弘光闹剧:从 “争国本” 到派系博弈爆发

弘光帝朱由崧当上皇帝,可不容易。当时南京的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支持朱由崧,另一派支持潞王朱常淓。为啥争呢?因为谁当皇帝,背后的势力就跟着飞黄腾达啊。最后朱由崧当了皇帝,可那些没捞到好处的大臣就不干了,天天在朝堂上吵架。马士英阮大铖这些人掌权,就开始排挤东林党人。你说这时候清兵都快打过来了,他们还在搞内斗,能有好下场?

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 天天要闻

弘光帝朱由崧当

(二)武将失控:江北四镇的闹剧

南明也有武将,比如江北四镇。可这些武将跟南宋的不一样,他们不听指挥啊。高杰刘泽清这些人,手里有点兵,就飞扬跋扈。弘光帝想管,管得住吗?不像南宋,虽然也防着武将,但好歹有一套制度。南明这边,皇帝对武将又怕又恨,想拉拢又没手段。结果这些武将要么投降清朝,要么自己窝里斗,一点用都没有。

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 天天要闻

南明初期与清朝、大顺、大西政权对峙图

(三)财政崩溃:从 “助饷” 到卖官的死亡循环

南明有多穷呢?弘光帝的时候,国库就没几两银子。为了凑钱,居然卖官鬻爵。公开标价:知县 500 两、知府 2000 两,导致官员贪腐成风,税收流失率超 70%。这样的朝廷,谁会真心给它卖命?再看南宋,有钱啊,海外贸易赚得盆满钵满,还能搞搞水利,发展农业。南明呢,只能在牙缝里抠搜,最后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士兵们饿着肚子,怎么打仗?

南宋与南明财政对比

  • 南宋泉州港年利润 300 万贯,相当于南明全年财政收入的 3 倍
  • 南明卖官鬻爵年收入仅 10 万两,不足南宋一个县的税收

四、制度密码:两种模式的终极对决

(一)南宋:权力分散的智慧

南宋的 “虚君共治”,其实是一种权力分散的智慧。皇帝虽然是老大,但不能独断专行。文臣有参政权,武将有统兵权,外戚有制衡权。大家在一个框架里,虽然也有矛盾,但不至于撕破脸。就好比一个公司,老板、经理、员工各有各的权,虽然也有摩擦,但整体能运转。

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 天天要闻

杭州御街

(二)南明:绝对皇权的死胡同

南明呢,还是老朱家那套绝对皇权。皇帝想啥都管,可又没那个能力。大臣们呢,只能围着皇帝转,争宠的争宠,捞钱的捞钱。因为权力都在皇帝手里,谁靠近皇帝谁就有权。这样一来,内耗就特别严重。就好比一个公司,老板啥都要管,下面的人只能天天琢磨怎么讨老板欢心,哪有心思干活?

南宋 150 年 vs 南明 18 年:从孝陵卫兵力到东林党田产的致命对比 - 天天要闻

隆武帝

五、两种模式的现代启示

南宋和南明,就像两个镜子,照着不同的权力模式。南宋的 “虚君共治”,虽然也有毛病,但好歹能让国家运转下去,还能发展经济、文化。南明的 “绝对皇权”,把整个国家拖进了死胡同,谁都没得好。

现在看,一个好的制度,不是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有集中、有民主。就像南宋,虽然皇帝没那么牛,但大家一起干,也能干出个样子。南明呢,皇帝倒是想牛,可最后把大家都玩死了。

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几百年前的事儿,现在看还能有启发。南宋和南明的故事,讲完了,您品,您细品。如果您是赵构,会如何平衡权力?南明若采用南宋的 “虚君共治”,能否续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哀悼!她走了,幸存者仅剩7人 - 天天要闻

哀悼!她走了,幸存者仅剩7人

5月7日记者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获悉5月7日凌晨1时许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小瑞奶奶1930年生于湖南华容1943年春夏之交13岁的她不幸被进村日军抓获日军将掳掠而来的女性
陵水文罗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陵水文罗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5月7日,陵水文罗加工物流产业园一、二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项目整体的85%。记者在一、二期项目现场看到,工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施工团队正紧锣密鼓推进后续建设工作,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据介绍,该产业园一期项目为文罗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商业配套项目、热带果蔬深加工中心、农副...
一见·历史与未来,一对跨越十年的关键词 - 天天要闻

一见·历史与未来,一对跨越十年的关键词

循着习近平主席的足迹,感悟文以载道。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10年前的同一天,那次赴俄之际发表的署名文章题目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历史”与“未来”,一对关键词,跨越十年,昭示...
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 - 天天要闻

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

中新网成都5月8日电 (贺劭清 杨勇)羌绣亮相意大利米兰设计周、歌舞剧《风从羌山来》赴柏林艺术节演出……记者8日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近年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力保护传承羌族文化,推动羌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北川绣娘绣羌绣资料图。...
小货郎救助3000红军,多位开国将军获救,政府寻觅多年 - 天天要闻

小货郎救助3000红军,多位开国将军获救,政府寻觅多年

陈廷贤带路红军脱险1934年,3000名红军在河南卢氏县面临敌军包围。一位名叫陈廷贤的年轻卖货郎主动带路突围。陈廷贤1911年生于山西贫苦家庭,13岁时为帮家计,开始挖盐贩盐,后来在河南卢氏县定居,学会糕点手艺后转行卖糕点,常在豫陕交界山区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西汉王朝 - 天天要闻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西汉王朝

西汉是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大一统公元前202年,刘邦氾水之阳称帝,西汉正式建立。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从此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