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川不成军”:四川人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群体?

2025年02月09日16:53:03 历史 1780

“无川不成军”:四川人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群体? - 天天要闻

四川人的血性从何而来?

别看今天的四川有近一亿人口,但真正的“纯血”四川人其实少得可怜。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四川人几乎被打光了。每当国家危难之际,四川人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

宋代,蒙古铁骑横扫中原,朝廷都跑了,唯有四川人死守故土,宁死不降。这场仗打了整整60年,1300万川人,最后只剩下不到80万。虽然最终未能改变命运,但他们的不屈精神,让敌人付出了惨痛代价。

到了明朝末年,满清入关,全国再次陷入动荡。这一次,又是四川人站了出来,誓死不降。从1644年到1776年,四川人抵抗了整整一百多年。刚繁衍到600万的川人,最后只剩下不到10万。几乎全省殉国,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深深烙在了四川人的骨子里。

“无川不成军”:四川人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群体? - 天天要闻

近代史中的川军:350万人出川抗日

到了1937年,中华民族再次面临外敌入侵。这一次,350万川人出川抗日。什么概念?十户人家,九户无儿郎。川军穿着草鞋,千里行军,奔赴前线。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川军的伤亡率高达20%,但被俘虏的比例却极低。为什么?因为川军打起仗来,真的是玩命的。

日本没打到四川,四川人就主动出击了。出去350多万人,回来的只有10多万人。这种牺牲,让人心疼到落泪。川军宁死不降的精神,几乎刻进了他们的DNA

“无川不成军”:四川人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群体? - 天天要闻

川军的血性:日军都怕

在日军的记载中,川军的评价只有四个字:英勇无敌。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日军最怕遇见的,恐怕就是川军了。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川军的血性,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们那种“宁死不降”的骨气上。

20%的伤亡率,不是川军内部的比较,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占比。川军的牺牲,远超其他地区。宁死不屈的比例,占到总人数的3%。这种数据,足以说明川军的血性。

“无川不成军”:四川人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群体? - 天天要闻

四川人的血性:骨子里的不屈

有人说,四川人是最有血性的群体。这话不假。从宋代到近代,四川人总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他们的血性,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骨子里的不屈。

“无川不成军”,这句话不仅是对川军的赞美,更是对四川人血性的总结。四川人的血性,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们那种“宁死不降”的精神上。

“无川不成军”:四川人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群体? - 天天要闻

四川人的血性:今天的意义

前段时间,网上有人问:“如果国家发生战争,中国人还敢上吗?”我可以告诉你,四川人绝对第一个上,而且上的人数也绝对最多。这种血性,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骨子里的不屈。

四川人的血性,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四川不灭,华夏不亡”,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无川不成军”:四川人为何被称为中国最有血性的群体? - 天天要闻

四川人的血性,不是一时的热血,而是骨子里的不屈。从宋代到近代,四川人总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他们的血性,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他们那种“宁死不降”的精神上。

“无川不成军”,这句话不仅是对川军的赞美,更是对四川人血性的总结。四川人的血性,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 天天要闻

从江汉平原各古县出现的历史,来看云梦泽的消失过程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荆州附近,本是“九百里泽国”,现在却全是稻田与县城,翻查古籍发现,这片平原本属于云梦泽。一个古湖,是
十日谈 | 艾夫曼:上海让我想起圣彼得堡 - 天天要闻

十日谈 | 艾夫曼:上海让我想起圣彼得堡

艾夫曼芭蕾舞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过五次,我也来过一次,感受过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1977年,我建立了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很多人说这是一种“心理学芭蕾舞”。我不是一个很有空闲时间的人,前四次其实我也受到了非常热烈的邀请,但没有时间来。第五次我终于空出时间来到上海,因为我知道上海群众中有许多对我和我的舞...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