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45岁时再婚,给苏联的妻子捎去一封信: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2024年11月01日12:53:08 历史 1755

毛泽东45岁时再婚,给苏联的妻子捎去一封信: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是一个坚强的人,但他一生也有三次落泪的时候。

其中一次,便是听说妻子贺子珍身负重伤生死未卜时,那份担心与牵挂让他不禁落泪,足见他们之间的感情深沉而动人。

贺子珍作为李敏的亲生母亲,在1928年与毛主席结为夫妻。

在共同生活的十年间,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贺子珍生育了六个子女,然而命运多舛,这些孩子大多遭遇了不幸。

长征路上,艰难困苦,危机四伏。敌人紧追不舍,红军队伍翻雪山、过草地,历经重重磨难。

贺子珍怀有身孕,却依然跟着休养连艰难前行。

毛泽东45岁时再婚,给苏联的妻子捎去一封信: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 天天要闻

1935年遵义会议后,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2月底,贺子珍感觉自己即将临产。当时队伍走到了苗族的一个村庄,只能临时为她接产。

孩子生下来后,贺子珍仅仅看了一眼,便又踏上了征程。

还有一次,贺子珍为了掩护战友,毫不犹豫地将伤员扑倒。然而,炸弹在她身旁爆炸,硝烟散去后,大家看到贺子珍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背上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等到了陕北,贺子珍多次向毛主席提出想去大城市治病,但毛主席告诉她,还是要再等等,等战局好转了再说。

但贺子珍性格倔强,最后还是离开了延安。

贺子珍离开延安后,一直未能回来。而当她再次回到祖国时,国内的情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36年,斯诺采访贺子珍夫妇时,贺子珍已怀有身孕。

这年冬天,她在陕西保安生下一个女儿娇娇,也就是后来的李敏。

此后,娇娇开始跟随爸爸一起生活。

毛泽东45岁时再婚,给苏联的妻子捎去一封信: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 天天要闻

1938年,毛主席和一位姓江的女士结婚。毛主席托周恩来给贺子珍带了一封信,信中除了嘘寒问暖,还明确表示“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贺子珍明白,这句话意味着他们的夫妻关系结束了。

毛主席为娇娇改名为“李敏”,这个名字蕴含着敏捷、聪明以及奋勉之意。在毛主席身边,李敏深切感受到了浓厚的父爱。

但她与妈妈在苏联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也始终难以忘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敏努力为父母搭建起一座沟通感情的桥梁。

到了70年代,毛主席的身体出现问题。参加完陈毅的追悼会后,毛主席一病不起,腿脚肿得厉害,下不了地。先是眼睛出现问题,治好后耳朵又听不清了。

而毛主席的病情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与世长辞,举国悲痛。从毛主席病重到逝世,李敏一共见了父亲三面。

由于结婚后李敏搬离了中南海,这三次见面异常艰难。

毛泽东45岁时再婚,给苏联的妻子捎去一封信: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 天天要闻

第三次见面时,毛主席已十分虚弱,他看着女儿,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只是吃力地伸出左手,用食指和拇指在空中比划圆圈。

李敏当时未能理解,没想到这竟成了与父亲的最后一面。

1979年,在党组织的关怀下,贺子珍在离开北方30年后,第一次来到北京。她先后去了天安门、中南海,还去了毛主席纪念堂。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

贺子珍在艰苦的岁月里,处处可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与毛主席的感情,也成为了历史中一段令人动容的篇章。

一如毛主席的外孙女在书中写的那样,外公和外婆的感情经久不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天天要闻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龙颜大悦 耶律德光)辽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开心坏了。自己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遍草原大漠无敌手,可只要南下,总是吃亏,很大一部分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 天天要闻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近日发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学苑、航港南苑、经开苑、文华苑、永盛苑、广惠苑6个院区,3543套房源。详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卢洛高速卢氏段即将通车!节省约1小时车程卢洛高速(卢氏...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 天天要闻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文/孙野借刀杀人小周郎,假请诸葛去劫粮。强中更有强中手,毒辣奸计变黄粱。注:黄粱——这里是引申义,即黄粱梦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维孔明,说他足智多谋,请他去带兵偷袭曹操粮草。曹操向来是偷袭别人粮草的主,肯定戒备森严,这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送死吗!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 天天要闻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爱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盛宣怀官做得大,以帮助李鸿章办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时已经官居邮传部尚书,生意做得更大。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