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2024年07月06日07:23:06 历史 1744

1924年5月5日,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新生入伍报到,当时各方势力都知道陆军军官学校是一所将来大有前途的学校,因此推荐前来就读的不少,但被录取的总共只有470多人。

时年21岁的陈赓就是其中之一,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后就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和学习生涯中。当时广东的形势非常混乱,在血雨腥风的磨炼下,黄埔第一期的学生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由于广州国民政府一开始没有培养自己武装力量的打算,因此只能依靠一些粤军滇军军阀的势力,但这些军阀根本没想真心支持革命,只不过把广州政府当做自己操纵的傀儡而已。

相比之下,他们和英、美、日帝国主义走得更近,只要得到主子的奖励,就会毫不犹豫地向国民政府开刀动武。

1924年底,孙中山应冯玉祥的邀请北上北京,发表《北上宣言》,提出对外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对内扫除军阀两大目标,这让全国的外国殖民者和军阀惊慌起来。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当年年底,盘踞东江的反动军阀陈炯明就在英国殖民者和段祺瑞的支持下厉兵秣马,图谋进攻广州,彻底颠覆国民政府。

为了消除陈炯明的威胁,1925年2月,以黄埔军校学生为主力的革命军进行东征,打算消灭陈炯明势力。

陈炯明的军队多达七八万人,而革命军的兵力才一万多人,但在广东的共产党人和东江农民武装的配合下,革命军连战连胜,很快攻克了陈炯明的老巢潮州汕头

第一次东征推进顺利,可是革命军的后方却起火了,这年6月,在广州的滇军军阀杨希闵、桂军军阀刘震寰二人勾结北洋军阀发动叛乱,占领广东省长署、粤军总司令部及各重要机关,使得广州大乱。

杨、刘二人手下的军队有三四万人,而在广州的革命军兵力很少,因此二人十分猖狂,在广州城到处捕杀革命政府的工作人员。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叛军首领杨希闵

此时孙中山已经逝世,代理广东革命政府大本营大元帅的是胡汉民,此公辈分很高,但为人刻板迂腐,对叛军的立场并不坚决。

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胡汉民竟然异想天开,发报给杨、刘二人,要求滇军桂军接受大本营的约束,其幼稚令人喷饭。

果不其然,杨希闵接到胡汉民的电报后嗤之以鼻,非常幽默地给胡汉民回电说:“请胡代帅下令,攻打我三日,然后我再回手”,完全没有把大本营放在眼里。

陈赓就是在这样一种严峻的情况下,在6月4日奉命潜回广州,为革命军回师讨伐杨、刘侦察敌情的。

由于陈赓在军校和东征战斗中一贯胆大心细,谋勇兼备,因此很快当了连长,由于侦察敌情非常危险,弄不好就要掉脑袋,因此一时无人应征,唯有他自告奋勇,单枪匹马来到沙面对岸的珠江边。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沙面一带的珠江江面

彼时广州城区主要在珠江以北,革命军剩余的一个团和国民政府机关都已经匆忙撤退到珠江以南,江北全部落入叛军之手,双方隔江对峙,气氛紧张。

这天晚上,22岁的陈赓穿着一身西装,打着领带,戴着礼帽,伪装成一个生意人来到江边,想要找船只渡江去江北。

由于广州局势混乱,大部分船家都躲起来了,平时热闹异常的沙面一带几乎看不到什么船,陈赓到处搜寻了一阵,只找到一艘小艇。

这是住在水上船里的一类贫苦渔民或者摆渡的艄公,俗称“疍户”、“疍仔”,他们社会地位很低,总是被城里人看不起,甚至以前都不允许上岸居住。

为了赶时间,陈赓已没有太多选择,径直走过去问:“可以渡我到江北去吗?”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疍户的小船和灯塔

小艇上的帘子应声掀起,一个皮肤黝黑、瘦瘦小小的女孩子弯腰走出来,站在船头,见陈赓穿得很阔气,便说:“老板,现在江北不太平,还是不要去了吧。”

陈赓掏出四五枚大洋,在对方眼前一晃:“不要紧,我有生意在江北,送我过去了,这五块钱就是你的。”

果然对方的眼睛里有了神采,对疍户来说五块大洋不算少了,有时候他们辛辛苦苦,水里进火里出,忙了一个月还攒不下五块大洋。

那船家姑娘答应一声,急忙摇船靠岸,迎陈赓上船,随后操舵摇橹缓缓地向对岸划去。

六月初的广东天气炎热,陈赓穿得又严实,此时心里暗暗叫苦,他坐在船头,忍不住拿下帽子不断扇风,露出额头来。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英雄当年

那时候当兵的人都戴大檐帽,戴久了额头上有一道沟,因此很好辨认,船家姑娘余光瞥见,不由得惊呼一声:“你……你是当兵的!”

陈赓见身份已经暴露,索性也不隐瞒,大方承认道:“对,我就是革命军,过江去打叛军的。”

革命军军纪严明,英勇善战,对民众秋毫无犯,口碑甚佳,去年讨伐英帝国主义支持的商团叛乱时大出了风头。

那些商团平时都是欺压百姓惯了的,广州市民见革命军打败商团如秋风扫落叶,无不拍手称快,因此姑娘听陈赓说他是革命军倒并不害怕。

陈赓那年正是血气方刚,英姿飒爽,他出身将门世家,十三岁就离家当兵,背着一支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德国老套筒,在刀枪丛里摸爬滚打了六七年,打了无数的仗。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一身转战三千里

像这样百战之余的人,身上自带一股英雄气概,陈赓在长沙当兵的时候看过很多进步刊物,比如毛泽东同志主办的《湘江评论》,“五四”运动中兴起的《新青年》等,见识有很大的转变。

后来陈赓离开军队周游南中国,沿着长江武汉九江一直漫游到上海,他路过武汉的时候,因为没有避开就被戴头巾的印度巡捕打过。

到了上海,他又在外滩见到了“华人与狗禁止入内”的牌子,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欺压民众的丑陋嘴脸,对年轻的陈赓带来的很大的刺激。

后来他回到长沙,亲眼见到军阀和帝国主义串通勾结,一起镇压爱国民众的诸多惨案,义愤填膺的他志愿参加了湖南民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组织和协助大家一起对日本货物进行禁运。

此时陈赓的眼界、阅历、革命思想,已远非普通的黄埔学员能够相比,因此他在船上不慌不忙,把近几年的经历娓娓道来,让那个思想单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姑娘听得出了神。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校长和他的得意门生

突然,静静的江面上传来一声枪响,也不知是江北的叛军开枪向南射击,还是江南的革命军开火,然后就如同搅动了一池春水,噼里啪啦的枪声骤然密集起来。

姑娘听见第一声枪响时本能地缩了缩头,心里暗念“阿弥陀佛”,可两岸的军士显然不想放过她这艘小船,子弹隔三差五“嗖嗖”地从船边飞过,吓得她面如土色。

她一旦不摇橹了,小艇就失去了动力,在江中间打起横来,陈赓见情况不妙,急忙起身来到船尾。

他不会掌舵只会摇橹,见姑娘抱着头蹲在那里,身子抖得如同筛糠一般,心想她可不能再这样抖下去,否则今天二人真都要命丧在珠江中了。

说时迟,那时快,陈赓一把握住船橹,一手抓住姑娘手臂,沉声道:“不要怕!你掌舵,我来摇橹!”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珠江上的疍家女子

姑娘吓得泪流满面,期期艾艾地说:“他们打得这么凶,你……你会游泳吗……不如我们跳船吧……”

若是换了常人见子弹如同长了眼睛般盯着周身飞来飞去,自然比这姑娘好不了多少,说不定吓得屁滚尿流,拉了一裤裆。

但陈赓的胆魄远非凡夫俗子能比,越是身处危局,越是激发他内心中那股争强好胜之气,说句实在话,他一生南征北战,受伤无数,可能要他命的那枚子弹愣是没有造出来。

他见这女孩子吓成这样,不由得哈哈大笑,长身而立挡在她身前道:“子弹不长眼睛,若子弹打中了我,你再跳船也不迟,大洋都是你的!”

陈赓身量不高,但姑娘身子更矮,加上本来就半蹲着,因此几乎完全把她遮住了。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参加训练的黄埔军校学员

船家姑娘略定定神,缓缓直起腰杆把住了船舵,陈赓道:“这样很好,我们过江是去打军阀,打大鼻子洋人的,这些人你恨不恨?”

说句实在话,疍户平时讨生活艰难,还要上交军阀、恶霸的各种阎王税,平时在江上行驶,船被外国人的兵舰轮船撞沉,船没了也还罢了,命没了都没有地方说理去。

姑娘闻言微微点点头,觉得这个人身躯虽然不算强壮却伟岸得很,心里渐渐地没有那么怕了。

陈赓道:“那好,现在江对岸的坏人要请大鼻子洋人回来,你渡我过江,我再带革命军过江,把他们一起赶走!”

二人分工合作,小艇没有多久就平安抵达沙面,陈赓下船后又多拿出两块大洋谢了船家姑娘,随即便单枪匹马向着广州的龙潭虎穴进发。

1925年陈赓和女子过珠江被叛军发现,两岸弹如雨下,他们如何脱身 - 天天要闻

旅长:像这种困难只是洒洒水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