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2024年06月22日14:10:14 历史 9954

105年前,即1919年6月21日,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军自沉事件。

路德维希·冯·鲁瑟海军少将和他的旗舰“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该舰首先开始自沉。

被扣押在斯卡帕湾的前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在最后一任指挥官路德维希·冯·鲁瑟海军少将的命令下,全部自沉。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上的德国海军官兵。

1918年11月底,这支由10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型巡洋舰和32艘驱逐舰组成的德国“公海舰队”抵达英国斯卡帕湾海军基地。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斯卡帕湾德国舰队的泊地。

这是德国接受《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条件之一。燃油和弹药已经从这些军舰上卸下,仍有一些德国海军官兵留在舰上,并且没有英国派遣的“监督员”。德国军官们仍在执行冯·鲁瑟海军少将的命令。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在被扣押的六个多月时间里,德国水兵们无所事事,只能弹吉他、打牌、钓鱼来打发时间。直到6月中旬,冯·鲁瑟海军少将听到谣言称,在凡尔赛和平谈判中,协约国向德国发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而战胜国将瓜分这支德国舰队。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沉没的“兴登堡”号战列巡洋舰。

冯·鲁瑟海军少将决定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爱国情感,并以示威的姿态展示他的力量。按照他的命令,德国水兵打开了军舰上的通海阀门,随后乘救生艇逃离。

坐底的“兴登堡”号。

这支庞大的舰队在几个小时内沉入了斯卡帕湾的海底。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德国海军官兵都执行了冯·鲁瑟海军少将的最后命令,没有人拒绝。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德弗林格”号战列巡洋舰。

此时,英国方面却迟迟没有做出反应,冯·鲁瑟海军少将的命令对于英国来说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英国皇家海军紧急组织登舰部队,试图防止一些军舰自沉,但遭到了德国水兵的抵抗。

英国打捞“凯撒”号战列舰,并将其切割回收废金属。

英国军人开枪射杀了九名德国水兵,他们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的遇难者。然而,英国海军还是没有救下这些宝贵的战利品,包括10艘战列舰的52艘德国军舰全部自沉。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g-102”号驱逐舰沉没在浅水区。

奇怪的是,英国并没有对执行自沉命令的德国海军官兵进行任何形式的报复,包括发出自沉命令的冯·鲁瑟海军少将。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两艘驱逐舰在海岸线附近沉没。

参与行动的所有德国海军官兵都被英国军队抓获,送入战俘营,然后被释放回德国。在家乡,他们就像英雄一样受到热烈的欢迎。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英国海军营救德国水兵。

然而,协约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报复。他们单方面将自沉军舰的全部费用计入到德国的战争赔款中,这就是突然增加了数十亿马克赔款的原因。德国必须分歧付款,直到希特勒上台为止,他拒绝遵守凡尔赛条约的赔款条件。

105年前 德国公海舰队在英国斯卡帕湾自沉 历史最大规模自沉事件 - 天天要闻

英国海军营救德国水兵。

从此之后,德国不再能够拥有像在斯卡帕湾自沉的那支舰队如此强大、如此规模的水面舰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 天天要闻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关于变法,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其实我们离最近的一次变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现代,变法一词逐渐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正逐渐摆脱房地产经济,而所谓的“旧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新环境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 天天要闻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检察护企      为有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常态化长效机制,深入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6月26日上午,瑞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邵曰生到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瑞丽市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法治需求。      走访...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 天天要闻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贫寒的学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徐州小子,志存高远清朝年间,江苏徐州的一户贫寒农家里,诞生了一个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过书香门第的辉煌,但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贫寒并未磨灭李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闻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袁公博编辑|t引言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于多流经山谷,自古以来改变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史料记载: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据老人们传说,文登营以前庙宇众多,像毗卢庵、三元殿、旗纛庙、老爷庙等。经世事变迁,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只存于人们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 天天要闻

“产业园区的腐败典型”,湖南省永州市原副市长刘卫华被公诉!

正义网记者6月2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卫华(副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依法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刘卫华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被...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 天天要闻

?继《何以中国》后,上海再推《文运中国》

6月26日,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何以中国》鉴赏对话暨《文运中国》启动仪式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举行。《文运中国》是继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之后,上海出品的又一部具有中国审美和人文特质的纪录片。《何以中国》自2023年12月9日起在东方卫视和百视TV等网络平台播出后,创下了亿级体量的传播,在国内大屏端累计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