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来浦美享受多种打开方式

2024年05月19日13:01:53 历史 7929

新民晚报讯(记者 宋宁华)“我已经来参观过正在展出的普拉多博物馆展品,这次听说有专家的讲座,又赶紧报名参加,可以深入理解展品的背景的特色。”昨天,白领黄青兰在听完复旦大学教授马凌的讲座后,感觉受益匪浅。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浦东美术馆特别推出一系列限定活动,不仅有专业的讲座,限量光栅票根、印章限时返场、“百年狂想”手账工作坊等活动兼具创新性、学术性和互动性,让观众们沉浸式体验艺术之美。

国际博物馆日,来浦美享受多种打开方式 - 天天要闻

图说:浦东美术馆特别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新民晚报记者宋宁华 摄

光辉时代背后的故事

“探戈来自西班牙。西班牙是个穷地方,初发现美洲殖民地的时候大阔过⼀阵,阔得荒唐闪烁,⼀船⼀船的金银宝贝往家里运。很快地又败落下来,过往的华美只留下⼀点累赘的回忆……他们的跳舞带⼀点凄凉的酒意,可是心里发空,再也灌不醉自己,行动还是有许多虚文,许多讲究。永远是循规蹈矩拉长了的进攻回避,半推半就,⼀放⼀收的拉锯战,有礼貌的淫荡……”一段来自张爱玲的话,开启了“光辉时代”讲座的西班牙主题,也让观众们对正在举行的“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展览展品更增添的好奇和兴趣。

复旦大学教授马凌从历史角度介绍西班牙光辉时代的文化背景,从风格角度讨论弗莱芒画派和威尼斯画派在西班牙的融汇,从图像细节回顾西方与东方的相遇。在讲座结束前的互动环节,读者们还围绕西班牙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如何鉴赏黄金年代的西班牙作品等方面展开讨论。

美术馆的多种打开方式

走出讲座报告厅,美术馆里各种限时活动也风生水起。来浦东美术馆,不仅仅可以欣赏到一流的展品,各种新颖的“打开方式”也让观众兴致盎然。

在浦美活动区,从落地玻璃的映射下,窗外正是东方明珠等陆家嘴的美景。活动区里,近20名“大小朋友”不分年龄,不分是否有艺术特长和背景,网上“秒杀”名额参加“百年狂想”手账工作坊。原来,浦东美术馆携手九口山,邀请插画师“毛老师”分享拼贴手账玩法。搭配“百年狂想”素材包,观众们可以在现场亲自参与diy,探索手账和艺术的更多可能。

“敲章族”也有福了。5月18日至5月19日,浦美开馆以来,首次推出19款印章一起限时返场。不少观众排队来到这里打卡。map印章从美术馆建筑和展览中汲取设计灵感,涵盖套色印章和展览限定章等,深受观众喜爱。其中,有的印章需要精心盖6次才能组成一个完美的浦东美术馆造型,尤其受到观众欢迎。

“会动的门票”你见过吗?5月18日当天,购票进馆参观的前1000位观众,可以获得限定版518国际博物馆日map纪念光栅票根1张,如此浪漫又有趣的仪式感,让不少观众爱不释手。

浦东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美术馆不仅是艺术收藏与展出的重要场域,也是都市人幸福栖居的“公共会客厅”。相比传统的美术馆建筑,浦东美术馆作为文化地标,从设计之初就希望突破人和艺术的边界,拉近人和艺术的距离。人们来到美术馆不只为参观展览,还可以获取更为开放的艺术体验和更丰富多样的活动体验。以此形成艺术街区效应,打造与陆家嘴金融城相匹配的世界级美术馆,为上海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更大贡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