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精武传奇

2024年06月09日17:10:10 历史 7520

虹口,北外滩。近千名来自上海各所学校的孩子们摆开架势,气宇轩昂地操练起迷踪拳。此时此刻,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天际线、古老的中华武术,以及少年们的飒爽英姿共同构成奇幻画面,与上海独特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这一场景所承载的,正是一个延续了114年的海派传奇故事。一个多月前的这场武术展示,主办方之一是创建于1910年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悠久、成立最早并有深远影响的民间体育团体,它因救国存亡而生,见证并参与近代中国沧桑巨变,又因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精武门》而火遍世界,至今在全球仍拥有广泛影响力。

如今,精武武术已经是上海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武品牌作为上海“活着的历史”,仍在追寻着最初的理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我们走进神秘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了解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特稿|精武传奇 - 天天要闻

图说: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受访者供图(下同)

一 应运而生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位于四川北路1702弄一处僻静的街角,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社会团体,正是上海虹口的“本土品牌”。走进主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创始人霍元甲的铜像,以及孙中山先生所题写的《精武本纪》序言,这正是百年精武文化的起点。

在《精武志》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仲富兰看来,精武文化之所以在上海诞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刊登广告比武打擂,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舆论一时哗然。在同盟会元老陈其美的邀请下,北方武术的代表人物、迷踪拳大师霍元甲携弟子从天津南下应战,吓得奥皮音“滑脚跑路”。霍元甲的不战而胜让国人出了一口恶气,同时也在上海掀起了一波武术热潮。同盟会借此契机也希望“趁热打铁”,开设武馆吸引爱国人士强身健体,成为其后备力量。

于是,霍元甲取《尚书》中“精武”二字,在闸北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1910年7月7日,第一批入会会员共有73人。但创会仅3个月后,霍元甲就因病去世,这让刚刚起步的中国精武体操会群龙无首、陷入低谷。幸运的是,在首批学员中,不乏既有能力又有实力的爱国青年,这些社会精英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捐资献力,共商重振精武大计,作出了易址、更名、转型的决断。

1916年,“精武体操会”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并制定组织章程、统一会标,将武术与近代体育结合,提倡体、智、德三育并重。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宗旨,倡导“乃文乃武、惟精惟一”的精武精神。最关键的是,霍元甲的继任者们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了董事会机制,并打破了中国武术延续千年的门派传统,团结天下的武林武馆,“熔各派于一炉”,用“体育”的理念来发展中华武术,融合各家武术之长,强国人之体魄意志。

精武其虽立足于武术,但触及甚广不拘一格,涉及包括摄影、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美术等领域,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加入,鼎盛时期成员超过40万人,随着精武体育会影响力的扩大,开始在国内各地建立分会,并在全球开枝散叶。从1920年精武五特使下南洋,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79个精武会,皆奉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为母会,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交流大会。

“即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百年前上海精武体育会的组织架构也相当超前,其建会宗旨在今日也不过时。”仲富兰说,它超越了体育与武术,对于提振近现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而这样的突破创新,当时只有在包容兼蓄、海纳百川、同时吸纳东西方优秀文化基因的上海才有可能发生。

特稿|精武传奇 - 天天要闻

图说:千名精武少儿在北外滩进行迷踪拳展演。

二 继往开来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精武会的历史也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主要工作转向组织开展社会层面武术运动普及、国内外武术文化培训交流、传承教授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这一段历程的见证者,是一对被称为“虹口双胞胎”的精武姐妹花。

在上世纪60年代末的虹口鲁迅公园,一块空地被上百人围得水泄不通,只见一对双胞胎姐妹身穿蓝色运动服,扎着牛角辫,一人练刀、一人练棍。姐姐叫方媚,妹妹叫方婷,因为受到武术爱好者母亲影响,她们6岁进入精武会习武,每天在鲁迅公园训练,因此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虹口双胞胎”。

如今,已经年逾6旬的姐妹仍在为精武会服务。方媚是上海海事大学体育教学部退休副教授,现任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培训中心主任,负责青少年武术推广。而方婷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现任副会长、副总教练,负责武术部工作。谈起“精武人生”,她们感慨万千。

方婷说,从小习武让原本身体羸弱的她们变得健康自信,气质在同龄人中显得鹤立鸡群,现在虽年过花甲,依然精神矍铄。同时在精武“乃文乃武”宗旨的影响下,姐妹俩也从未放松对学业的要求,自小学习成绩优秀。在方婷看来,习武目的之一是强身健体,但更重要的是磨炼意志,在与自我不断地博弈中实现突破。“能坚持把武术练好的,基本上学习都不成问题,专注力、自控力、记忆力都不在话下。”对于姐妹俩而言,50余年来致力武术推广教育,是她们回报精武会的方式,传承“百年精武”更是她们的责任所在。

妹妹作为“副总教练”,穷尽毕生的心力,要将精武武学传承下去,让后人能学到最正统、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这些经过精武先驱总结、凝练、选取后的招式套路,承载着中华武术千年的精华。而姐姐则怀着让中国武术成为奥运项目的梦想,投身武术教育,拓展“武术人口”,带领精武培训中心70多位教练员先后在全市14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武术教学活动,至今已有数十万名学生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武术活动和培训。

“我们年纪大了,总有一天要退休,精武的未来,肯定属于年轻人,相信他们一定会比我们干得更加出色!”

特稿|精武传奇 - 天天要闻

三 开门传武

6月4日晚7时,一场培训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举行。10多位学员从上海各区赶来,参加精武青年教练刘伯韬的迷踪拳培训班。学员大多是刚下班的白领,这已经是他们第九次来到这里学习。在本次培训班里还有来自乌克兰和墨西哥的学员,许多在沪外籍人士都对精武武术极感兴趣。

在经过热身后,学员们开始操练起迷踪拳套路。作为初学者,水平可能有高低,但态度都非常认真,刘伯韬则给予了他们最大的鼓励。这位平时在外企工作的“80后”教练,也是利用业余时间前来授课。作为方媚老师的得意门生,刘伯韬是精武新生代教练中的优秀代表,不仅专业过硬,还可以用中英双语开展教学。

“在我看来,精武会能够延续百年的原因,除了坚守初心的不变,还有适应环境的改变。”刘伯韬说,每当他听到有人说知道电影《精武门》,而不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是真实的存在,都会觉得有些伤心,认为传承精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精武会更好地打开大门请市民走进来,以适应当下的市场与社会需求。

这次培训就是一种尝试,借鉴市场化体育、健身工作室的运营模式,贴合年轻人群体锻炼身体的需求,让传统武术在当下找到更多服务社会的应用场景。“但和社会上的工作室、健身房相比,我们还是有所区别,公益属性是不能动摇的主线。”刘伯韬说,例如这次培训班的收费就比较低,因此名额有限,通过市民夜校开放报名后被瞬间“秒杀”。他认为,在如何提升面向社会服务的能力,与坚守公益初心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精武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政府部门的规划中,精武体育总会将更多地走进社区、加强与周边商业体的对接,将精武文化与商圈、白领活动相结合。同时,将精武学堂纳入周边社区教育合作体系,融合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资源,将精武文化打造为街道儿童友好社区创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的功能平台。

四 续写华章

历经114年的传承和发展,精武文化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关于精武会未来的发展,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王智华从“铸魂、强体、践志”三个方面描绘了发展的蓝图。他表示,总会将通过打造精武会史馆、迷踪拳馆,让精武精神的弘扬有更加扎实的载体,使之成为宣传展示精武文化、弘扬精武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世界习武之人的打卡胜地,铸就精武之魂。

同时,以“精武杯”中小幼学生武术比赛、“精武杯”传统武术比赛、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等赛事为纽带,提升赛事能级,提高精武武术的影响力。依托精武文化品牌,整合相关资源,提升造血功能,拓展精武文创等周边产业,推动精武事业和精武产业同步发展。

“精武会自成立以来就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百年前精武的使命是‘强种保国’,进入新时代,精武的使命是‘精武报国’。坚持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宗旨,让精武武术助力健康中国,让精武文化浸润市民心田。”王智华表示,除了帮助市民强身健体,精武会还将进一步发挥好对外民间交往友好使者的作用,以精武武术和文化传播为抓手,致力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的传播,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追求中实现精武的使命。

如今,虹口区政府部门正依托四川北路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的“擦亮精武”招牌项目,将致力于打造具有虹口文化氛围、精武文化特色的“精武社区”,纳入“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规划。结合正在打造的精武会史馆、迷踪拳馆等,形成“一街、一圈、一河、一校、一工程”的格局。其中,东宝兴路上推动精武文化一条街以及精武会客厅建设,设置精武文化场景、精武文化广告、精武文化历史,显示精武ip;整合周边区域资源,社区、绿地、口袋公园等植入精武文化元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走过百年风云变幻,精武会陪伴着国家、社会、人民一路前行,正昂首向前,续写下一个百年的传奇篇章。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李一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两尊明代金佛差点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卖行员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观赏石获刑 - 天天要闻

两尊明代金佛差点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卖行员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观赏石获刑

利用拍卖行员工身份,将货主委托的拍卖品低价雇人夹带运输进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四中院获悉,近日,北京一名拍卖行员工因走私多件拍品获刑。值得注意的是,该名员工走私的拍品中,有两尊明代金佛,该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决并成功从我国香港地区追回文物的案件,有力打击了走私犯罪,保护了国家文...
赖清德叫嚣“拒统”,称首战即终战是投降论述 - 天天要闻

赖清德叫嚣“拒统”,称首战即终战是投降论述

在意识到自己的“520”演说引起了两岸巨大震动之后,“台独”头子赖清德就开始想尽办法撇清自己的责任。但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来糊弄不熟悉中文表达的西方媒体,当赖清德面对岛内民众时,露出的则是另外一幅嘴脸....
看大决战三部曲,谈谈多线作战的规律 - 天天要闻

看大决战三部曲,谈谈多线作战的规律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谈,比如组织度、政治、经济等。但战争毕竟是战争,战争虽然是政治的继续,但政治斗争一旦转变为军事斗争,就必然要遵循军事的规律。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314) - 天天要闻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314)

根据华北军区、西北军区、广东军区和广西军区的报告,在应整编的部队和机关中,在实行整编之前应当和可以进行一次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