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回忆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支前,有民兵担架团一直支援到了四川

2024年06月10日01:42:13 历史 1465


前辈回忆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支前,有民兵担架团一直支援到了四川 - 天天要闻

担架团

1948年5月底我华东野战军部队开展了津浦路中段的作战。自此开始,沂蒙地区投巨大的人力、物力、才力等支援前线,只是随着战线推向前进,路途越来越远、运输时间越来越长了。时为沂蒙地委秘书处干部的王传斌见证了这一波澜壮阔的支前运动

8月份,沂蒙地委专门召开了会议,为攻打济南、支援前线做准备工作,组织坚强有力的机构,所有民工都准备好随军行动,备齐物资、保证供应,一旦打响,立即行动。

济南战役从9月16日开始,到24日胜利结束,全歼守敌104290人,生俘国民党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王耀武等人。这次战役拔除了津浦线上的一个大钉子,使华东和华北地区连成一片,山东仅剩青岛一地尚未解放。在济南被攻破后,国民党残余部队四处逃散,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书记庞镜塘乘兵荒马乱之际,化装成商人混入南下逃亡的人群而溜掉。据说这些高官都有心腹之人,随时携带几种衣服、化装用品,紧急情况下换了衣服就跑掉。

我军曾通过各种渠道多次敦促王耀武起义、走向光明,但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又以蒋介石的所谓“八大金刚”自居,执迷不悟,与我军死战。当他看到我军攻入济南,自己的下属众叛亲离、土崩瓦解,他带领少数心腹,逃向城东部的大明湖,在湖的东北岸,早已挖好通向城外的地道。

他钻出洞后急忙坐上准备好的马车,沿胶济路逃去。他想只要能达到青岛,就天高任我飞了。我军在攻克济南后,为防止敌人逃窜,在重要路段都设有关卡。王耀武的马车达到潍坊市附近的一个关卡时,我值班哨兵上前检查,随从王耀武的下属自称是商人,说是老板有病,要急着赶路。

王耀武躺在马车上,一言不发。后来说是要上厕所,众人忙扶持左右,不象是小伙计照顾其老板的样子,我哨兵就感到有些疑问。再看这位老板的样子,高个头,满脸沮丧而带威严,额头上有白色轮廓印记,和脸上的黑红色有明显差别,走路时腰杆挺直,不象是商人而象军人。

这一切引起我方人员注意,经与预发的蒋军高级人员的照片对照并再三盘问,王耀武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我军的这个检查站立了大功!华野司令部通令表扬,山东新华社发了专稿,刊登在大众日报上,成为人人争看的新闻。

济南的解放,人们欢欣鼓舞,但同时出现了新的问题,各县纷纷提出要进城抓捕逃亡不法地主回乡清算,我政府很快作出规定:为保持城市安定秩序,各村镇不得随意进城捕人。如有违法者,要按政府法令处之。这对安定城市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还有进城购物问题,解放区缺乏工业用品,包括办公文具,大家都想进城购买。为防止一哄而上,出现混乱,上级规定,各单位不许随意购买大宗物品,但少量而又急需的物品还是允许的。地委秘书吴震宇到济南去了一次,为王传斌代买了回力球鞋一双、普通肥皂一块。

1950年,王传斌调到共青团省委工作,进驻济南后曾和李子超一起在“祥云寿”公司各买了一个搪瓷茶缸,结束了长期以来刷牙、吃饭、喝茶和人共用一个杯子的历史。

王耀武从大明湖逃跑的洞口,时人蔑称为“狗洞”,很多人都想看一眼。1950年7月,共青团山东省委召开第一次委员会议时,曾组织到大明湖参观。大家风趣地说,《老残游记》对济南城有“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描写,如今增加了这个洞口。将不至于因此而补充诗句吧。

1952年,王传斌偶然遇到过去在一个部队的战友,他在战俘管理所工作。战友说,你最好能来参观一下这个由特殊兵种组成的特殊部队,肯定会有深刻的印象。他还说,在战俘管理所,王耀武过去的那种威风是没有了,时常感叹悔不当初,早知今日,那时就应该听从解放军的规劝举行起义、投奔共军,也落个名声啊!

沂蒙人民对济南战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万多民工组成的常备民工队伍第一批达到前线,由著名的劳动模范朱富胜、担架英雄高献文分别担任沂南平邑两县的担架团长。沂中县调集民工三个营与蒙阴县民兵营共计1300多人,合编为两个担架团,随东江纵队服务前线。沂源县共出担架3000副、小车9157辆、挑夫11913人,该县人口总共才168871人,共出民工26363人,折合工日1039428个,平均每个劳力出义务工八十多个。此种情况在沂蒙区很有代表性。

物资供应方面,沂蒙人民也尽自己的一切力量支援前线,缴纳公粮1250万斤,超过定额四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供给部队粮食4910万斤,食盐103万斤,食油40多万斤。蒙山县妇女昼夜赶磨面粉,冒雨送往前线,保证了部队供应。此外该县还以大平邑、仲村为中心,收容前线的伤病员。

与济南战役同时,各县地方武装对残留之敌进行围堵、攻击,包括较大的敌军据点、临沂城王洪九部和一些小股匪特,保证了济南战役顺利进行。从济南战役起,沂蒙地委支前司令部就随我前线司令部行动,及时协调办理有关支前事务。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开始到第二年1月胜利结束,沂蒙人民对此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有力的支援和巨大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沂北县出常备民工、民兵12000余人、蒙阴县出6500多人、蒙山县出10000多人;沂中县出常备民工担架团2900多人,临时民工21973人、出小车10441辆、挑子778副;沂源县组织民工600多人、担架1100副、小车200辆,随军四百里,无一人掉队,有85人支前立功;新泰县出常备民工10000余人、担架2000副、小车几千辆;沂南县出常备民工6000余人。

全区共出常备民工、民兵70000余人、临时民工18万多人、担架近万副、小车50000余辆、运粮1500万斤,涌现出行动动人的事迹。

莒沂县由400辆小车组成的运粮队,在连续长途运输中吃光了自带的干粮,最后两天两夜只吃了一顿饭,宁可挨饿也不动用运输的军粮,最终把所运的11万斤粮食交给部队,受到军队和地方的表扬。

平邑县回、汉两族人民团结一致,圆满完成运输任务,华东支前司令部授予“模范运输排”的光荣称号,奖给锦旗7面、步枪24支、机枪两挺。此等事例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沂中县1000多名常备民工,随军渡过长江,参加了解放南京、上海等战役;李焕章带领的民兵担架团随军渡江后,又南下浙江,接着又随刘邓大军进入四川;沂源县成立民兵担架第五营,360人,由董洪之、董钦禅分任营长、教导员,随军渡江支援沪、杭战役。沂南县至1948年低,尚在外线随军支前的常备民工就有朱富胜、尹作秋等带三批民工担架1117副,共计1542人,其中干部有几十人。本年度连续外线出击的共13个连、1489人,分别由孔祥进等三人带队。

由此可以看到,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前进,战争打到哪里,沂蒙人民支前的队伍就紧跟到哪里。战争锻炼着这些农民和县区的干部们,从穷山沟走向大城市、走向全中国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同志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话虽不多,但表达了党、军队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上述各县的统计很不全面。有的县因战争破坏等原因没有统计上来,但他们解放战争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

沂蒙全区共八个县,总人口220万,参军的有63189人、参予地方政权各项任务的有18849人,两项合计81838人,占总人口的3.9%,如果按青壮年人口算,占的比例更大。有些参军先进的村庄,青年男女比例失调,因此规定对此类村庄暂停动员参军。据不完全统计,沂中县参军11926人,参政3050人,两项共计14976人,占全县青壮年的50%;蒙阴县参军5121人,参政4078人,两项共计9199人,占全县青壮年的67%;沂南县参军参政共计1700人。

在民工支援前线方面,任务之重、数量之多,是非常惊人的。支援鲁南战役就出担架5000余副,25500人,推小车民工15974人,挑夫5920人;支援莱芜战役出担架1171副,34605人,推小车民工41280人,挑夫8150人;支援孟良崮战役出担架5900副,25300人,推小车民工1400人,挑夫1500人;其他战役共出担架8582副,43858人,推小车民工64932人,挑夫19635人。

上述总计出担架31323副、154353人、推小车民工123586人、挑夫36205人、专业修路民工18365人。全区共出动35万人,折合工日200万个。其他如抢救战略物资、运送缴获物品、抢救伤员、紧急修桥铺路等任务则无法统计。

妇女在支援前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年轻姑娘到老太太,在磨米、磨面、做军鞋、缝军衣、护理伤员等事务中,耐心细致、认真负责,许多活儿都是男人做不了的。一旦战斗打响,年轻姑娘们又和男人一样上前线,冒着敌人的炮火,在崎岖的山路上抬担架,或者身背伤员,伤员的血流在自己的衣服上也不计较。老太太们含着眼泪把伤员揽在怀里喂汤喂饭,精心护理着他们。王传斌在抗战中负伤后亲身受到她们如此的照料,感触至深,终生不忘。

在我军准备渡江时,地委专署还专门通知各县妇女赶紧做渡江鞋32万双,要求3月底完成。其中,沂南县6万双、蒙山县4万双、沂中县6万双、沂源县5万双(实际完成5.8万双)、蒙阴县3万双、新泰县4万双。这些任务都按时、保质完成。

随着战争的发展,有时任务还会随时增加,1948年11月专署下达了各县做鞋的任务,当月27日又紧急通知增加任务,这种情况下,没有人讲条件,沂蒙妇女把手中的针线和伟大的解放战争连在了一起,她们的一针一线做成了战士脚下的军鞋,战士们迈开双脚,一步一步解放了全中国。这些动人的情景是说不完、写不完的。

这些数字似乎简单枯燥,但在王传斌这些老战士、老前辈眼里是鲜活的、生动的,透过一串串的数字,他们看到的是沂蒙人民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所付出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竟然凝聚起雷霆万钧的力量,这是中国革命的一大特点,也是我民族的骄傲!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七成人死后,都会落到一个中国男人手里?或许这就是命! - 天天要闻

日本七成人死后,都会落到一个中国男人手里?或许这就是命!

果然,日本人到死都无法摆脱中国人。俗话说得好,生老病死乃人间常态,死后一定会去的地方,那就是火葬场了。可是你知道吗,在日本东京,一个中国人竟然承包了6家火葬场,要知道整个东京也只不过才只有9家火葬场。这真是直接把日本的殡葬业给一下子垄断了啊
曹操算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 - 天天要闻

曹操算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

曹操(155年-220年)虽然通常与三国时期紧密相关,但他实际上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期。曹操原因如下:三国时期的界定:三国时期通常指的是从公元220年曹丕(曹操之子)篡汉自立为魏文帝开始,直到280年西晋灭吴为止的历史阶段。这段时间内
价值高达85亿欧元!德国军工企业获得史上最大订单 - 天天要闻

价值高达85亿欧元!德国军工企业获得史上最大订单

受地缘政治形势持续紧张以及由此导致的国防预算增加影响,德国最大军工集团莱茵金属公司近日获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订单。  该公司当地时间20日宣布,已与德国联邦国防军就价值高达85亿欧元的火炮弹药框架合同达成一致。  据媒体披露,订单主要涉及数百万发射程达40公里、口径为155毫米的炮弹。  彭博社报道截图  据...
冀东地区的辽金时代——今日犹在的“萧太后” - 天天要闻

冀东地区的辽金时代——今日犹在的“萧太后”

说起杨家将,就必定想起杨家将的劲敌萧太后,狡诈多谋阴狠毒辣。传统戏剧中有许多涉及她的内容,比如京剧《四郎探母》,已经招为驸马的杨四郎偷偷跑回去看看老母,事发后她也不放过,甚至想处死姑爷。有辽一代,皇后都姓萧 ,但一旦提起萧太后,基本都是指向
三国演义中,魏延与关平联手,能杀死曹营之中的猛将许褚吗? - 天天要闻

三国演义中,魏延与关平联手,能杀死曹营之中的猛将许褚吗?

演义中,魏延是蜀汉仅次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的第六武将,关平是蜀汉第二代武将之中的第一人,此二人如果联手,能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一般武将不是他们的对手,如张郃、张辽等武将都不是其对手。如果面对曹营之中的第一猛将许褚,魏延和关平两人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逝世,曾塑造周恩来总理艺术形象 - 天天要闻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铁成逝世,曾塑造周恩来总理艺术形象

新京报讯 6月22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发布讣告。 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退休干部王铁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1日22时2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王铁成同志是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担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王铁成同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