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进成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2024年05月18日23:31:53 历史 9750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毫无疑问,秦代的成都与秦都咸阳县具有相似之处,因而古人才有成都与咸阳同制之说法。不过按照我个人的看法,成都与咸阳同制,与其说是成都效法了咸阳还不如说成都影响了咸阳,因为咸阳这个模式是秦统一天下以后来进行营建的,还没营建完,秦朝就灭亡了,而成都早就有了……”

5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时,四川省内的博物馆都热闹非凡,引来无数观众打卡。此时,来到成都博物馆的学术报告厅中,却只能看到观众安静而认真的面庞,听到从音响中传出的有力而清晰的讲课声音。当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以“中国古代的都城——中国古代的都城规划及四川的贡献”为题带来了讲座,让现场观众穿越时空去追寻文明的足迹。

而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前后,为让公众更深刻地感知博物馆教育功能,让学术研究成果走入大众视野,成都博物馆邀请五位学术大咖,以“学术讲座周”的形式,为公众接连献上五场主题多元、内容夯实、精彩纷呈的学术公开课。

如今,走进博物馆,亲近文物,感受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美好生活,已经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就在今年2月,国际博协发布了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

与传统学校式教育模式迥异,博物馆始终作为“第二课堂”整合社会教育资源,以独特的、多元的、直观的教育形式融入公众社会生活,是伴随公众终身的“大学校”。正因如此,成都博物馆从5月14日开启“学术讲座周”,连续5天,每天一场学术讲座。从文物研究到文明阐释、从考古发现到展厅美学,讲座将带来考古大咖和文博青年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

从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进成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 天天要闻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席教授齐东方带来讲座

其中,在5月14日,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席教授齐东方带来一场题为《花草动物说唐朝》的精彩讲座,从文物研究微观视角探析文化意象深层含义。齐东方以精微的视角切入文物研究,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花、草、动物”主题,引申出这些纹饰在唐宋时期的文化象征意义,揭示文物价值,弘扬花草、动物形象背后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在5月15日,长期耕耘于田野考古第一现场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秦汉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左志强,为观众带来关于秦汉时期“蜀郡西工”“广汉郡工官”的最新考古成果,带领观众拨开历史迷雾,还原战国至秦汉时期以漆器为代表的蜀郡手工业变迁历程,再次认识城市历史文化,见证秦汉时期的辉煌成都。

从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进成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 天天要闻

成都博物馆艺术总监、研究馆员范犁带来讲座

从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进成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 天天要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江章华带来讲座

随后,成都博物馆艺术总监、研究馆员范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江章华等都前后登上成都博物馆“学术讲座周”的讲台,从展陈设计、考古发掘等不同领域出发,为观众带来精彩讲座。在5月17日的讲座中,江章华以专业的考古学视野和数十年深入研究为基础,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语言,全面梳理关于古蜀文明的孕育、发展、衰落的全过程,并仔细解读古蜀文明发展各阶段的文化特点,包括人群变迁、社会面貌等。

从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进成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 天天要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江章华带来讲座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当下,人们走入博物馆之中,不光能邂逅文物之美,感受展陈之精,更能从中对历史、艺术、考古、科学等领域的无尽知识,得到更丰富、更持久的文化滋养。

本文图据成都博物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墨雨云间》原来这才是姜梨舍命拯救叶家的真相 - 天天要闻

《墨雨云间》原来这才是姜梨舍命拯救叶家的真相

拯救叶家真的很难。首当其冲的是渌阳佟府尹。在姜梨还没来渌阳之前,就在想方设法诬陷叶家,古香缎致死人这顶帽子真的太难摘掉了。更是在姜梨到来的第二天就在无证据的情况下,逮捕了叶家家主叶明轩。
清朝八贤王八爷,他到底输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清朝八贤王八爷,他到底输在哪里?

作者声明:(别抄袭我的文章,已加入原创者联盟,各大平台都已发过,你抄会封你的账号,听劝,别轻易尝试!)第一康熙是对太子有很深感情的,是他亲自一手养大的,虽然最后太子不得不废,但在太子彻底倒下没救之前跳出来跟太子争抢的,无论老大和老八,都会成
中国完成了哪些在外国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网友:村村通电… - 天天要闻

中国完成了哪些在外国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网友:村村通电…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噗,不是说,就算是乞丐都会留着一个馒头防止有一天没讨到饭么……‬中苏交恶的时候,中方外交人员怒喷苏联佬:你们不要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秦琼、罗士信、程咬金为何是无人敢惹的三人组合? - 天天要闻

秦琼、罗士信、程咬金为何是无人敢惹的三人组合?

隋唐演义中,猛将众多,高手如云,如李元霸是十八条好汉之中的第一位,宇文成都排在第二,这两人都是惹不起的存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厉害的角色。但是如果说起组合,有三个人的组合是非常强大的,号称无人敢惹,他们三人分别是秦琼、罗士信、程咬金,这是为
梅兰芳原配:悲凉的成全 - 天天要闻

梅兰芳原配:悲凉的成全

王明华“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样的故事在民国时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越是有学识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而且就连当时身为艺术大家的梅兰芳也不能避免这样的俗套。但是又与其他抛妻弃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兰芳
“尼布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尼布楚,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 天天要闻

“尼布楚”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尼布楚,有几句话不得不说

尼布楚,这个在历史书中反复提及的名字,象征着中俄两国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锋和边界划定。回溯到17世纪的中俄关系,这里不仅是清朝与沙俄激烈冲突的见证地,也是和平谈判的重要场所。本文将带你走进尼布楚,从它的历史背景、关键事件到如今的发展现状,深度
特稿|精武传奇 - 天天要闻

特稿|精武传奇

虹口,北外滩。近千名来自上海各所学校的孩子们摆开架势,气宇轩昂地操练起迷踪拳。此时此刻,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天际线、古老的中华武术,以及少年们的飒爽英姿共同构成奇幻画面,与上海独特的城市气质相得益彰。这一场景所承载的,正是一个延续了114年的海派传奇故事。一个多月前的这场武术展示,主办...
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李铁:以检察力量守护“世界遗产”景迈山 - 天天要闻

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李铁:以检察力量守护“世界遗产”景迈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揭晓,13个团体和12名个人入选,普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李铁入选。  “这是对普洱‘绿色检察’5年来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给予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