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前言·】——》杨开慧的《偶感》中曾有“沪有一纯姊,思伊展我怀。能识我衷肠,能别我贤愚。”所指的便是这位李一纯。
07月10日
1058
历史
1945年香港,一场决定历史的受降仪式正在举行。日军代表走上前来,瞥见一名少年挺直地站在我方队列中时,脸色大变。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个少年是他们的翻译,是人人喊打的汉奸。可抗战结束后,他却摇身一变成了英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少年又是谁
07月10日
1736
历史
来源:《向榜样学习》,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陈乔年(1902—1928),男,陈独秀次子。1922年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京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北方区委组织部
07月10日
1816
历史
蒋介石虚心:学习共产党“改造”国民党蒋介石自幼熟读《孙子兵法》他懂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他经常与蒋经国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共产党究竟怎样治党?蒋经国毕竟长期留苏当过联共布党员,做过党的基层工作,甚至其共产党的党龄超过国民党。他对共产
07月10日
1665
历史
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的“左”倾军事路线,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军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而今天要与大家说的故事,就是遵义会议
07月10日
1817
历史
1936年12月,毛泽东填了一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赠给随红一方面军征战的丁玲。其中“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毛泽东对“笔杆子”和“枪杆子”辩证关系的认识。
07月10日
1028
历史
都喜欢洗隋炀帝“罪在当代,利在千秋”,那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人“利在当代,罪在千秋”(百年也可)呢?以下十个古代事例,在当时可能被救时良策,却在岁月冲刷下逐渐显露出致命隐患。
07月10日
1018
历史
1908年11月19日,许光达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浏阳河畔的一个叫作萝卜冲的村庄,从小家境贫寒,他在家排行老五,起初家人给他取名为许德华。由于许光达一家的兄弟姐妹众多,家里的生活也是十分窘迫。
07月10日
1372
历史
中国打出“稀土王牌”之后,“头疼”的除了欧美之外,还有日本。为了尽快摆脱稀土困境,日本盯上了中国邻国。 【日本天皇夫妇出访蒙古国】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德仁天皇和雅子皇后将在近期对....
07月10日
5105
历史
文|云初编辑|云初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照片中,她高挑挺立,笑容温润,仿佛漫山的野花之中突现一朵格外艳丽的花。彭德怀与她携手几十载,她不仅曾是“元帅夫人”,更在革命岁月里扮演重要角色。照
07月10日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