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11日,深夜,羌家头村(现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羌家头村)村内。
刚刚入睡的羌定国,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犬吠声给惊醒了,感觉不对劲儿的他,随后披衣悄悄爬上墙头,悄悄向外探看。
下一刻,他便不禁感到头皮一阵发麻,暗夜之中,院子周围人头攒动,有人正低声地呼喝着:
“快,围起来,别让人给跑了……”
被包围了!
当晚,羌定国等几名武工队员来到羌头村内歇息,众人是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入村不久,便有奸细悄悄向着村外跑了出去。
得到武工队员夜宿羌头村的消息之后,西石桥镇保安队随即派出百余人,前来抓捕围剿。对方趁着夜色一路悄然疾行,等羌定国等人察觉敌情之时,已然晚了。
羌定国等三位武工队员旋即被捕,敌人先将他们押到了村内的太阳庙中,突击审讯。当晚,敌人在庙内对三人进行了轮番拷打逼问,打了半宿,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天亮后,保安队便将羌定国等人,押回了西石桥镇,随后将他们关在了梅家祠堂之内(当时被敌人征用改造成了临时监牢)。
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羌定国、江锡君、谢锡芳三人被敌人严刑逼供,几人被打得遍体鳞伤,却始终没有屈服。
眼看遇到了几个“硬骨头”,老奸巨猾的保安队长,随即想到了一个“防不胜防”的计谋……
两天后,牢房门被突然打开,一个高呼“冤枉”的年轻人,被看守推搡进来,随即牢门关上了。
“刘正臣?”透过昏暗的光线,羌定国顿时认出了被关进来的那个人,此人名叫刘正臣,是保长曹春大的外甥,平日里在村中,思想表现比较进步。
“你怎么进来了?”羌定国低声问道。
“哎,我不是听说你们几个被抓了,想着过来探望一下你们,看看需要家里送些什么?”刘正臣一拍大腿,不无懊悔地说道:“谁曾想,这帮人蛮不讲理,一听说我是来看你们的,就给我扣了个“通匪”的罪名,把我也抓了进来。”
众人一听,替他不平之时,也表达了些许歉意,毕竟人家是为了看望大家,才会被连累入狱的。
刘正臣入狱之后,表现得非常义气,不但主动照顾几名受刑的同志,还经常站在监牢门口,大声抗议保安队抓错了好人。
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是个革命的好苗子,然而,相处下来几日之后,羌定国可就感觉,这里面有些不对劲儿了。
首先,敌人对这个刘正臣好像格外宽仁,甭管对方如何表现得义愤填膺、愤愤不平,敌人始终没有任何表现,听之任之。其次,羌定国几人被连续提审刑讯,而对于眼前这个被怀疑“通匪”的刘正臣,敌人们却并没有提审对方的意思,只是让他呆在监牢之内。
最让羌定国感到不安的是,这个刘正臣借着照顾大家的机会,几次三番地向众人打听,地方武工队的事情。
这让原本已经心生疑云的羌定国,顿时肯定了内心的猜测,眼前这位看似无辜连累入狱的年轻人,其实是敌人安插进来的眼线。
目的就是待在众人的身边,偷偷打探消息。
看穿敌人阴谋的羌定国,随后趁着刘正臣不注意,悄悄招呼了另外两人,对江锡君两人低语道:
“才进来的那个人,是个特务,大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说出任何关于组织的事情。”
就这样,在敌人的严刑、暗地里窃听之下,羌定国等人始终守口如瓶,没有吐露半点儿武工队方面的消息。
眼瞅着榨不出半点儿有用的价值,恼羞成怒的敌人们便随即决定,几天之后,将这些“冥顽不化”的武工队员们,全部处死。
得知外面的消息之后,里面的刘正臣随后也没那么多热情了,整日里除了躺在里面睡觉之外,很少再和众人攀谈,这进一步落实了羌定国的猜测,也让羌定国的心头蒙上了一丝阴霾——敌人恐怕也不耐烦了,最后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必须得尽快越狱逃脱!
阴暗的牢房之内,坐在角落里的羌定国冥思苦想着,当他的目光落在一旁的粪桶上面之时,他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粪桶夹子上面,有一个铁环,虽然锈迹斑斑,却是这间牢房之内,唯一的铁制工具了。
羌定国借着方便之际,悄悄取下了粪桶上的这个铁环,然后趁着刘正臣不注意,悄悄将之掰直。
夜里,牢房之内,呼噜声渐起,这几日失去耐心的敌人们,不再提审刑讯众人,使得入夜之后,大家难得有了一个完整的休息之夜。
侧耳倾听了许久,羌定国悄悄爬起身,随后轻轻推醒了旁边的江、谢两人。
“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今晚咱们就用这根铁棍挖墙,我白天敲了下,北面的这堵墙,不结实。”羌定国悄声道,“咱们轮流干,一定要小声些,千万不能让那人听见了。”
羌定国努了努嘴,看向一直在打呼噜的刘正臣。
几人随即开始动手,用小铁棍撬、掘墙壁,因为有着刘正臣这个特务在旁,众人动作不敢太大,靠着一点点挖撬,临近天明之时,三人总算挖出了一个小洞。
临近天明,一旁的刘正臣鼾声渐息,众人随即拉过身下的稻草,将挖出的灰土遮盖住,羌定国随即脱下衣服,团在洞口,自己歪斜着靠坐在洞处,假装休息。
在随后的几天里,三人在夜里不停挖墙壁,终于在8月29日这天晚上,挖穿了墙洞。
当晚,西石桥镇附近的利城村有演戏,据点儿内的不少保安队员,都赶过去看戏去了,只留下了两名哨兵,看守着锁紧的牢房。
羌定国等人随即决定,趁着当晚敌人防守薄弱之际,越狱脱身。
深夜,两名哨兵抱着枪,沉沉入睡,牢房之内的刘正臣,睡得如同死猪一般。羌定国等人慢慢挖大了洞口,一点点将土石挖开、移走,待洞口勉强可以通过之后,几人陆续爬出了牢房。
此时,月已中天,敌人据点之内,一片寂静,几人钻出洞外,再次回首牢房处,都有一种恍然隔世之感。
羌定国等人不敢耽搁,随即翻墙逃离了虎穴。当晚,众人一路疾行,辗转来到了横山桥镇,随后与中共澄西特派员王鹏接上了头,在对方的帮助下,最终脱离了虎口。
抗战胜利后,羌定国等人后来一直在家务农,后来,当地方党史研究人员找到这三位老农之时,众人对那次越狱之事依然记忆犹新:
“那次越狱,要是那个年轻人睡得不死,发现我们挖墙的话,我们可就跑不了了。”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82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常州文史资料》,高焕明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