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版图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不,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一个朝代曾经拥有非常辉煌的历史,不仅横扫整个中原地带,还将中国的版图拓展到欧洲,甚至连今天的伊朗都是它的附属国,这个朝代就是忽必烈时期的元朝。
那么,相隔万里的伊朗为何会成为中国的附属国?怎么证明它们之间存在这种关系呢?
一封神秘的波斯国书
在法国巴黎的博物馆中保存着一封神秘的国书,这份国书打开一看虽然是用波斯文撰写的。
但奇怪的是,落款处的印章却写着十个汉字,“真命皇帝天顺万世之宝”,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于是就引起了一些历史学者的关注。
据称,这封国书是一位来自伊尔汗国的波斯使者带给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一封“合作信”。
主要是请求与法国建立联盟一起攻打位于埃及与叙利亚边境的马穆鲁克王国,并在信中承诺会将耶路撒冷献给法国,并且会在本国内宣传法国的基督教。
但是腓力四世刚刚上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虽然明面上答应了合作,但实际上他整天忙于处理自己国内的事务,对于合作这件事也抛之脑后了。
但是这封国书却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的兴趣,专家们纷纷猜测,为何波斯会有汉字印章,难道波斯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要解开谜底,还得从这封国书的来源之处伊尔汗国说起。
伊尔汗国的由来
伊尔汗国是旭烈兀的封地,而说起旭烈兀就要提到一个关键人物——忽必烈。
成吉思汗铁木真有四个儿子,而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子,忽必烈则是拖雷的儿子。读过历史我们都知道,忽必烈统一了元朝,而且对当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的上位之路可不平坦。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将汗位传给了他的第三子窝阔台,之后窝阔台又传给他的儿子贵由。
谁能想到贵由早逝,膝下的儿子能力不足且自己家族内部不团结,所以蒙古大会就推举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
但之后,局势却发生了转变,忽必烈继蒙哥之后继承了可汗之位。
按理说,忽必烈不是拖雷的嫡长子,也没有得到拖雷的厚爱,按照推选制度来说他并没有优势,那么忽必烈是怎么获得大汗汗国继承权的呢?这就离不开他的弟弟——旭烈兀。
历史上蒙古帝国曾有三次西征,都是以发动侵略战争来拓展自己的疆域。第一次和第二次西征发生在1219~1242年间,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孙将蒙古帝国的版图扩展到印度、俄罗斯和波兰等国家。
而第三次西征则由拖雷的第四个儿子旭烈兀带领,旭烈兀十分骁勇善战,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当时他带领军队不断西进,攻下了叙利亚、埃及和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
但就在旭烈兀准备一路杀进叙利亚边境的马穆鲁克王国的时候,可汗蒙哥去世的消息却让他不得不停手回国,于是这次西征就告一段落。
然而等他回到蒙古帝国之后却发现,此刻他的哥哥们都在争夺可汗的继承之位,其中,主要是忽必烈与拖雷的小儿子阿里不哥之间的竞争。
由于可汗蒙哥在生前并未指定继承人,所以按照蒙古人的传统,可汗的推选要由忽里勒台大会选举产生,而当时忽必烈由于倾向于中原的汉文化而处于选举的劣势。
当时蒙古帝国主要分为金帐汉国、察合台汉国、窝阔台汉国和伊利汗国。其中前三个汗国主要支持阿里不哥,坚持蒙古人原本的传统,认为忽必烈观念不端。
而只有常年在外打战的旭烈兀支持忽必烈,忽必烈深受感动,承诺夺得大汗之位后将波斯(今天的伊朗)、两河流域的地区封给旭烈兀。之后,旭烈兀索性不回蒙古帝国,而在封地居住,并就地建立起了伊尔汗国。
而忽必烈由于有了伊尔汗国和北方汉人的支持以及自身丰富的作战经验,终于在5年之内结束了与阿里不哥的竞选之战,最终成为了大汗,建立起元朝。
其中,伊尔汗国一直被忽必烈视为重要的藩国,并且还给它颁发印章,这也是延续了中国历代处理宗藩关系的传统。而印章延用了汉文也表达了忽必烈对于汉文化的热爱。
两国之间的关系
至此之后,两国之间一直延续这种友好的宗藩关系,每当有新的伊尔汗上任,元朝政府就会派遣使者前往颁发新的印章。
而伊尔汗国也打心眼里认可元朝这个宗主国,不仅沿用元朝所赐予的带有“辅国安民之宝”以及“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等字样的汉字印章,还在伊尔汗国内宣传汉文化,将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进。
史书《元史》更是记载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
伊尔汗国位于中西的交通要道,自然地,工商业以及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业也比较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即使两地相隔万里,陆地交通不便,两国之间还是通过发展海上交通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除此之外,伊尔汗国历代的汗王得有元朝的大汗颁发诏书才能继位,这一点上看,伊尔汗国更像是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对于“老大”可是半点不敢怠慢。
甚至连他们之间的官吏都可以相互调换,可以说,伊尔汗国不像一个独立的国家,更像是元朝的一个省份,只是地理位置上相差较远罢了。
当然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播也对两个国家产生重要的影响。
比如元朝的刺绣传到了波斯地区,而波斯商队带来的上等钴料则为景德镇能够烧制出上等的元青花提供了基础,而这些也推动了两地之间的文化传播。
如今的伊朗其实就是当时的伊尔汗国,经历过世世代代的变迁,它们之间的关系依然情同手足。但却依然有一些日本的历史研究者认为元朝不是中国的历史,这样的观点看起来也十分滑稽可笑。
最后: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连元朝首领忽必烈都无比认可我们的民族文化,将我们的汉字推向世界各地。
所以,我们更应该树立起自己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了解本国的历史,向他们展现我们辉煌的历史,让那些以试图抹黑中国历史文化的人无话可说!
作者:吃饭啦 小郑 校稿:川川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我在头条科普##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