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2022年12月31日23:46:03 历史 1178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世纪70年代末期,越南忘恩负义,将我国援助的恩情抛之脑后,公然宣称中国是其最大敌人,并且频频武装侵犯我国边境地区,越境打死我国居民。

为教训一下这个忘乎所以的小老弟,中国方面开始考虑对越用兵,但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邓小平一直对是否对越作战慎之又慎。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有为数不少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反对对越动武,就连粟裕和叶剑英也持反对意见。

但随后不管军事的陈云说出一番话,顿时令邓小平和与会众人茅塞顿开,当即下定决心对越反击。那么,陈云到底说了什么,邓小平决策出兵越南,又经过了哪些深度的考量呢?

1975年底,在越南军民的共同努力下,南越政权被打垮,越南终于实现了南北统一。消息传来,越南国内一片欢腾,纷纷庆祝国家统一的到来。

和越南人民同样欢呼雀跃的,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同胞。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近代中国和越南的命运极为相似,都经历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一起从血与火的斗争中走过来的患难兄弟。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中越人民的友谊,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彼时的法国殖民者大举入侵越南,应越南政权的求援,做为宗主国的清朝,派出冯子材领导中越军民,对法国殖民者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取得镇南关大捷,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甚至迫使法国内阁倒台。

进入20世纪以后,中越两国的友谊更加坚固,两国的革命斗争都是由各自国家的共产党领导的,同属国际共产主义阵营。

被称为越南国父的胡志明同志,更是经常到中国向毛主席取经,学习先进的革命斗争经验。在越南的抗法战争和抗美战争中,中国不顾自身困难的处境,对越南进行了无私的援助。

越南抗法战争中,中国派出了以陈赓大将为首的军事顾问团,他们深入抗法一线,帮助越南军队指挥了无数战役。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在陈赓等顾问的帮助下,越南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奠边府大捷,一战将法国侵略者打得再无还手之力,奠定了抗法战争的胜利。

到了越南抗美战争期间,中国对越南的帮助更是全方面的无私。

在整个抗美援越期间,中国军队有4000多名指战员长眠于越南的土地上,负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除了军事援助外,中国对越南的经济援助更是不讲条件和慷慨无私的,直到现在为止,中国对越南的援助,都是在中国对外援助历史上力度最大,跨度最长的。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到1978年为止,中国对越南的经济援助总计200亿美元,其中93.3%是无偿援助,剩下的6.7%则是无息贷款。

所以,当越南统一的消息传来时,中国同样高兴,除了高层的致电庆贺之外,中越边境的中国人也纷纷和寓居我国的越南侨民共同分享这一喜悦。

他们摆下盛大的筵席,邀请越南侨民到家中做客。

手拉着手到友谊关中越友谊大桥前游行庆贺,共同诉说着这些年反帝斗争的艰辛磨难,共同庆贺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也共同期待着美好的和平生活。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可是,令中国人民乃至中国政府都没有想到的是,越南这个山水相连的邻居,这个同一个战壕里打过殖民者、打过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兄弟之国,却在完成统一后不久,就翻了脸。

不仅和中国完全形同陌路,而且还大肆侵略中国,乃至双方最终兵戎相见,打了个你死我活。

在中越关系的历史中,中国对越南一直是真心相待,并对其抗法、抗美战争进行了鼎力相助,投入了军队、武器、财物,更有多达4000余名指战员牺牲在抗美援越的战场上。

但是,随着越南完成南北统一,越南对中国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甚至公然宣称我国是越南的头号敌人。

还越境侵略我国,这逼得我国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战,双方最终走向了兵戎相见的境地。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那么,越南为何有如此恶劣的态度转变,它对中国又进行了哪些挑衅行为,中国方面又准备如何予以还击呢?

其实,中越关系交恶的源头,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中苏交恶。

1956年,赫鲁晓夫苏共二十大上做了全面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引起轩然大波,这也成了中苏之间难以逾越的裂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60年代,苏联背信弃义撤走援助和专家后,中苏两国正式交恶并走向低谷,最终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

一时间,中国在国际上处于一种四面楚歌、孤立无援的境地,为了打破这样隔绝的国际环境,中国决定寻求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接触也变得频繁起来,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破冰。

但是中国这再正常不过的外交决策,在越南眼里却是对自己的背叛,因此,原本在中苏之间摇摆不定的越南在完成统一后,彻底倒向苏联。

1978年11月,越南同苏联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

这一项条约具有浓重的军事同盟条约性质,这意味着,越南已经完全倒向苏联一方,结成共同进退的军事同盟。

同时,越南共产党领导人黎笋还公然发表声明,称中国是其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碍,这几乎等同于宣称中国是越南的头号敌人,也正是从这时起,中国方面开始考虑重新审视中越关系。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除了全面倒向苏联以获取更大的援助外,越南之所以对中国翻脸,其核心因素乃是越南复苏的、建立大印支联邦的野心。

中南半岛上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原本就是三个互相独立的国家,19世纪,在法国的殖民侵略政策下,三个国家同属于法属印度支那,三国从此开始了颇富渊源的交集。

后来,法国殖民者被赶走,做为印支联邦三国中最强的越南,就一直想着由自己恢复大印支联邦,从而支配中南半岛。

特别是在相继打赢法国、美国这样的军事强国后,手里拿着苏式、美式武器装备的越南军队更是信心爆棚,自诩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而随着信心的膨胀,其野心也在日渐滋长。

1978年12月25日,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调集20个师,在坦克集群的开路下,兵分七路向柬埔寨入侵,露出了其霸权主义的狰狞爪牙。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在入侵中国南方邻居的同时,越南也开始了频频挑衅中国的举动。

在清末年代,为了躲避国内的战乱,很多中国人背井离乡谋生,开始“下南洋”,其中,越南就是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很多中国人在此谋生,在此成家立业。

但是,在越南政府的纵容和越南宣传机器的妖魔化宣传下,寓居越南的中国人,在他们口中成了来抢占市场、抢占劳动资源的强盗,他们甚至还号召越南人民赶走中国人。

于是,在不法分子的怂恿下,越南国内掀起大规模排华运动。

中国人在越南开设的店铺遭到抢劫、打砸,中国人遭到殴打和谩骂,许多旅越中国人,两三代才积累的财富和家产被毁于一旦,被迫逃回国内或流落海外。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除了国内的排华运动外,越南军方也开始频频越境进入中国边境地区进行武装骚扰。越南军人秘密渗透到中越边境的山林中,利用地形优势居高临下,向我边境居民开枪开炮。

由于中越长期交好,中国边境的普通居民对风云变化的中越局势毫无察觉,对越南军人也毫无戒备之心。

他们每天的日常仍然是到中越边境的山地上去干农活,但是,就在中国居民毫无防备的时刻,越南军人居然无耻的向手无寸铁的群众打出冷枪,造成无辜群众伤亡。

更过分的是,越南军队还向居民民房开炮,摧毁房屋无数,致使中国居民无家可归,被迫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中,成千上万吨香蕉也因居民不敢前去收割,烂在了树上。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除了南部边境的武装侵略行为,越南还在南海海疆频频挑起冲突,公然宣称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是越南的领土,并侵占了超过90%的岛屿。

面对越南的变本加厉的挑衅行为,中国政府忍无可忍,开始考虑要用武力惩戒越南。

上世纪70年代末,越南不顾我国的多次警告,在边境地区进行了变本加厉的武装侵略,打死打伤我边境居民多人,并推倒界碑,公然侮辱我国尊严。

为此,中央军委决定将武力惩戒越南,提上中央的议事日程。专门为此召集了政治局常委和解放军高级将领,开会讨论对越策略。

那么,在这个会议上邓小平是如何下定出兵越南的决心的,邓公的这个决心背后,又有哪些深度的考虑呢?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在越南的侵略行径愈发嚣张的同时,中国也在考虑对越动武的事情。1978年底,主持工作的邓小平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解放军高级将领,开会研究对越用兵的事情。

当时,苏联在北边虎视眈眈,美国的态度也不明朗。

因此,很多同志对贸然出兵越南表示担忧,特别是苏联同越南已经签订,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越友好条约》的情况下,他们担心出兵越南会遭致苏联的报复。

当时苏联是唯一一个能抗衡美国的国家,虽然中国不惧怕侵略,但是在面对苏联这样的强大对手时,谁也不敢说结局会怎么样。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有人说苏联正忙于和美国搞军备竞赛,应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越南这个新入伙的小老弟,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说苏联的脾性谁也不清楚。

当年二战时《苏日友好条约》并未失效,日本关东军想借此条约说服苏联保持中立,但结果还不是百万苏联红军说入关就入关,所以在考虑苏联态度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因此,粟裕和叶剑英也表示说:“打越南可以打,但不建议这个时候打。”

粟裕和叶剑英是我军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功勋宿将,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一个是开国大将之首,一个位居十大元帅之列,他们的意见,邓小平不得不慎重考虑。

对于是否出兵越南一时难以抉择,会议陷入僵局。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中共元老的意见,对邓小平下决心出兵越南起了关键性作用,这位元老就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的陈云同志。

陈云同志是我党元老级功勋人物,在党内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威望。

在他29岁时就已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了,而当时的毛主席还只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小平也不过是中共中央的秘书长。

在建国之后,陈云同志又长期奋战在经济建设战线上,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面对会议陷入僵局和邓小平的犹疑不决,陈云说道:

“我看不必过分担心苏联的介入,苏联虽然和越南签订了同盟条约,但他的大部分军队都布置在欧洲方向,想要对中国动武,他至少也得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将军队调动回来,这一个月的时间我看就可以用来打越南。”

这样的想法和邓小平不谋而合,在邓小平最初的设想里,对越动武就是一场以惩戒为主的军事行动,要在有限时间内、在有限广度上打击越南,速战速决,迫使其放弃侵略野心。

内部的意见一致了,为了在国际态势上迷惑越南,邓小平先后访问美国和日本,并在1978年12月16和美国共同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宣布自次年1月1日起,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粟裕和叶剑英反对打越南,陈云的一席话,让邓小平下了最终的决心 - 天天要闻

邓小平的这一招着实高明,在访问美国的同时公开向中越边境调动部队,给越南造成一种中国出兵越南,已经得到了西方社会支持的假象,也使在北方虎视眈眈的苏联不敢轻举妄动。

1979年2月,在中央军委的部署下,奉命入越参战的9个军在云南、广西边境部署完毕。

2月17日,在万门火炮的轰鸣声中,解放军东西两线同时向越南境内发动进攻,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在邓小平的决策下,这一战换来了中国几十年的和平环境,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也用迅雷不及掩耳的迅猛攻势,彻底摧毁越南的侵略野心,使其不敢再觊觎中国的疆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