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日军进村扫荡,一村民找到伪乡长道:我屋里人都是共产党

2022年12月29日22:30:28 历史 1890

1942年4月7日,晌午。

双港据点的五十余名日伪军,突入丰大乡进行扫荡。当时区委干部陈全鹤、武力章等人正在建华村内做群众抗战工作,此时得到消息的众人,想要转移已然来不及了。

抗战时,日军进村扫荡,一村民找到伪乡长道:我屋里人都是共产党 - 天天要闻

在场的村民吕汉邦对诸人建议道:

“大家先去我家躲一躲,我这就去找王乡长,看看能不能拦下这帮人。”

吕汉邦要找的王乡长,名叫王如璜,是丰大乡伪乡长兼任维持会会长,此人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在日本人面前很会来事儿。

不过,此人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欺软怕硬,对普通民户从不放在眼中,但甭管是国民党顽军还是新四军经过这里,他都不敢主动招惹、结怨,更别提向日本人告密之类的小动作了。

吕汉邦瞅准的就是他这个欺软怕硬,趁着一众日伪军自村口开始挨家挨户搜人之际,吕汉邦一路小跑,匆匆跑到了王如璜的家中。

“王乡长,不好了,日本人进村来抓人了。”吕汉邦跑进屋,喘着气对王如璜说道。

“抓就抓呗,这事儿我知道呀,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王如璜挠了挠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抗战时,日军进村扫荡,一村民找到伪乡长道:我屋里人都是共产党 - 天天要闻

“王乡长,不瞒你说,我屋现在里面有几个人,可都是共产党!”吕汉邦靠近王如璜,低声透露道,“他们要是在咱们村出事儿了的话,你想想,咱俩谁能跑得了?”

吕汉邦的这句绵里藏针的“硬话”,让王如璜听罢心里不由一凉,这帮人要是在自己村里被抓,自己可就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

共产党那边铁定会怀疑自己向日本人通风报信,而日本人那边也会怀疑自己私底下窝藏地下党,有通共嫌疑,自己这边是两头不是人。

“哎呀呀,这可怎么办呢?”王如璜一想,头都不禁有些大了起来。

“依我看,莫若这样办最好,你把他们引开,坚持到天黑……”吕汉邦对王如璜如此这般地开始谋划起来……

不多时,王如璜便带着瓜皮小帽、领着几个当地乡绅和吕汉邦来到了村口处,此时的日伪军众已经搜了几户人家,闹得是鸡飞狗跳,也没见到共产党的影子。

太君辛苦。”王如璜躬着腰身,来到了日军军官的面前,讨好地迎呼着,以维持会会长的名义,请一众日伪军进屋喝茶。

抗战时,日军进村扫荡,一村民找到伪乡长道:我屋里人都是共产党 - 天天要闻

日军军官领着翻译和几名伪军头目,来到了王如璜的家中,王如璜招呼旁人为日伪军上茶,旁边的日军军官问道:

“你们这个村上,到底有没有共产党?”

王如璜一副严肃、老实的模样,想了想回答道:

“前些日子,听说还真有几个共产党在这一带活动过,现在不知道去哪儿了。”说着,王如璜扭头对吕汉邦吩咐道:

“你去村里面打听下,看看有人知道那几个共产党去哪儿的消息没有。”

吕汉邦出去在外面转了一圈,期间看到几名伪军走到他的家门口,吕汉邦急忙走上前去,大方地打开了自家院门:

“几位老总,要不也进我院里搜一搜吧?”

那几名伪军刚才已经看到吕汉邦跟在王如璜的身后,随即笑了笑道:

“不去了,你家怎么可能藏有共产党?”

抗战时,日军进村扫荡,一村民找到伪乡长道:我屋里人都是共产党 - 天天要闻

随后,几名伪军便离开,去下一家搜查了,吕汉邦攥紧的手,这才慢慢松开,手心之内全是汗水。

吕汉邦在门口又呆了一会儿,确定没有伪军经过这里之后,匆匆回到了王如璜的家中,一副急匆匆赶回来的模样,“如实”汇报道:

“我刚都打听清楚了,那几个共产党都走了,前几天夜里往南面赶夜路走的,现在咱们附近是没有一个共产党了。”

一众日伪军听罢,随后便命令村内日伪军停止搜查,众人在王如璜家胡吃海喝了一顿之后,随后便告辞离开了建华村。

当晚,确认附近没有敌人出没之后,吕汉邦连夜将陈鹤全、武力章等人,一路小心护送过了中山河南岸之地,一场危机最终悄然化解。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162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响水文史资料》,吕维武口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王凤阁:宁碎头颅不作奴(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 天天要闻

王凤阁:宁碎头颅不作奴(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新华社记者 张博宇 王凤阁画像。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供图 他散尽家财,却得到母亲的赞许;他坚持抗战,打得敌人胆寒;他誓死不屈,感动了万千群众;他慷慨赴难,身旁是妻儿相伴。他是抗日名将——王凤阁。 王凤阁,出生于吉林通化一个教师家庭,幼读私塾时便以“精忠报国”自励,常吹奏《满江红》寄托壮志。1931年九一八事...
赵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过父祖袭爵,又熬死诸子 - 天天要闻

赵穆王朱常清:大明宗室的天煞孤星,越过父祖袭爵,又熬死诸子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股极为重要的文学思潮推动着文坛发展,它便是以尊古、复古为旗帜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巅峰当属唐宋时期,造就了唐宋八大家。明代中后期则是古文运动的另一个高峰期,代表人物为以李梦阳为领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
姜安 马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法西斯贡献不容抹杀 - 天天要闻

姜安 马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法西斯贡献不容抹杀

作者:姜安 马杨来源:《历史评论》2025年第3期帝国主义是引发世界大战的根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帝国主义的天然对立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仅改变了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性质、进程及结果,还深刻改变了战后国际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为战胜法西斯主义作出的历史贡献,...
田城旧事(140):景小莉干了不合时宜的事 - 天天要闻

田城旧事(140):景小莉干了不合时宜的事

张丽丽叫停了自己男人杨俊力干的那件不合时宜的事,其实,她也不用叫停,那件事已经停了,因为杨俊力的政敌秦长寿压根就没有打算给他往上报。而这个时候,景小莉却干了一件极其不合时宜的事。景小莉何许人也?
只是下了个馆子,高洪波的政治风险却被拉满了 - 天天要闻

只是下了个馆子,高洪波的政治风险却被拉满了

重庆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请吃饭这件事,在网上渲染了两天,仍然热度不减。吃饭的地方是个正经餐馆。高洪波请了两桌人,一共20人左右。最后把菜单一晒,有青椒鱼,有猪脚,有芋儿鸡,有葱香腰花。合计一桌554,两桌1108。抹了零头,1100元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