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2022年10月01日10:43:40 历史 1376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追求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在很多位君王身上都发生过,“鬼神之说”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只是在过去,人们对“鬼神之说”更加敬畏,甚至多代君王都有招一些道士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仙丹妙药”。

在那时,君王被认为是天神之子,是被上天派下来管理人间的,所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就连死时都要有大量金银珠宝,甚至后宫佳丽为之陪葬。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大概就是是目前所发现的最为宏大的陪葬队伍了,在史学家们第一次发现秦兵马俑之时,就出现了非常多的传言。有人说秦始皇暴戾无道,为了彰显自己的至高无上,便让自己的千军万马来陪葬。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实际上的秦兵马俑只是模仿千军万马雕刻而成,真正完全以活人殉葬的殉葬制度实际上是商朝开始的。因为那时的人们认为,人在死后是以灵魂的形式继续存活的,而作为“上天之子”的一代帝王怎么能孤身一人以灵魂的形式存在呢?

一直到后面很多代君王,尽管朝代变更,但殉葬文化却并没有很快消失,而秦兵马俑是春战国时期被各诸侯国主张废除“以人殉葬”后的代替品。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秦兵马俑大都是用陶土冶制烧炼而成,在工匠们精妙绝伦的雕刻与上色之下,一个个兵马俑变得唯妙唯俏,仿佛真人。每一个兵马俑都拥有着不同的表情,这是现在机器制作加工出来的人偶娃娃所不能比拟的。

每一寸雕像在工匠的手下仿佛活了过来,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兵器,不同的兵种,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手艺与智慧。

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为啥非得让一群“陶土人偶”在陵墓中陪着他一起死呢?大概还是因为秦始皇的雄心壮志吧。毕竟秦献公时期就废弃了一伙人殉葬的制度,再怎么样还是得尊重一下老祖宗的,虽说以秦始皇的暴戾与威压来看也不是不能命令军队给他陪葬,但人家也有儿子,人家也想让自己子孙一直统治天下呀。要是真的让自家军队陪葬,那辛辛苦苦打着天下岂不是闹着玩?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秦始皇在晚年时期对于“长生不老”与“成仙之路”可谓是深信不疑,尽管知道自己会死,但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皇亲贵族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可谓是非常重视的。生前是什么待遇,死后不然不能太差,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的兵马俑陪葬。

可是这么规模宏大的数量,一时半会做不出来啊。的确,这么庞大的数量需要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在那个时候给自己修建陵墓可以说是非常积极的。像秦始皇,继位后一年就开始准备自己死后的去处了,整整建了39年,停建后还没两年,秦始皇就去世住进去了。停建并不是建成,在秦始皇死后他的陵墓还陆陆续续修了一年。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活人殉葬

虽说秦始皇有秦兵马俑陪葬,但这并不代表就不会有活人被拿来要求殉葬了。秦二世作为一个比秦始皇还要暴虐的皇帝,在秦始皇陵修建完毕时将建造陵墓的工匠尽数活埋,并且将秦始皇后宫之中无所出的嫔妃也尽数赐死给秦始皇陪葬。那么究竟有多少人被以身殉葬了呢?

秦始皇自登基起就在想自己死后的墓穴该怎么建造了,而秦始皇陵的建造还是由他的丞相李斯提出的。李斯提出这个方案之后,自家老板非常满意,大手一挥就开始抓壮丁,建造黄陵。黄陵建造用了小四十年,在这期间从未停止过抓壮丁补充工人来做苦活。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差事,给天下之主修葺过陵墓,以后说出去多有面子啊!可是当他们踏入这个圈子开始,便被牢牢套住了。每天都在不停地劳作修建,没有完整的休息时间,卫兵们牢牢盯着他们,偷懒一下都不行。就这样,在这三十多年里无数人老去,意外与疾病也并没有让他们能轻松一些。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人们渐渐发现,那些去往修葺秦始皇陵的人都在也没有回来过,这就造成了没有人愿意主动去报名了。可是墓中几乎每天都会有人因为过度劳累死亡,那些囚犯、流放之人也不是天天都能送来一大批的,若是耽误了陵墓的交工,那大家都是要被砍脑袋的呀!

手下的兵将开始了大量征用劳力,许多人家中合适的青壮年全部都被强行带走去修葺陵墓,这种行为在秦始皇晚年时期最为严重。搞的百姓家中没有壮丁,庄家也只能靠老人女子耕种,可严重的赋税又让这些家庭被压的站不起身,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监工的士兵被派往这里时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每天监监工,耍耍威风就能照常拿到工资,修剪速度太慢,挨骂了?没关系,冲这些壮丁努力发泄怒火,盯得紧点就是了。可威风凛凛的他们大概也想不到自己是被选中陪葬的吧!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秦始皇陵还没修好,就又要开始修长城,两边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让百姓人心惶惶,壮丁充军地勉强逃过一劫,而那些没权没势在家劳作的男子就陆续都被带走了。

被带走的壮丁不是被发往骊山修墓,就是被派到边境修长城,哪边都没有个好结果。

派去修墓的这群人熬了一年又一年,熬到头发白了,人死了,就被丢出去。然后又有新的人被填进来,就这样年复一年,终于把秦始皇熬死了。本以为剩下的这数十万人熬死了秦始皇就迎来了生的希望,可偏偏就是天不遂人愿。

上位的竟然不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公子扶苏,而是那个不学无术的阴郁少年胡亥。胡亥的狠厉暴虐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得了,这些人继续在墓里呆着吧,把剩下的那些还没有修好的地方修好再说。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不过本身也没剩几处了,这些人看着陵墓一天天修葺完好,好像回家的日期又近了许多。可事实证明,大家想多了,从他们入黄陵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他们回不去。

终于,秦始皇陵在大家的努力下竣工了,都等着回家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如释负重的笑容,就连那些小小监工也松了口气。可还没高兴多久,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出口传来很大的声响,大家忽然反应过来什么似的,接连冲向外边。可一切都晚了。

秦二世下令让所有工匠为秦始皇陪葬,就这样,数十万人被关在陵墓之中,再没了重见天日的机会。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不久后,秦二世又下令让后宫没有子嗣的妃嫔殉葬,挨个赐死。有人不愿意,就被抓回来强行执行赐死,前后又是数千人。这殉葬规模可谓是相当宏大了。

至此,秦始皇的地下宫殿中,不但拥有了后宫佳丽数千名,也有了数十万百姓,军队是大规模的秦兵马俑,在死后的世界里,他又将带着他的铁骑与臣民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殉葬制度

这样的殉葬制度虽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废除,但这并不影响依旧有很多君主继续使用殉葬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私心。

秦二世暴戾无道,数十万人性命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群贱民,赐他们陪葬秦始皇是恩,是赏,这样的行为注定了大秦帝国的天下将在他的手里彻底消失。

历史上使用活人殉葬的制度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稍见好转,从直接赐死一个好端端的人陪葬,变成时候入皇陵陪葬。到了宋朝,由于一些边疆民族也有活人殉葬的传统,所以又兴起了好一段时间。

兵马俑是真人还是石像?只因一件事,就让数十万人为之陪葬 - 天天要闻

明清时期虽说没有让大面积的百姓、军队陪葬,但后宫妃嫔陪葬几乎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是在数量上明显越来越少了。真正的活人殉葬制度实际上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结束的,这才结束了这长达几千年的荒唐的殉葬制度。

有些时候,古人的思维让人无法理解,因为我们是在科学教育之下长大的,本身对鬼神就没了曾经的“敬畏之心”,金银财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我们眼里这些殉葬文化真的荒唐至极,无论是以人殉葬还是陪葬金银珠宝,看起来都是无法理解的。但在古时候,无论皇亲国戚还是平民,有能力的一定会在死时带些什么一起陪葬的。这也许是亲人对死者的一种尊重,也是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可以过得舒心一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