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2022年09月30日10:04:10 历史 1352

作者:千叟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本文约2200字 | 阅读需3分钟

‬前言

提到开国十大将帅,每一个人的大名都如雷贯耳,朗朗上口!但是有一个人,功劳和威望比肩十大元帅,但是名字却朴实无华,甚至有些平凡,他就是邓小平!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其实邓小平之前也使用过两个名字,而且每一个名字都大气磅礴,一个叫“邓先圣”,一个叫“邓希贤”。

那么邓公后来为何会“舍大而取小”呢?“小平”二字的背后究竟又有何深意呢?

初名邓先圣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看着眼前的孩子,他的父亲邓绍昌(字文明)欣喜若狂。由于自己就是家中的独苗,所以他对眼前的男孩非常的珍爱。

那么什么样的名字才能配得上这个孩子呢?邓绍昌思来想去,想了好几个他都觉得不妥。突然他灵光一闪,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希望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长大后能像古代的“贤才”,“圣人”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想到这,邓绍昌心里琢磨:不如取一个“圣”字,加上自己是“绍”字辈,孩子是“先”字辈,就叫“邓先圣”。

邓先圣果然人如其名,小小的年纪就聪慧过人,邓父更是对他喜爱异常,下决心要好好培养他。很快邓先圣就到了读书的年纪,6岁那年,邓绍昌把他送进了私塾读书识字,老先生见他圆圆的脸,宽宽的额头,浓浓的眉毛,虽然个子不高,却十分精神,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但是当老先生看到邓先圣名字的时候,觉得有些不妥,其原因有二:

第一:在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中,只有孔子才被称为“至圣先师”!小小的孩子名字叫“先圣”,在某种程度上是冲撞了孔夫子的。

第二:在中国的古代,有句老话叫“贱名好养”!意思就是小孩的名字不能起得太大,防止德不配位,导致孩子夭折。所以在封建社会,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大多是“贱名”,比如说“狗蛋”,“狗剩”之类,名字里都带着阿猫阿狗,因为阿猫阿狗相对来说比较好养活!当然这都是封建社会的迷信,不可信也不可取。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后来老先生找到邓绍昌,把自己的想法跟邓绍昌交流了一下。邓绍昌本就是读书人,经过讲解,他非常赞同老先生的想法,于是恳求先生给自己的孩子“赐字”。老先生手捻须髯,点头不语。

教书老先生会不会给邓先圣“赐”名字?又有什么好名字“赐”给邓先圣呢?

学名邓希贤

教书老先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古板,但是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却非常担忧,而能够改变这种社会状态的,只能依靠更年轻的下一代人。老先生手捻胡须,对着邓绍昌说道:“你我都希望这个孩子长大能成为国家的贤才,栋梁,我看就叫“邓希贤”吧!”

邓绍昌一听,拍手叫好:“邓希贤既避免了名字太大,又能体现你我二人对他的希望和寄托,是个好名字!”

就这样,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去法国留学,邓小平都在使用“邓希贤”这个名字!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直到1927年,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屠刀,邓希贤受党中央指示到武汉工作,到了武汉以后,共产党中央领导集团再也没出现“邓希贤”这个名字,取而代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邓小平!

邓小平名字的由来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再次合作,而中央红军已经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也就是八路军。八路军下辖三个主力师,邓小平任129师政委,与师长刘伯承搭档。

1939年九月,暑气渐消,秋高气爽,刘伯承和邓小平去386旅视察,吃完午饭,刘邓和陈赓三人在操场上休息,聊着有关部队的问题,几个农家的孩子在他们边上玩耍。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邓小平烟瘾大,聊着聊着就掏出烟分给刘伯承和陈赓。三个人正在吞云吐雾之际,突然操场上有个小孩大哭起来,嘴里还嘟囔着:“我不要当邓小平!”

三人听到后一愣,都很好奇:邓小平怎么了?为什么不愿意当邓小平呢?

看出了邓小平的尴尬,刘伯承笑道:“童言无忌,不必和孩子计较,我帮你问问他为什么不愿意当邓小平!”

说完,刘伯承朝着远处招手:“孩子,来伯伯这!”小孩一看是八路军伯伯在叫他,揉着泪眼跑了过来:“八路军伯伯,你找我什么事?”

刘伯承摸了摸小孩的脑袋,问道:“刚才伯伯听到你说不想当邓小平,为什么呀?要知道,他可是八路军里响当当的人物,是个大官呀!”这时陈赓也在一旁附和。

没想到小孩却一本正经地说道:“谁让他当那么大的官,却取那幺小的名字?所以每次做游戏,我都不想演他!”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三人一听,哈哈大笑,终于明白了原因。原来孩子们做游戏,认为邓小平的名字太小,与官阶不匹配,大伙都不愿意演邓小平!

刘伯承跟孩子说道:“你想知道他为什么叫邓小平吗?这个问题得问我!”孩子一听,也来了兴趣,一脸好奇地问道:“你认识邓小平吗?你怎么这么了解他?”

“我当然认识!”刘伯承答道。“我告诉你,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原先并不叫邓小平,而是叫邓先圣,后来去上学,老师认为他的名字冲撞了孔夫子,就给他取了个学名,叫邓希贤,你说说,这两个名字大不大?”

“这两个名字挺大,可后来为什么叫邓小平呢?”孩子若有所思地问道。

“后来邓小平长大了,他对圣贤之名看得很淡,认为自己非圣非贤,只不过是个渺小平凡的人罢了,所以就把名字改成了邓小平!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人的代号罢了,名字的大小不算什么,拥有广阔的胸襟,乐观的心态才是真的伟大!你说他伟不伟大?”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孩子一听,满脸笑容:“邓小平真伟大,我要演邓小平!”几个孩子都嚷嚷着要演邓小平。

结语

正如刘伯承所言,邓小平胸襟广阔,思想乐观,在政治舞台上,他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仍然屹立不倒。

后来毛主席在接见邓小平的时候,关切地问道:“这些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而邓公却斩钉截铁地回答了两个字:“等待!”

孩童问邓公:为何那么大官名字那幺小?刘伯承:这个问题得问我 - 天天要闻

在被问道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时候,他始终坚持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儿子。

一位至贤至圣之人,能一直用“小平”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心境所达到的层次和高度不得不让后人敬仰。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