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反顽战役,将石友三部逐出冀南
冀南反顽战役开始前,石部主力六十九军及孙良诚等部共1.7 万余人,摆在南宫之垂杨、董家庙和枣强之大营以及咸县之郭固、雪塔等地区,高树勋部主力在冀鲁边观城地区,一部延伸到临清、冠县间。
我军以东进纵队主力、青年纵队七七一团及由冀中调来的刘(子奇)支队和一二○师在冀中的贺(炳炎)余(秋里)支队、张仲瀚津南自卫军,冀南第四军分区部队(李荣部)等组成左翼队,由陈再道、刘志坚指挥。任务是将石军拦腰截断,由西北突击消灭郭固、董家庙地区之石军。
以东进纵队一团、青年纵队三团、先遣纵队一团、筑先纵队独立团以及三八六旅四团等部组成中央纵队,由徐深吉、吴富善指挥,任务是由南向北突击消灭郭固、董家庙地区之石军。
以筑先纵队、先遣纵队及曾国华支队为右翼队,由李聚奎、肖永智指挥,任务是箝制高树勋部。
杨勇支队到观城、朝城一带,逼近高树勋部主力,阻其北援石军。
冀中赵(承金)谭(冠三)支队及冀南李(林)赵(义京)支队,由王宏坤指挥,任务是箝制石部一八一师及其周围部队,阻其南援。
我们原定2 月11 日开始反击,被石友三发觉,石感到孤军远悬,战力薄弱,甚恐我军兴师问罪,于2 月9 日秘密南窜,并令高部为其策应掩护,高未执行。我军立即分数路追击堵截,第一次讨石战役开始。
战斗打响后,青年纵队七七一团等部在清河以西之狼窝消灭孙良诚部1 个团;东进纵队主力和冀中1 个团在威县东北枣科、史家庄地区与石部暂三师激战,歼其2 个营,击溃其大部;中央纵队在清河西南重创石部主力一八一师。
2 月13 日,我左翼队及中央纵队等将顽军主力及石友三总部围困在威县东南下堡寺、摇鞍镇一带。我军与顽军进行村落争夺,展开激战。石部主力遭我痛击,伤亡惨重,逃散500 余人,被俘1500 余人,武器缴获颇多。这是首次讨石战役的一次关键性的战斗。
13 日,孙良诚率2000 余人突围南逃,渡过卫河进至南乐地区,与丁树本部靠拢。15 日夜,石部主力残部突围向西逃窜。我东进纵队主力、青年纵队七七一团及冀中赵谭支队等部立即展开多路追击。 16日,与顽军激战于曲周东北之南北龙堂,歼其1 个营。冀南军区5 个团及冀中刘子奇支队、津南自卫军等部,由邱县东向西南急进,截击顽军。
在这时候,日军见石部被我军追击、堵截甚急,为掩护石军逃窜,便由广平、曲周、肥乡等县出动日伪军1000 余人,进至广平、邱县间之平固店一带阻击我军,与我向西南急进、担负堵击任务的部队进行激战。我绕过日伪军继续追击顽军,于17 日赶到曲周地区。日军见未能阻止我对顽军的追击,便又从威县、邱县等地调集一批日伪军,加上前一股共3000 余人,分数路到东目寨、下堡寺一带,攻击我军尾部,并施放大量毒气。刘、邓遂下令暂停追击顽军。石友三趁我追击部队与日军激战之机逃窜。我原估计石率残部向南、向东从大名、馆陶间,或临清、馆陶间渡河南逃。他却向西经龙堂过滏阳河,又向南由曲周西塔寺桥过滏阳河,在日伪军的掩护下,逃脱了我追击部队的堵截。穿过日伪军据点密集、我军工作薄弱的魏县境内,从大名、临漳之间渡过漳河,逃到清丰、濮阳地区,向丁树本、高树勋部靠拢。第一次讨石战役到此告一段落,共歼灭顽军7000余人。
冀南讨顽虽没有将石友三部全歼,但将其赶出了冀南,为冀南抗日根据地拔除了一个大祸根,摆脱了“前门拒虎,后门拒狼”的严重局面,冀南抗日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巩固。
卫东战役,将石友三部赶到我根据地边沿
第一次讨顽战役后,蒋介石又命令进占磁县、武安、涉县、林县的朱怀冰部和逃到清丰、濮阳的石友三等部,再次向太行、冀南地区的八路军进攻;同时命令在黄河以南的第四十一、第七十一军,迅即渡河北进,协同朱、石等部夺取我太(行)南和冀南抗日根据地。于是,八路军总部决定趁黄河以南的顽军尚未北渡,朱怀冰部孤立突出于武安、涉县地区,鹿钟麟、孙殿英等部暂时持观望态度,以及石友三部在清丰等地立足未稳之机,路西我军发起磁(县)武(安)涉(县)林(县)战役。路东我军发起反击石友三部的卫(河)东战役即第二次讨顽战役。
第二次讨顽战役是于1940 年3 月4 日开始的。这次战役,我们总结了第一次冀南反顽战役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由于缺乏平原大规模作战的经验,冀南讨顽战役在兵力的使用和部署上有不尽妥当的地方,如在贯彻“咬一口算一口”、“一口一口吃”的指示时,有的口张得大了点,反而吃不下。卫东战役中,我们尽量注意布置得更周密些。
参加这次战役的除冀南、冀中的部队外,还有冀鲁豫的部队,各部队的任务是:
冀南军区诸地方部队留在冀南,由王宏坤指挥游击,巩固根据地,控制卫河渡口,策应卫东作战。
先遣纵队、筑先纵队,除留在卫河以西的一部外,其余为鲁西北支队,由李聚奎、肖永智指挥,从东北向观城、仙庄集一带进攻,箝制高树勋部向南增援。
杨勇部和挺进纵队第五支队为鲁西支队,由杨勇指挥,第一步进攻濮县城,不能攻占时,则派一部监视。第二步准备向西攻击黄城。
杨得志部为豫北支队,由清丰以南向东进攻驻黄城、袁庄、刘庄之石军,并以一部控制卫河渡口,防其向西南逃窜。
冀南5 个团、冀中5 个团为中央纵队,由陈再道、刘志坚指挥,与鲁西支队共同消灭石部。抽东纵2 个团为战役预备队。
3 月4 日凌晨一时,我军对石友三部发起总攻。我赵谭支队一部战前潜入顽军占领的六塔集,从里面打,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歼灭该处顽军,攻占六塔集。这一仗打得很漂亮。鲁西支队攻占濮县,鲁西北支队攻占观城、仙庄集,刘子奇支队攻占卫城集。战役开始第一天,我军即重创顽军,俘其800 余人,并击溃由范县进至观城以北的玉金祥部1 个团。
我军攻占六塔集后,驻黄城之石部主力进行反扑,企图夺回六塔集,以固守黄城。我预备队投入战斗,将反扑之顽军击溃。顽军在我各路部队猛攻之下,军心恐慌,乱作一团。
3 月5 日,顽军主力分路南逃,我军猛追,在濮阳城东和东南击溃顽军2个团。6 日,我军在八公桥又重创顽军。顽军向菏泽方向逃窜,杨勇部穷追不舍。 11 日,顽军逃到民权县以东,从柳河集过了陇海铁路,进入日军占领区。15 日,丁树本部也南撤到封丘一带。
但是,他们并不善罢甘休,当我军大部返回鲁西北时,石友三和丁树本部在山东菏泽日军500 余人掩护、配合下,于4 月1 日进占东明县城。4 月5日,石部又进至徐镇、保安集及以东地区,丁树本部进至两门西北。我军集中冀鲁豫支队、赵谭支队于6 日在两门西北小韩集一带,将丁树本部大部击溃,丁率残部千余人逃到豫西去了。4 月8 日,东进纵队、冀鲁豫支队和赵谭支队再次重创石部,石率残部南逃曹县、定陶地区。此役,先后共歼灭顽军6000 余人,将他们赶到我根据地边沿地区。根据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他们没有发动新的进攻之前,便适可而止,不再继续追击,第二次讨顽告一段落。卫东战役后,赵谭支队留在冀鲁豫,程子华率领刘子奇支队返回冀中。
这次战役前,为了贯彻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分化瓦解顽军的方针,我曾给丁树本写了一封亲笔信,主要内容是规劝他不要跟石友三跑。信是由原临清专员韩多峰专程送的。韩是被沈鸿烈撤职的,此人曾来过南宫,与我们关系不错,同丁的关系也甚密。但是,丁树本不听我方规劝,最后被我击溃,落荒而逃。孙良诚更是顽固不化,和石友三紧紧勾在一起,对我们的好意劝告置若罔闻,结果落得个损兵折将,大部被我歼灭。有些顽军头头,经过我们做工作,采取观望消极态度,这对我讨石作战是有利的。
我们在作战中,认真贯彻执行了刘、邓首长和师政治部关于争取顽军下层官兵抗日,孤立头子的指示,以及不准杀害、辱骂、殴打被俘官兵,禁止搜腰包,被俘官兵实行分居,连以上军官酌情给以物质优待等具体规定,效果很好。因石部等顽军下层官兵多来自冀南或山东沂蒙山区,不少人是被抓壮丁来的,他们的家乡曾遭日军蹂躏,抗日民族意识比较浓厚,对横行乡里、祸害百姓的汉奸深恶痛绝。他们对少数上层分子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内心深处愿意抗日和铲除汉奸,但不敢流于言表。根据我们掌握的这些情况,在石部被俘官兵中,广泛揭露石勾结日军当汉奸,攻打八路军,残害抗日群众的大量事实,还组织座谈会,让俘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控诉石友三等人的罪行,激发被俘官兵的抗日爱国热情。经过教育,放他们回家。这些做法对瓦解石军起了很好的作用。石部好多士兵盼望我们去打,以便趁机逃跑回家。
每次战斗,石部下层官兵都有不少趁机逃跑的。石友三族弟石友信的教导师逃亡情况尤甚。其第1 团2 连只剩下23 人,第2 团每连平均只剩40 人。
直南讨顽战役重创石部,讨逆战役胜利结束
第三次讨顽战役(即直南讨顽)是在1940 年7 月开始的。
石连遭我两次打击后,不甘心失败,进一步勾结日军,向我反扑。石率残部逃到曹县、定陶地区后,便派其弟石友信到商丘向日军乞怜救援。6 月5日,日伪军出动步、骑兵6000 余人,分3 路“扫荡”我濮阳桑村集地区。遭我军打击后,便从徐州、兖州、泰安、安阳等地增调1.5 万余兵力,分12路向清丰、濮阳扑来。我军分散游击,对敌声东击西,不断袭扰,消耗敌人。
敌疲于奔命,到处扑空,遂于中旬大部撤回原地。在清丰、濮阳、内黄、东明县城,以及附近的村镇设立了30 多个据点。
这时,石友三又率其残部及纠集之杂顽军2.5 万余人,于6 月中旬在日军“扫荡”掩护下卷土重来,占我观城、范县、清丰、濮阳和濮县等地,企图进窥我鲁西北,联结顽匪齐子修等部,建立反共基地,切断我华北与华中之间的联系。为粉碎顽军上述企图,我军遂发起直南讨顽战役,第三次打石友三。
7 月2 日,朱总司令和彭副总司令命令我与鲁西军区政治委员肖华共同指挥,发起直南讨顽作战。参加此役的部队有:冀南新四旅七七一团、新七旅二十团、新八旅二十二团及军区骑兵团,为中央纵队,由徐深吉指挥;以晋西独立支队、鲁西运河支队为左纵队,由杨勇指挥;以直南新三旅、民一旅及冀中南下支队为右纵队,由杨得志、崔田民指挥。
7 月12 日,我和徐深吉同志率冀南参战各团,东渡卫河奔赴直南。战役原定15 日夜发起。 11 日,石部特务旅和孙良诚部共5000 余人,分4 路先向我发起进攻。我运河支队与顽军奋战一天,歼其1200 余人。15 日夜,中央纵队与左纵队进攻龙王庙、吴桥等地孙良诚暂编一师,激战两天,将其击溃。右纵队重创濮县顽军高树勋之增援部队,歼灭1500 余人。孙良诚、高树勋两部经此打击,龟缩于濮县城周围。这时,日军为配合石友三等部由寿张出动200 余人,在飞机掩护下向我奔袭,挽救石友三部的危局。8 月初,齐子修部千余人,从堂邑向南进到沙镇,企图策应石友三部,我中央纵队乘其立足未稳,将其击溃,俘500 余人。
石友三等部经我打击后,则凭深沟高垒采取守势,并指使封建会道门对我进行骚扰。根据顽军此时的特点,八路军总部于8 月中旬指示我们,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双管齐下,在军事上,我主力部队从东、北两面逼近顽军,压缩其占领区,打击其外出部队。在政治上,我们采取召开群众大会,开明士绅座谈会,散发传单,释放俘虏。揭露石友三等勾结日军、破坏抗战等种种罪行,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同时还采取空室清野,截断其粮源,动摇其军心。在我军事、政治双重打击下,顽军内部十分不稳,下层官兵大量逃亡。到1940 年11 月,我直南反顽战役结束。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曾一度包围驻扎在濮阳巩庄的石顽三十九集团军总部,石甚为恐慌,给被围在观城的石友信发一密电,令其速去清丰联络日军出动“扫荡”。石友信派其副师长温大可,带少数人伪装成八路军,混出了我包围圈,到清丰城内与日军取得了联系。次日,石友信教导师与日军1 个联队并肩出动,一起向我进攻,给石友三解了围。当晚,日军与石友信部一同宿营。不久,石友三又先后派石友信到济南、开封、北平等地,找日军头目联络,与日军进一步勾结在一起。我们从战斗中缴获的石友三的密件里,还发现石派人到郓城向日军报告石部移动和部署等情况。
石友三与我们几次较量中,不仅没有完成蒋介石要他“在万难中拿住冀局,以对付八路军”的使命,反而被我打得落花流水。尤其是勾结日军的大量事实被我揭露,臭名远扬、声名狼藉,为国人所不齿。蒋介石认为石友三已无利用的价值,即密令卫立煌、高树勋,于1940 年11 月4 日,杀掉了石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