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2022年09月28日13:01:42 历史 1969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大家好,我是乌鸦。

关注乌鸦B站账号和视频的朋友们可能还有印象,2020年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期间,我们请到了著名军史研究学者、长篇纪实文学《心路沧桑——从国民党六十军到共产党五十军》(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再版)作者高戈里老师,为大家呈现了多期精彩内容。

高戈里老师在节目后却注意到了一个颇值得玩味的问题。

他谈到,他发现在视频中,几次出现满屏的“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一类弹幕。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这就奇了怪了!”

因为,“我讲的事,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史实;我讲的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可为什么观众这么生疏呢?

进一步观察发现,有些弹幕反复提出,要高戈里老师“多讲讲历史教科书没有的”

这就更加奇怪!

因为“教育法规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唯物史观是唯一正确的历史观,这是列宁说的”。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那么原因有四种可能:听课走神,授课乏味,课本抽象,课本缺失。

高戈里老师找来了2007年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翻看,发现居然真的是“最不可能”“课本缺失”

高戈里老师将其中危害甚大的典型缺失归纳为缺失“五史一观”

1、缺失展示土地革命社会根源的基本史实

2、缺失展示红军逆势发展内生动力的基本史实

3、缺失展示国民党抗战丧师失地制度性根源的基本史实

4、缺失展示解放战争摧枯拉朽战斗力之源的基本史实

5、缺失揭露“联合国军”虚伪本质的重要史实

6、缺失对唯物史观的正确阐释

高戈里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历史教科书缺失“五史一观”开门揖盗的史学教育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尽快认真解决,我们将失却解读中国革命史的话语权,危殆几代人的历史教育,并最终撼动新中国的历史根基。

今天给大家带来第一讲:历史教科书缺失展示土地革命社会根源的基本史实

1

2007年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的课节标题为:《国共的十年对峙》

这节课的范围是1927.8.1-1937.7.7这段历史。

而这段历史,在毛泽东时代,通常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不难看出,07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命名是“去革命化”的。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那么我们不妨看看为什么原来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与当时中国的基本特征紧密相关。

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旧中国的主要矛盾,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据1927年武汉政府的调查等史料,完全无地的农民占农业人口的55%,占农业人口10%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68%。

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这样说:“中国人口之中占八九成是农民,而在这八九成农民之中又占七八成是佃农。”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也就是说,大部分农民根本没地。如此,社会矛盾体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广大农民“穷”,更重要的是套在贫苦农民头上的两根绞索:一个是高额地租,另一个是高利贷。

先说地租剥削

没有土地的农民,必须租地主的地来种,要给地主交地租。这个地租通常有三种形态: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其中以实物地租为主。实物地租又有六种形式:定租制,预租制,田面租制,分租制,转租制,捆租制。

这里面又以定租制为主。什么叫定租制?川康地区称之为“铁板租”,也就是不管是丰年、欠年还是灾年,你都(要)按(正常年景)一定的收获量来给地主交租。而这个租额多少呢?一般为收获物的60%左右。

凤凰大视野有一期节目《大地主刘文彩》,里面采访了一个曾经刘文彩的佃户,问他一亩地要交多少租子,答道当年一亩田打一石七八谷子,交租一石。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这个算下来,地租率就是接近60%

又问道:“这个地租高不高啊?”答:“不高不高。”

这说明什么问题?

第一,这个地租并非不高。国民党政府1932年出台的《租佃暂行条例》,明文规定缴租“最高限度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千分之三百七十五”,而刘文彩的地租率接近60%,这能叫“不高”吗?

第二,这么高的地租率,农民还说“不高”,只能说明比这还高的地租多了去了,有很多比这更极端的例子。

比如曾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在其自传《西潮与新潮》中,记载了这样一段经历。

说他有一次到广州,碰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号哲生),就说起: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哲生兄,你老太爷中山先生提倡耕者有其田,可你们中山县的土地制度最坏了,普遍的比较正常的办法是所谓五五,就是地主得五,佃农得五;后来慢慢改成三七,地主得七成,佃农得三成啊;甚至一九的都有,那就是地主得九成,佃农得一成。试问农民生活哪得不苦?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地租率甚至能达到一九开,农民还有活路吗?

那么我们再来讲第二重绞索——高利贷

农民为什么要借债?一是天灾人祸,一是高额地租,另一是苛捐杂税。当时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江苏的苛捐杂税有147种,浙江73种,湖北江西是61种,四川的苛捐杂税,在民国二十几年就预征到了民国的五六十年甚至八九十年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这样,有些农民就活不下去了,只能借高利贷。

而高利贷的种类也很多,有货币高利贷、实物高利贷。

高利贷的利息一般是加3或加5,就是借100斤粮食,到第二年还130斤到150斤。因季节还有不同,最普遍的是春三、夏一、秋二,冬五。还有加倍付利息的,那就更高了。

高利贷的形式又有多种多样,通常有利滚利、买青苗、除利贷、租生利等等。

这里讲两个,第一个是利滚利

就是你第一年借了100斤谷子,一年后你要还130斤到150斤,到四年后要还286斤到506斤!

农民还不起怎么办呢?

卖房卖地,甚至卖儿卖女,乞讨他乡。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第二个是除利贷,也很绝的。

就是你借100斤粮食,他只给你70斤,剩下30斤他当利息扣下来了。到期的时候你要还他100斤。

高利贷的名堂实在是很多很多。

2

那么封建地主这种以地租为核心的剥削,危害是巨大而且多方面的:

一是,农民生产没有积极性

二是,导致大批农民破产,土地兼并

三是,农民没了地怎么办呢,就逃荒形成大量流民,流民多了爆发农民起义,引发社会动荡

四是,阻碍工业化投资。因为地租率太高了,地主有钱不去投工业,买地放租,收地租钱比办工厂合算多了。

那回到蒋梦麟问孙科的问题,国民党政权为什么没有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平均地权的政治主张?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这并不是因为国民党官员的无能。

而是在当年那个制度下,他们起不了作用

这里举两个人的例子,也是在蒋梦麟自传里记载的。

第一个,1929年国民军占领了杭州以后,使用政府权力,推行二五减租,就是在原来租额基础上减去25%。

结果呢,这些地主买通了职业杀手,把推行二五减租的一个领袖沈玄庐给暗杀了。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第二个例子,是陈果夫的“土地改革”。有一年陈果夫在南京对蒋梦麟谈到,他极力主张要把南京的土地统统收归政府所有,然后来搞土地改革。等到开会的时候,陈果夫把计划提出来以后呢,是左右碰壁,推行不下去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起初他不明白什么缘故,后来东打听西打听明白了,南京城里的这些官僚,这些权势人物,都是大地主,他们都是要维护这种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呀

蒋梦麟也跟他说,果夫先生,南京的地是老虎皮,你要用强力才能把老虎打倒,剥下他的皮。你跟老虎商量要怎么剥老虎皮的法案,那是办不到的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他国民党搞不了土地革命,共产党就要搞土地革命,那么搞土地革命国民党就会进行武力镇压,武力镇压这才有了所谓十年的“国共对峙”

它的根子呢,就是从土地革命这来的

那么回头看2007年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它对土地革命的缘由的展示,基本上是停留在平均地权的说法上了。

第15课首先是标题去革命化,改为《国共的十年对峙》;2019年人教版的历史教科书又改了,改成《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道路》。

但是这两版都没有提到土地革命的缘由,就是封建土地制度残酷压榨农民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史实

课本对“废除封建剥削”的描述,仅仅是在行动上,而非在社会根源的分析上。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这孩子们在课堂上哪听得明白嘛?

看这一课的要旨,没有讲土地革命的缘由;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后面的“资料回放”,引用了一段历史文献,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跟“闯王来了不纳粮”好像没啥区别了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实际上,中国共产党搞的土地革命,是以消灭剥削制度,奔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的;而平均地权,是奔向资本主义的,仍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

3

那么在教科书虚化了土地剥削制度这个基本史实后,我为什么说它“开门揖盗”呢?

最明显的后果是,整整一代年轻人,甚至不止一代,不知道旧社会“旧”在哪里,不懂得新中国“新”在何方

这些年轻人,看了我的一些讲座视频以后,他是觉得(相关知识)“闻所未闻”。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那么接下来的后果,有个网友跟我讲了这样一句话:

“不说清楚这些历史,敌人就会编一个历史给你。”

你自己把这段历史给缺失以后,敌人、反共反华势力,就会上来给你带节奏,往另一个方向去引。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首先一点,就抓住“不还租不还债”,将它等同于“闯王来了不纳粮”、“均贫富等贵贱”这样的农民起义,这样的均贫(富)主义了。

把土地革命看作,似乎是在“毁契约”,接下来就用这种“契约精神”带节奏,就跟你纠结土地来源、土地集中度、地主的品行这些东西,而把土地地租剥削这个本质问题给掩盖下来,去纠结那些次要问题去了。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在一些人眼里,黄世仁“比窦娥还冤”)

再进一步带节奏,就是用“契约精神”来否定打土豪分田地、土地革命的正当性

到最后就是彻底否定土地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比如说《软埋》这个小说,比如说为刘文彩翻案的这股思潮,又比如说就跟我辩论那个教授,他就是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出了一本专著,彻底否定土地革命。

教科书缺失的中国革命史真相:土地革命究竟为啥要打倒地主阶级? - 天天要闻

这就是开门揖盗的后果

从后果的严重性上而言,这样的暗雷危害较之“问题教材插画”,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戈里老师本讲视频已上线B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移步哔哩哔哩乌鸦校尉官方账号)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